◇◇新语丝(www.xys.org)(www.xys3.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解析“海归”新浪潮 陈初越 (南风窗)   2001年,所谓的“中国年”,世界的“气运”似乎正钟情于中国。最好的指标 是人才的流向。我们看到,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归国潮流已达到改革开放20年来的 顶峰,并且有继续冲高之势。于是,我们在传媒界屡屡听到一个新词:“海归”, 它统指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技术人员以及学者专家。   2001年底,广州一年一度的“留交会”,颇令主办者惊喜地演成了一个“海 归”的高潮。组织机构原先预计参加人数是700人左右,结果报名人数多达2600多 人,是前三届总和的两倍。留学生提交的项目也超过了两千件,几乎囊括了高新 科技的所有领域。   美国硅谷2001年5月在当地华人精英中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硅谷华人精英中 有43%的人愿意在目前或将来回国工作,其中45%的人首选上海。调查的可靠性很 快在太平洋这岸得到证实:2001年11月,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海归派”企业, 已从上年的40家猛增为170家,其中不少为硅谷归国者创办。   与此相应,各地的留学生创业园数目连年翻倍递增。仅国家级的留学生创业 园数目就从2001年初的9家增至年底的21家。   做个中长时段的数据分析,我们会发现,留学生归国人数其实并非一条突然 高抛的曲线,归国热从1993年—即小平南巡次年,就开始逐渐升温。1995年之后, 归国留学生的数目更以每年超过13%的趋势递增。据教育部官员称,从1978年到2 000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近38万余人,已学成回国的有14万多人。2001年 仅上半年,归国留学生就达到1万人。   分析这一波中国留学生归国潮的背景,从短期的国际形势来看,包括了纳斯 达克股市危机造成的硅谷大裁员以及美国的经济减缓,特别是“9·11事件”之后 的人心动荡。   但它还有更绵延的本质一面:改革开放20年中国国力的全面提升;全球经济 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率;2001年中国成功入世。这都使留学 生们对中国的发展及自身在祖国中将发挥的作用,充满良好预期。   —入世将使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大量不合世贸精神的法规将被清理, 无形中降低了进入市场的门槛。在可见的未来,融资渠道将进一步多样化,创业 板的适时推出,风险投资在内的外资大量涌入,都将使创业更方便。何况中国一 向被认为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一块未饱和市场,充满着创造财富的巨大机会和 潜力。   —另一方面,中国在庞大的“机会空间”里,人才紧缺的问题格外突出:随 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大中型国企需要摆脱人海战术,走提高科技含量的创新之 路;入世后,需要大量熟悉国际市场运作、掌握国际市场脉搏的专家们广泛参与 ;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正不断被发掘出来,最突出的是外向型经济和高新科技产 业的突飞猛进。这一切都需要富有抱负和才能的留学生的参与。   我们可以把留学生归国的潮流视为2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回报,看成中国 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一次人才的“风云际会”。我们还企盼,海归新潮能携 来中国未来政经改革的新动力—如近100年的中国历史里不断呈现的那样。   留住创业者,改革勿滞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波留学生归国潮,可能形成一次更成熟的、更高素质的 人才回流。   在硅谷,创投公司、国际猎头公司都敏锐地捕捉到这样的现象:一批在当地 从事了10年以上技术开发与高层管理的精英也开始起程回国,而这是从未有过的 现象。   据硅谷人士分析,硅谷华人有过三次回国浪潮,第一次是1999年前,以田溯 宁为代表的极少数精英;第二次是只有一两年硅谷工作经验的留学生,携回去“. COM”浪潮和“肤浅的融资神话”;但这次却是真正的精英回归。这些人“十年磨 一剑”,可谓“身怀绝技”,他们不仅带回了硅谷科技开发的精华,还带来了中 国最缺少的高科技工程系统管理经验,以及硅谷的市场网络。有资深风险投资人 形象比喻:“他们是大萝卜,拔一个大萝卜不仅带回硅谷的泥土,还带来一批中 小萝卜。上海第一次可以和硅谷结成信息与市场的持久纽带。”   另一位猎头专家也指出,据他的观察,目前从总体数量上看,还是从中国到 美国来工作的高科技人才的数量多,但归国的人员却则素质更高。他们有既懂技 术也懂管理的高级人才,有部门主管或中上层管理人员,以及熟练的工程技术人 员。   我们不禁想到,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就是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的集体杰作。 那么,同样的好戏,会不会也在中国大陆上演?   关键是勿使这一波高素质的留学生归国热潮空洞化、泡沫化,变成“潮打空 城寂寞回”,则国家还得把握良机,在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方面,有大手笔、大 作为,为充满激情的创业者搭建好发展平台。   2001年8月17日,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 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政府在鼓励留学 人员为国服务方面出台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文件。   