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转 正 王秀全 黑夜,列车在大京九铁路上飞驰。灯光下,再次翻出书包里的那封信,密密麻麻 的8页,我已差不多能背下来了: “我是一个老民办教师。34年了,我得的奖状贴满墙,奖品摆满床,我还是本校 的创始人。现在满头白发的我,戴着400度的老花镜,仍旧站在粉末飘飞的讲台上。 我是从不松套的老黄牛,拉呀拉,一天天巴望着转为公办老师,可又一年一年地落 空。我不明白,我为国家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人老了,我没钱送礼,也没关系可活 动,真的就让我在孩子的怨恨声中度过残年吗?救救我吧,一位老同志跪下了……” 给我写信的这位老师,声声呜咽、字字滴泪。她说,我花了两个晚上才写完这封 信,还不敢让人知道给北京写信。 火车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别人问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你怎么说?” 辗转到了山东省阳谷县地面,搭上一辆破旧的中巴,一路颠簸到了阎楼镇辛庄小 学。给我写信的“老民师”,就在这里教书。 她叫张金玲。 辛庄小学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齐。正是上课时间,静悄悄的校园不时响起稚 嫩的读书声。穿过一排教室,我问惟一站在院子里的人,“张金玲老师在哪儿?”她 说:“我就是!” 我不记得怎样被张老师拉进了屋,她激动而又小心地问了我一句:“没人看见你 来吧?” “没人。”我边说边打量这间屋子:两张单人床,靠墙的两张书桌上堆满一摞一 摞的作业本,还有课本和教参。一张折了一条腿的课桌,用几块砖支着。一股煤烟味 钻进鼻子。“这是集体宿舍?” “是我家,也是办公室。跟儿子分家了,和老伴在这儿住有好几年了。” 谈起学校,张老师忍不住掉泪。“这学校是怎么办起来的啊……” 1964年,辛庄村的第一所小学诞生了。初中毕业的张金玲被大队相中,当上了辛 庄小学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教师。说是“辛庄小学”,其实除了30多个孩子之外,什 么都没有。张金玲把自家的三间房腾出一间西屋做了教室。她自己虽说是民办的“耕 读教师”,半天上课半天下地干活,但她觉得值。“那么多年的书毕竟没白念。” 张金玲出生在1943年。爹娘都是农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打上学, 张金玲的成绩就一直不错,念初中时还享受过政府助学金。1960年,家里揭不开锅 了,爹娘含着眼泪,打发她一个人到东北逃荒,指望她能在吉林的一个亲戚那里讨口 饭吃。那年,她18岁,已经初中毕业,虽是十里八村少见的“文化人”,为了糊口也 只能背井离乡。 在吉林,好心的亲戚觉得她总打短工也不是个事,建议她再去念书,“将来也好 有个正经职业”。就这样,她在吉林磐石七中上了一个简易师范班。 张金玲大概命里注定要当老师。1963年,她前脚在师范毕业,后脚家里就来信 了,说她娘病得厉害。从东北匆匆赶回来才知道,娘的病情不像说的那么重,日子开 始好过一点儿,娘有点想她了。这让辛庄村白“捡”了一位老师。 在辛庄小学的讲台上,张老师一站就是34年。她的婆家本来在山东冠县,因为她 坚持在辛庄教书,结婚时,对象倒插门,在阳谷县落了户。如今,张老师在自己家 “孵化”出来的辛庄小学,4个年级5个班的242名学生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 张老师从来没想当过“校长”,学校横竖都是她一个人。后来村里盖了新教室, 学校规模大了,上边就派来了公办老师当校长。不管谁当校长,她工作起来“都是一 个劲儿,兢兢业业的”。最让张老师自豪的是,她开过的全乡示范课,连她自己都记 不清有多少次。 