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中国基督徒的两类皈依 文、图/特约撰稿员 邬敏 凤凰周刊2004年第22期(总155期)   在中国法律框架之下,“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之间的现世冲突,让众多的 信徒难以适从。有关宗教的任何问题,都像是一张大网,纠结着无尽的历史和过 客,人们会不会在试图理清的同时,错失了宗教原初的救赎意义?   位处下梅林的基督教深圳堂像一艘白色方舟,静立在青山脚下,阳光透过主 堂的窗户,斑驳地洒在信徒们虔诚的脸上,室内座无虚席,半年一次的洗礼仪式 正在这里举行。信徒脸上的澄静,仿佛已经远离咫尺之遥的世俗世界。时令早已 入冬,但在牧师的牵引下,从浸礼池里走出来的善男信女们,满脸皈依基督的喜 悦,似乎信仰的力量使他们忘却了寒冷。   在此前的一个礼拜日,深圳的另五处教堂也在举行点水洗礼,“这一次一共 有400多人受洗。”基督教深圳堂的罕牧师向《凤凰周刊》介绍,他们曾做过粗 略统计,深圳关内外共有基督徒4万多人,其中关内有2万多。“但这个数字只是 根据在教堂登记洗礼的人数统计的。那些在别处受过洗的信徒就没有办法统计 了。” 1600万“三自教徒”    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来自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说法是 1600万。    “三自教会”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1949年解放前,中国的基督教会基本 处于外籍传教士的掌控之下。1950年7月,吴耀宗等40位各教派负责人发表《中 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三自宣言”,表明了中国基督徒自治、 自养、自传立场。此后的三四年间,在这个文件上签名拥护的基督徒达40多万人, 占当时全国基督徒的2/3。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就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的。“这 是政府和教会之间的桥梁。”有牧师介绍。   但在文革前后,宗教活动受到政治力量的极大限制,“三自教会”的聚会也 曾被取缔中断十几年,很多教堂被占为他用。“以深圳为例,龙华的教堂变成了 牛圈,南头的教堂被用来喂猪,还有些教堂成了红卫兵、革委会的办公地点。” 一位深圳的牧师对《凤凰周刊》说。直到1979年,教堂聚会才重新合法化,聚会 全面恢复已经到了80年代初,但聚会地点欠缺。   据深圳堂的廖牧师介绍,深圳现存最古老的教堂有100多年的历史,外观和 普通建筑无二,挤在布吉的街巷中,毫不起眼。这座老房子收回来之后,已经不 能正常使用,只能作文物了。深圳市政府后来统一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划地建聚会场所,分别位于竹子林、车管所和下梅林。廖牧师称,“我们的地只 有4000多平方米,但靠着山,反倒用起来方便、安静、独立。主堂的楼座、地座、 副座,加上副堂,满堂可以坐3000多人。”目前深圳关内专门的教堂建筑只有这 一座,其他聚会场所大多是租用办公楼,“在白石洲,我们和当地居民、基层的 关系好,就合作将村屋的一楼建成聚会场所,上面办公,这也是一种解决模式。” 他们希望能有更多专用的教堂   深圳堂的刘牧师、罕牧师分别是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据他们介绍,“教 会已经向政府提议,希望每个区都能有自己的教堂。”对此,他们保持乐观,廖 牧师说:“以前我们是直接归统战部管理的,现在单独分出了宗教局,每个区都 有,这样从上往下细分完善,可能会更加有利于解决像教堂用地这样的问题。但 是,肯定需要时间。”   深圳教会面临的用地问题,在其他地方也广泛地存在。近20年来,基督教在 中国内地发展迅猛,教堂四处拔地而起,在一些农村地区,往往最醒目的建筑就 是教堂。但在许多地方,尤其是那些在文革前就有众多信徒的地区,存在着教徒 猛增和聚会点减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堂不得不提高场地的使用率。深圳堂的礼拜,就 从原来的一堂,发展到了现在的早、中、晚三堂。从有关资料的登记情况来看, 全国使用率最高的教堂云集于吉林、黑龙江两省,许多教堂的周日礼拜多达4堂, 哈尔滨市的南岗礼拜堂甚至一天有7堂,包括4堂普通话礼拜、3堂朝鲜语聚会。 “很多地方的早堂在早上5点就开始了,四面八方赶来的弟兄姊妹不到5点就赶到 了教堂读《圣经》,一定要提前去,否则没有座位。”一位信徒说这样的见闻让 他赶到震撼。   深圳教堂除了礼拜日的聚会,在平时还会有慕道班、查经班、青年团契、妇 女聚会、唱诗班活动,以及各种方言语种的聚会。但最热闹的莫过于星期天两堂 聚会交接时上午11点钟左右,进出教堂的人络绎不绝,有华冠御车者,也有白领、 打工族、老人、家庭妇女、孩子。在梅林二村汽车站到教堂门口短短一二十米的 路上,连乞丐都会站七八个。 规则以外的救赎   “内地确切的教徒人数应该是7000万,是解放初教徒人数的100倍。”电视 片《十字架--耶稣在中国》的制作人说。   