《意见》将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主要形式明确为以下几种:在国内兼职、与 国内合作研究、受国内委托在海外研究、到国内创业、为国内培养人才、为国内 的经济、科技、文化项目提供中介服务。有学者对该《意见》的评价是:从单纯 鼓励回国到“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这是中国发挥海外留学人才作用的重大突 破。   在新闻发布会上,人事部官员将高素质的海外留学生称作“国家的宝贵财富”, 并进一步指出:“几十万留学人员客居异国他乡,只是狭义地将其理解为‘人才 流失’是不对的,应当把他们视为我国的‘海外人才银行’。”   这无疑是国家对留学生作用、地位的观念的一大进步。   其实,对于国内人士来说,另一个有必要转变的观念就是,不应当将留学生 归国现象,以情感化和道德化的认知框架,简单描述成“游子思归”、“报效祖 国”,仅仅给以传统人伦情怀的褒奖,却无视其归国行为的实质,更接近于人才 在国际间的一种理性流动。   不必讳言,如果祖国不能给归国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空间和收获回报,他们中 的多数人仍会掉头西去。对此,硅谷一家人力资源公司高级主管的看法值得注意。 他称,虽然中国为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措施,但地方官僚机构的思 想方式和办事效率仍跟国际惯例有较大差距,会导致回国创业的华裔人士难以适 应。他甚至预言:如果美国经济在一两年之内好转,华人高科技人才会大批返回 硅谷。所以,要真正留下“海归”创业者,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的政经 改革不能滞缓,因为只有具备自我改造信念和勇气的国家,才是值得创业者长久 信赖的乐土。另一方面,要对创业者的权益、报酬制定出明确、具有高度操作性 的规定,从制度上确保其合理任用和各项待遇。在这方面,《意见》有很良好的 表现,如规定个人科研成果在国内的所得收入,在缴纳所得税后,可以兑换成外 汇汇出境外;对已加入外国国籍并在华任职的留学人员,发给“绿卡”;“海归” 创业者在购买住房、子女入学入托及就业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待遇等等。   田溯宁能不能当部长?   在重视“先来后到”的社会生活氛围里,本土派是“主”,而留学生、海归 派是“客”,而客随主便,是中国沿袭已久的不成文“惯例”。这便导致了归国 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很难以主导性的姿态,融入当地的建设。他们经常扮演的 角色,是谦逊的辅助性技术官僚,或是一个谨慎的、事事看当地人脸色的“外来 创业者”。这种格局,直至今天还没有打破。   一位国家领导人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说,中国的“两弹一星”都是留学生主持 研发出来的。许多革命老前辈也都留过学。今后在提拔高级干部时,是不是也可 以考虑回国创业的留学生。像田溯宁这样的人能不能当部长?   是的,留学生、海归派能否不被另眼相待?不被放到一个生疏的贵宾席上? 他们归国后,是否除了研究和经商,就没有其它出路?   我们欣慰获悉,国家对此已有深谋远虑。正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新政策包括: 放宽留学生工作领域,可担当政府厅局级干部;还将考虑向他们开放100多个国家 级实验室,允许他们对其中部分项目进行竞投;允许留学生进行兼职等。诚然, 让留学生经商、从政、科研、就业路路通畅,享受无差别的国民待遇,这才是真 正的吸引留学人员归国之道。   曾有学者分析到:从宏观上讲,留学生能否充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施展拳脚, 取决于中国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中国现代化步伐越快,对留学生接纳程度就越高, 反之亦然。梁启超曾多次批评晚清留学生没有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殊 不知其根本原因正是当时现代化程度太低,留学生一归国,所学的便都成“屠龙 之技”,不得其所、难遇知音。   现代化正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应当相信,中国的现代化必然会为留 学生开辟更宽阔的用武之地,留学生完全可以“反客为主”,成为改革的巨大动 力。   放眼这100多年,留学生确实带回了很多好东西,成就的清单几乎是列不完的 —如严复之于进化论传播,詹天佑之于铁路建设、丁文江、李四光之于地质学, 华罗庚、苏步青之于近代数学,严济慈、周培源之于近代物理学,童第周之于生 物学,冯友兰、金岳霖之于西方哲学,蒋梦麟、晏阳初之于现代教育理念,胡适、 周氏兄弟之于新文化运动,巴金、冰心、梁实秋、闻一多、林语堂、朱湘、徐志 摩之于现代文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以一批日本留学生居功厥 伟。   而近年来,留学生归国最耀眼的成就还是集中于科技和新经济领域。代表人 物包括创办亚信的田溯宁和丁健、创办UT斯达康的吴鹰以及搜狐创办人张朝阳。 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传播新观念、改革旧制度方面,留学生们似乎还缺乏施 展拳脚的现实舞台。在今后的日子里,中国留学生所能影响和深入的领域,能否 从经济层面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值得我们郑重期待。   应当相信,随着开放社会和公民社会的理念逐渐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留学生的作用一步步发挥,“海归”这个词也一定会褪掉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化色 彩,人们不必再欢呼他们的“归来”,因为,回到家乡,他也是主人;因为,在 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环境里,所有人是在一条起跑线上,能者获胜—这样一个 不必刻意欢迎“海归”的时代,也许恰恰是“海归”最欢迎的时代。 ◇◇新语丝(www.xys.org)(www.xys3.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