但这自豪的背后是艰难。家里老人或病或逝,张老师自己既要教课,又要带孩 子,腾不出一点闲工夫。当时允许生3个孩子,她只生了两个,“太累,忙不过来”。 生了女儿以后,她前后找了7个小姑娘看管,可是没人愿意带。每月学校给她4块钱, 大队再给点工分,可她要拿出8块钱给看孩子的,外带拨点工分。村里文盲多,她白天 教小学生,晚上教大人。现任村长就是她夜校扫盲班的学生。 说起当年的忙碌,张老师的脸上有了光彩。“就这样挺过来了,课也没停,成绩 也不差。大队和学校领导对我的评价都很好,经常能领到荣誉证书和奖品。” 下课钟刚敲过,张老师忽然压低了声音:“别人要是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你 怎么说?” “我就说来了解民办教师情况。”见她警惕的样子,我生怕有什么不妥,以致耽 误了她转正,“你说我该怎么讲?” “你就说……”她欲言又止。 “你怕谁呀?” “人家会说,‘嗬,你还有本事叫记者来?’要是你能帮我解决问题,他们怎么 说都不要紧,就怕解决不了问题,回头他们都说我。连我给你写的信都是偷着写的, 怕人说我是上告。” “写信就是上告?” “就算反映实际情况,也会受批。你说说,我反映自己的情况是对是错,还是犯 罪?”她的话有点乱。 “上边说,这样的证明谁都能开出来” 张老师从书桌里拽出一摞证书,高兴地给我介绍什么时候得的什么奖:1987- 1988学年度全乡育才奖;1988-1989学年度全乡小学二年级语文统考第一名;1989年 省教委和团省委颁发的合格辅导员证书;盖有县政府大印的1990年度优秀教师证书等 等。 在一本荣誉证书里,夹着一份证明信。这张由吉林省磐石县教育局、磐石七中和 张老师当年读书时的班主任开具的证明上写着,从1959年到1963年,磐石七中曾办过 两届简易师范班,张金玲是第二届毕业生,公办教师身分。落款是1984年12月。 她一边在抽屉里翻找荣誉证书,一边低声说,“如果不是我在东北读师范的毕业 证丢了,早该转正了。可惜呀,那时候的毕业证就是一张纸,回来时也没太注意,后 来就找不到了。” 我不知这张揉皱了、发黄了的证明信,张老师拿着向别人解释过多少遍,可它最 终也没能帮上她忙。“上边说,这样的证明谁都能开出来。有人讲,其实咱就是没熟 人。” 1984年,民转公的政策规定照顾师范毕业生,张老师第一次参加转正就失掉机 会。以后,政策就好像变着法跟张老师过不去,老在变。先是照顾师范毕业、高中毕 业的,以后又是地区和县劳模,都没有她的份儿。1991年,转正需要考试,快50岁的 张老师差了20分;后来不考试了,改成考核,把教龄分、工作成绩分等加在一起算, 开始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不计入考核分数,等到计入了,她的年纪又大了。 1996年,张老师又参加转正评审,她的考核分占全乡第二,和第一名就差4分,转 正希望非常大。表格填好了,老师们都替她高兴,说这次张老师该没问题了。后来地 区教委又出了一个文件,规定具体卡到哪一天。眼看这次转正又不行了,乡联校的校 长也觉得很对不住她,把她喊过去,说,“张老师你别紧张,刚才上边来了一个通 知,你的年龄过了三个半月。” 张老师的眼泪“唰”就掉下来了。“这就是我忠厚老实的报应吗?这就是对我付 出的血汗的回报吗?”她一直认为,转正的事有组织操办,肯定会为她这样的“老民 师”作出妥善安排,而自己没必要花钱又耽误课地出去活动。 一次次失败,张老师再也坐不住了。她去找县教委、聊城地区教委和行署,向领 导反映自己的特殊情况。仅在1996年下半年,她就先后六七次去聊城。为了找教委和 地区行署,她走遍了聊城的大街小巷。有一次,她去找地区行署主管教育的专员,求 了多次,也未能见面,她就在专员家的楼下等,等了6个小时。家人说是她外出了,再 等也白搭,来访的客人多了,接见不完。 此后,她再一次到地区行署找主管专员,还是没能见面。“我知道他的车牌号, 就在门外等了半天,眼巴巴地望着要找的人坐吉普车来来回回,而我却没资格见 到。” 