中国有庞大的精英人群信仰基督教,这部分人大多选择了家庭聚会形式的礼 拜,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人口相对分散的农村,家庭聚会也大量存在。正是因 为这样,才导致中国基督教人数难以统计。   这些不愿意参加教堂聚会的信徒,自称“家庭教会”以示和“三自教会”区 别,并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子民”。   深圳罗湖教堂的一位同工(为教会工作,但是没有牧师、长老等头衔的基督 徒的称呼)向记者介绍:“家庭聚会应该具备一些条件,例如,有聚会地点,除 传道人以外,还应有三人以上的领导小组;有经济来源,就是除了信徒‘奉献’, 即捐款以外,若接受援助,尤其是境外援助,不能接受附带条件,要能经济自主; 有正规的章程,这包括管理财务、聚会等事宜。人数如果到了几十个,就应该报 告当地宗教局,告知两会。”但他也透露,在深圳,几乎没有家庭聚会真正办理 报批手续。   对此,深圳大学一位组织家庭聚会的老师解释:“我们了解过,家庭聚会的 报批非常麻烦,而且,只要我们把握好聚会的性质和氛围,应该也是法律所允许 的。”他的依据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997年公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 白皮书第三要点:“对基督教教徒按照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举行以亲友为主参 加的祷告、读经等宗教活动(中国基督教习惯称之为‘家庭聚会’),不要求登 记。”   在深圳,一些高新企业、外企以及深圳大学里,有许多“家庭聚会”。一二 十人的聚会在家里进行,多达六七十人的时候,就会租用一些会所。逢上洗礼等 一些重大的事情,他们还会把聚会搬到海边举行。“在这样的聚会里,能找到更 多相同层次的人。我们除了一起读《圣经》,一起分享自己的体会,还可以‘交 通’(即交流)工作、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深圳大学的那位老师告 诉记者,在过去,有过国安部门干预家庭聚会的现象,他也曾遭遇过,“但是, 经双方和气交流,也没有什么事。”   早年以《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而闻名的青年学者余杰,现在也是基 督徒。他告诉记者,他所居住的北京望京小区,是一个中产阶级较集中的地方。 据他所知,这里周日礼拜的“家庭聚会”至少就有二三十个,包括很多企业精英、 高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 终极的悖论   选择家庭教会的教徒认为,这种小众、近距离的“交通”更容易体会到“弟 兄姊妹”之间的信任亲切,更易于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他们还认为,三自教会和 政治走得太近。   教堂的牧师和一些信徒对此持不同看法:“教会与政府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 互体谅,是一件于双方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利的事情。”一位牧师对目前深圳教会 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表示满意,他告诉记者,深圳堂用地是政府专门批的,同时还 资助了100万元建堂。“三自”教徒对“家庭教会”有担忧:“如果聚会没有好 的引领,很容易迷失,很容易滋生‘东方闪电’这样的邪教,或者说给这些邪教 以可乘之机。”   深圳大学一位老师虽然坚持家庭教会,但说:“信教不是和政府作对,政府 的一些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感谢主,现在政府对基督教很宽容。”   罗小姐是一位高级白领,就职于侨兴集团,她说,他们的老板也是虔诚的基 督徒,并且将一些教义贯彻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据她所知,这样的企业家和企 业不少见,他们将做企业看成是侍奉主的机会。她说:“我也曾经想过离开教堂, 去参加家庭教会。但我想,越是这样,就越说明我应该留下来,帮助教会做得更 好,帮助其他弟兄姊妹。这样的侍奉供应了别人的需要,也使自己得到了满足。”   宗教信仰本是终极的心灵皈依,在中国法律框架之下,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 之间的现世冲突,让众多的信徒难以适从。有信徒表示:“不应该夸大‘三自教 会’与‘ 家庭教会’的形式之争。二者之间的微辞,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的教派 之争甚至战争,都是一种异化。我们通过《圣经》和主交通,信主可以带给我们 喜乐平安,给我们积极健康的心态。我们不能在形式之争上迷失了《圣经》的真 正意义。” (XYS200409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