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扑朔迷离的张资平 秦 柯   当年由袁殊主办的《文艺新闻》,搞了个读者联欢会,发起了关于文坛 三张(张资平、张恨水、张天翼)的调查,结果张资平被一致认为是以“女 ”与“性”为题材获得稿费最多的作家。张资平对此万般无奈,只好说,《 文艺新闻》的几个小孩子老开他的玩笑。连鲁迅也在他的杂文中写了个等式 :“张资平=△”意即张资平是写三角恋爱小说的专家。于是,便有了“中 国菊池宽”之称。   创造社的“四大元老”(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及张资平),当年均 从日本留学归来,受日本作家影响不足为怪。平心而论,张资平的代表作《 梅岭之春》写得相当出色,列入现代文学经典之中也当之无愧。至于写“女 ”与“性”,与郁达夫相比,也不见有什么出格的。他的处女作《冲积期化 石》是我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开山之作。至于他早期不少所谓写“△” 恋之作,而今看起来,应是对爱情自由的呼唤,控诉封建礼教与旧风俗的檄 文。当时的文学界亦公认,他与郁达夫写的小说最多,影响也很大。张氏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自有其无可替代的位置。   得了稿费,他在上海真茹建了幢“望岁小农居”别墅,人说他在那开了 小说工厂,雇了几个学生,由他出故事出情节,让学生发挥,完稿后由他再 润色、修改,即予刊行。一年下来,出上长篇三四本上百万字。是否雇学生 一事尚属存疑,但这一工作方式在今天看来,也无可非议了,就是一个人一 年写上百把万字也不足奇。他为何招此非议,当是为“钱”所惹起的。所以 ,有人以《在金钱与政治的漩涡中》为名写了他的评传。   不过,在他的家乡,他却并不是个爱钱如命的人。据黑婴(现代著名作 家)回忆,当年梅县闹学潮,反帝,反教会办学,四分之三学生纷纷离开教 会学校。于是,张资平、钟贯鲁在进步人士支持下,办起了学艺中学,由张 资平当了校长————当然是由于他的名望。可见,他很有反帝反封建激情 。不久,他更投身北伐,成了北伐军政治部的少校。“四·一二”事变后, 他义无返顾地加入了由邓演达发起的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 党,并且成为领导成员之一。当然,由于当时中共“左”倾领导视这个组织 为“第三党”,比“反革命更具迷惑性”,邓演达终于英勇就义,为蒋介石 所害。直至“文革”后,人们对这个组织才有比较正确与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   对张资平来说,更为不幸的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被点名为“汉奸文 人”,与周作人相提并论。时下,周作人的著作已满天飞了,他作为新文化 运动中冲锋陷阵的代表人物也仍得到肯定,而张资平的面目却依旧如谜般扑 朔迷离。   “第三党”自然不算问题了,可是,他“堕入神秘的‘兴亚建国运动本 部’,进而被网进让人唾骂的汪伪政府,成为可耻的汉奸”,又是怎么一回 事呢?   今年《党史博览》第2、3期《中共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 》一文记叙袁殊业绩上,竟有如下文字:1939年,根据潘汉年指示,事 实上,是中央的具体部署并研究批准,袁殊要求成立“兴亚建国”运动的本 部”,从而起到“掣肘汪伪的目的。”该部主任为陈孚木,东莞人,原国民 党要人,是潘汉年找来的,陈孚木到来之前,晋见了何香凝,要求她证明并 非真正“落水”。袁殊则是总干事,事实上,实权抓在袁殊手中,幕后则是 潘汉年。可见,这个“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一点也不神秘,是我党所为。1 938年已到广西大后方的张资平,1939年竟又折回上海,出任该本部 的文化委员会主任,见到当日“开他玩笑的小孩子”、如今的顶头上司袁殊 ,便急匆匆地说:“过去的事过去了,不谈不谈。”当年,潘汉年也只是创 造社的一个小伙计。   袁殊等人获取二战重大战略情报功绩尚且不说,这“兴亚建国”派系还 把汪伪政府搞得十分恼火,致使汪精卫向日本人提出了抗议。于是,便把这 个“兴亚建国运动本部”解散。以此为条件,将陈孚木、袁殊补入汪伪政府 ,袁殊也就成了汪伪中央的宣传部副部长,而张资平则任农矿部技正(张的 专业是地质学),这自然是闲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与周作人均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周作人几经上诉, 由14年改为10年徒刑;而张资平只判1年零3个月,一上诉,即“撤销 原判,发还审理”。周作人罪名为“通谋敌国”,张资平却成了海盗……   解放后,张资平由潘汉年介绍,在上海振民补习学校任教。潘汉年袁殊 等1955年被捕,成了“汉奸”,而张资平也在两个月之后被捕,坐实了 “汉奸文人”的罪名,被判刑20年,死于1959年。“兴亚建国运动” 也就理所当然成了汉奸组织。   时至今日,张资平已去世有40年了。这位1893年出生的现代文学 家、地质学家(除小说外,他还有大量的地质学专著与译著),不能不说是 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最扑朔迷离的人物。认真地、彻底地,同时也实事求是地 研究这么一个人物,接受他留下的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包括公正地肯定他 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地位,都是时候了。 南方日报1999年06月17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