她茫然了,垂头丧气地回到学校。 生日成了她的一块心病,每次转正,她都在这上面卡壳。“我就不明白,小学女 教师和男教师工作量有什么差别,男教师可以放宽到55岁,女教师为什么就只能到50 岁?哪怕我晚出生3个月,或者托人改改档案也好。他们都说我太实在了。” 我在辛庄小学碰到了阎楼乡联校来听课的刘景贤校长。他1983年调到阎楼乡,张 老师历次办转正都是他经手。全乡没转正的老民办教师还有七八个,教龄都在25年以 上。但高级教师就张老师一个。今年民转公的文件报上已经登了,现在看张老师还是 没希望。男教师可以放宽到55岁,女教师转正年龄还是不超过50周岁。 刘校长说,这些“老民师”辛辛苦苦的几十年不容易呀,把家都教穷了。一个月 100块钱干啥也不顶用。你到学校去看看,哪个屋破,哪个就是民办老师的家。你瞧瞧 张老师这里,哪像个家?家具没个家具,屋不是个屋。刘校长的声音低低的。“张老 师不愿意撂了这职业,毕竟干了一辈子了。上次转正没转成,她不甘心,又去县里 问;问也不行,划的杠杠在那里、谁也不好解决。” 陪刘校长来的李校长只是闷头抽烟。他说张老师家离学校只有200多米,她为什么 搬到学校来住了?老跟自家孩子生气。光顾得教学了,不能帮着儿媳妇看小孩,又没 时间料理家务。就凭她挣那俩钱儿,谁能满意?她这人就这样好,转不了正也不拿工 作撒气。这次全乡二年级语文考试,50多个班,张老师的班第五名。“要是换了别 人,自己辛辛苦苦干一辈子,前途都没了,可能早就想不开了。” 张老师1993年就评上了小教高级教师。刘校长说,像这样教学成绩好、工龄长的 骨干老师,“不论按什么说,都应该转正。可就是年龄限制卡住了!没个年龄界限不 好控制;有了界限,在界限边上的就亏了。有一个老教师就超龄8天。” “这不公平吧?” “不公平。”刘校长顿了一下,又说:“不公平又没有办法。” “张老师转不了正,全村老百姓替她喊冤” 34年里,张老师从没在公家报过一分钱药费。不要说医药费,公办教师享有的副 食补贴、报刊费、洗理费,他们民办教师都没有。她每月工资100块钱,但一年有5个 月,每月要拿出20元作为浮动,奖励那些工作成绩好的老师。最早当“耕读教师” 时,她每月的工资只有两块,后来涨到15块。而住在她房后的一位公办老师,和她同 一年教学,开始也是民办教师,1992年转正后,现在每月将近700块钱。“咳,是我的 7倍呀!”她不敢想将来老了、不能动弹了,日子会难到什么地步,她怕自己一想就哭 出声来。 “能不能领我到你们家去看看?”我说。 她咂咂嘴,很为难地说:“我不愿意你到我们家去。必要时我才回家,没事不回 家。四五年了。” “为什么?” “在家里,我和老伴、孩子经常生气。” “怎么回事?” “无能呀!”张老师憋了半天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他们嫌我无能。住在学 校,看不见他们还好一点。” 我担心她的精神还能撑多久。 “儿子愿意你当老师吗?” “他知道我辛苦。” “儿媳妇呢?” “我不和你说这些。” “老伴对你怎样?” “他有时候嫌我工资低,光顾学校不顾家。他是一个大老实人,不会说什么,我 到聊城去找领导,他倒也支持。” “听说前年转正不成的时候,你哭了?” 张老师的鼻子翕动了一下:“我老伴也哭了,挺激动的,说国家不应该这样,好 人命孬呀,劝我认了吧。最近又老问我转正的事咋样了?说随我便,愿意退休就退 休,愿意干就干。”说着,又叹了口气。 张老师的老伴是建筑公司工人,最近几年公司不景气了,有活就干,没活就回家 歇着,一个月400来块钱。 老两口在学校生活了四五年的“家”,除了十年前买的收音机和电灯,再没有需 要用电的东西。 “转不了正,我还得努力,还得奋斗。” “转不了还奋斗什么?” “学生不能忘!我是本地生、本地长的,我的娘家就在这里。咱得干一天像一 天,不能亏待学生,不亏待群众对我的重托。等到将来干不动了,也留个好印象。群 众一直对我都挺好,都说我教得好,给这给那的,地里有活儿看见就帮我干。”张老 师有一亩责任田,去年秋天收的玉米就堆在宿舍门前。 “你教过的学生有多少了?” 张老师从没统计过自己有多少学生,她摸出一支粉笔,弯腰在地上算起来,“一 千五六百人吧。光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就有40多个。有两个学生从美国留学都回来了, 过去经常来信。” 李校长领我去了辛庄村党支部书记郝继芳家。郝书记说,老百姓心里都有数,辛 庄小学就是张老师一个人操办起来的。这些年刮风下雨的,她没少操心,光我们辛庄 村就出了十二三个大学生,有一家出了三个大学生,都是她教过的。 “张老师转不了正,全村的老百姓都得替她喊冤。” “我就是不送礼,用真情打动他们。我们没钱” “下星期三,我们几个老教师就去地区教委,一定要问问他们,我们这种情况到 底怎么解决。现在我也不怕别人说什么了,反正也是这样了。如果地区教委要说不 行,叫他给我们开一封信,我去省里,省里不行,我到中央去!我豁出去了!” “你觉得能转吗?” “我巴望着能转,这是最后一次了。就看我自己的努力,看看能不能感动那儿的 上帝。”张老师用袖子抹了一把清鼻涕。 “感动哪儿的上帝?” “地区教委呀。但希望不大。我们几个老师,出去跑了好几次了。都不敢让别人 知道,让他们知道了,就会说,‘你胡跑什么呀?’” “你不是不怕什么了吗?” “成功了,我什么都不怕。这次去,如果地区教委再不表态,我就讨个说法,到 底怎样对待我们,就把我们一棍子打死了?就卸磨杀驴了?”张老师的声音陡地高了 起来。 “一天天地盼呀,等呀,咱也不东跑西颠,到最后还落得这样。我们这个学校, 开始是我一个人(创办学校),最后又剩下我一个人。20岁出头就当民办教师,现在 连代课教师都能转正,就我转不了!”张老师差一点没哭出声来。 “记者同志,你能不能到县里和聊城地区,从正面向他们反映一下我的情况?” 张老师希望通过我,让聊城地区教委在制订实施细则时,把“老民师”的情况也考虑 进去。以前找过省教委信访办,他们建议地区教委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解决,比如增 加一些转正指标。但地区教委好像没有考虑这些情况。 “可以试试。” “那太好了。像我们这些人,要权没权,要钱没钱;要是有钱,拿出一些来。可 惜聊城那边没有认识人,也不知道该送给谁。” “想过送礼吗?” “想过。”她的话很轻,轻得我鼻子直发酸。一个教了34年书的老教师,竟被逼 到这样的份儿上。 “想过也没钱。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你想也得想,不想也得想。” “这次去地区反映情况,你们准备送礼吗?” “不送!就是找,一个劲儿地找,不送礼,用真情打动他们。我们没钱。” 上课的钟声响了,我目送张老师进了教室。走出校门,我身后飞来朗朗的读书 声: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 梢,染绿柳芽……” 阳谷县教委的一份统计表显示,截至1996年底,全县尚有在编民办教师1744人。 从1994年到1996年,全县3年转正的不到300人。 “每年的转正指标太少,今年整个聊城地区8个县才2000个指标。”2000年是中央 确定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最后期限,县教委政工科杨开柱科长觉得形势不乐观, “就这速度,到2000年怎么能解决完?” “在正常指标之外,有没有特殊照顾对象?”我问杨科长。 “有。得县长、县委书记定名单,特报特批。”他说前提是本人工作成绩突出, 比如全国劳模或者得了曾宪梓奖;亲属或配偶对阳谷县有突出贡献的也行,再就是身 残志坚的。1996年,全县特批了4个。 “张金玲老师算不算有特殊贡献?”我给他简单说了张老师的情况。 “不算。她早就过了年龄界限。” 《冰点》1998.5.4.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