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中国的全球化依然“半知半觉” 赵辉   面对今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再度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回顾经济全球化 的历史、比较不同国家的历史命运、以及中国的全球定位,有助于思考中国在新一 波全球化中的命运选择。   大致而言,近代世界经历了三次大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次经济全球化(1 500-1850)是在十六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其主要的特 征是经济地理的全球化,由此导致欧洲经济文明的全球性扩散。这次经济全球化以 地理殖民主义为主题,既冲击了美洲、亚洲和非洲的传统社会结构,又导致了欧洲 社会的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原始资本积累,促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 英国和法国的逐渐崛起,并最终导致英国独霸世界。 ⊙ 郑和可执世界贸易之牛耳   古代的国际贸易受地缘政治、信息渠道、海上交通的严重限制,所以真正意义 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始于1492年的哥仑布发现新大陆,它促成了欧洲与美洲 、亚洲、非洲的洲际贸易。欧洲通过从美洲得到的黄金、白银,补偿在亚洲的贸易 赤字,并通过十七、十八世纪的奴隶贸易,将欧洲、非洲和美洲的贸易体系相连接 。尽管这一三角贸易没有涵盖亚洲,但当时英国出口非洲产品的四分之一来自印度 。在南亚,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度市场体系,西班牙在菲律宾、荷兰在印 尼、葡萄牙在澳门也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所以可以认定第一次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应 该起始于十六世纪。不过,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第一次贸易全球化的广度、强度和 速度相对不足,因为据统计,到十九世纪初,全世界各国的出口总量只有当时世界 国民生产总值的1-2%。   必须指出,十六世纪前的中国,完全有条件领导世界贸易的潮流。早在汉朝时 期(206BC-220AD),中国通向欧洲的通路已被打开,丝绸之路成功地 将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中华帝国相连接。虽然随着罗马帝国和汉朝的崩溃,丝绸之路 受到中止,但在1000至1350年间再度兴旺。到了十三世纪的元朝,中国的 丝绸、瓷器和茶叶就远及印度、波斯和东非。到了十五世纪的明朝,当时的郑和已 经占得先机,历史性地远航西洋,进入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非洲东岸。由此表 明,十五世纪的中国完全有可能执世界贸易之牛耳。但是1433年明朝皇帝突然 下诏郑和,停止远航,毁掉航船,并严禁国人出国。有人说,如果十五世纪末葡萄 牙人远征亚洲之时,中国人已经占据了印度洋,那么世界文明的进程将为之改观。 ⊙ 鸦片战争就是“最惠国待遇”   第二次经济全球化(1850-1945)起始于十九世纪中期,一直延续到 二十世纪中叶。其主要动力是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主要特征是资本和劳力 的全球化。它以亚洲为主要对象,通过殖民侵略、资源掠夺和市场占有等手段,逼 使封闭的亚洲国家步入贸易全球化过程,最终导致日本成为这次贸易全球化的最大 得益者。   在此近一个世纪的全球化过程中,欧洲的经济势力全面进入东亚、北非、东南 亚等各个角落。其重要动因是1846年英国取消了旨在对进口谷物征税的《谷物 法》(the Corn Law),并在1849年取消了旨在垄断国际贸易的 《航海法》(the Navigation Acts),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 开始主动或被迫接受最惠国待遇的理念和政策。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1839 -1842, 1856-1860)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向西方列强开 放口岸,降低关税。   这样,世界的贸易量急剧增长。在1820-1850年期间,世界年平均贸 易量的增长率为2.3%,但在1859-1870年期间,则上升到5%。而且 ,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收入量的增长。就西方国家而言,在十九世纪中 叶,出口总额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到了1880年,则增加到10%。 从贸易结构而言,“点滴获益”(Trickle Down)效应开始显现,即 先进发达地区存在着带动落后地区发展的功能,促使落后地区逐渐、不断、点滴地 获益。1876到1928年期间,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从45% 减少到4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同期也从51%减少到49%,而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则从4%猛增加到11%。同时,在1860-1900 年期间,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0%增加到18%, 同期亚洲的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也从1%增加到5%。所以尽管发达国家仍然主 导国际贸易,但也带动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避免了绝对不平等和绝对贫困的 出现。   必须指出,在第二次贸易全球化的过程中,金本位制度(the Gold  Standard)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金本位制度在1870年代出现,旨 在以黄金统一结算国际贸易中的货币交易,这对全球化的贸易发展是一个革命性的 促进。到1913年一战前夕,全球货物出口量已占全球总收入的12%。但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大萧条危机打断了第二次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保护 主义成为主导,许多国家开始设置国际贸易障碍、提高进口关税、取消最惠国待遇 。这样,在1929-1937年期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每年平均下降0·4% ,同期世界各国的生产增长率也平均每年下降0·8%。 ⊙ 自由贸易是“双赢”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1945-21世纪初)在二战后复苏。其主要动力是以 美国为龙头的科技革命,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和信息的全球化。它以战后世界秩序重 组为契机,以非军事的政治力量为主要推动,促使拉美和部分亚洲国家走向经济全 球化。尤其是在二十世纪末,信息革命开始启动,加上1990年代初前苏联和东 欧的政治变革,促使世界经济和政治逐步一体化,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其 所席卷的国家之多、波及的人口之广、以及涉及的层次之深,堪称历次经济全球化 之最。   在此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在1950-1973年期间进入黄金时期,年 平均增长率高达5·8%,而同期的世界生产总量平均增长率每年只有3·9%。 到了1973年至1996年期间,世界贸易和生产的年平均量分别降为4·1% 和3·3%。另外,国际关税大幅下降,减少了在服务业方面的贸易障碍,据估计 ,1960年到1980年代末期,按人口计,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人口只占 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到了九十年代,其比例已上升到50%以上,如果 中国一旦加入WTO,那么这一比例将上升到80%以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后果并非如“新左派”学者所强调的零和,而是双 赢。从贸易结构而言,1965到1995年期间,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 易总量尽管仍占优势,但已从59%减少到4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量同期则从32·5%增加到37·7%,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则从3·8 %猛增到14·1%。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出口大辐增长,在1963-1 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除中国外)的工业品出口比例占全球工业品出口比例 ,从6%猛增到20%。   而且,这次经济全球化与前二次相比,是史无前例的。从广度而言,国际贸易 体系在中国开放和前苏联解体之后,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电讯 系统与世界隔绝,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和因特网)在每个大洲之间流通。就强 度而言,无论是世界贸易量与世界产量之比、贸易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都出现 大辐增长。在深度上,当代贸易全球化建立了新的制度和交流机制,有效控制世界 范围的经济和贸易交往,全球化不再是一个失控的过程,相反,是一个多边协调和 多层管理(multilateral regulation and mul tilayered governance)的新方式。 ⊙ “半知半觉”   根据世界各国在三次全球化过程中的反应速度、程度和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 大类,包括“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半知半觉”和“不知不觉”。西班牙 、葡萄牙在十五世纪末率先发动远洋探险、推动地理大发现,十八世纪下半叶的英 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二战后美国和日本促使世界经济的中心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都属于“先知先觉”一类。   那么,什么是“半知半觉”?这类国家的最大特点是将全球化局限于单个领域 ,丧失了全面提升国力的先机。例如,意大利尽管是文艺复兴的故乡,却无缘成为 第一批工业化国家;而当时的荷兰已号称海上“马车夫”,经济实力相当雄厚,但 尼德兰革命不够彻底,政治民主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最后也无法成为一流强国。 二战前后的德国和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也是如此。1871年德国 统一之后,经济出现跳跃式发展,完全有条件成为一流强国,但是俾斯麦的“铁血 政策”为德国种下了军事独裁的恶果,二次世界大战将德国的元气摧毁殆尽。当时 的日本也是一样,被一时的经济成就冲昏头脑,企图利用政治上的独裁和军事上的 法西斯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民主政治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结果被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击垮。亚洲四小龙尽管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忽略或压制政治民 主,过度强化国家对市场的控制,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成为这次亚洲金 融危机的一大原因。目前的中国大陆也大致属于“半知半觉”,因为尽管中国上下 已经认同全球化的理念和趋势,但大多局限于经济全球化的层面,不愿也不敢全方 位地推动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还是坚持自清末以来的“中体西用”和邓小平的“ 经济四化”,其后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   “后知后觉”类,是指在时间意义上总是落后于世界潮流,处处被动挨打,如 革命前的俄国和晚清中国。具体而言,十五、十六世纪的俄国在罗立克王朝的统治 下,混混谔谔,闭关自守,及至十七世纪初的罗曼诺夫王朝,才体验到世界的潮流 ,并通过十八世纪初的彼得大帝改革,逐渐走向现代化。中国的晚清则是“后知后 觉”的典型,开始以“君临天下”自居,不知天高地厚;两次鸦片战争惨败之后, 才开始承认西方“奇技淫窍”的价值,仓促维新变法、实施宪政改革,但一切为时 已晚;不过由此为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共和建国创造了条件,虽后知后觉,尚不被 全球化所淘汰。   最后一类“不知不觉”,主要是指那些自始至终拒绝任何形式全球化的国家和 民族,愚顽不化,如十九世纪之前的印第安人、二十世纪的非洲国家以及今日的北 朝鲜和古巴。 ⊙ 历史警示   自十五世纪以来,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常常出现起伏,但全球贸易、市场、 资本、技术和信息一体化的趋势,却始终不变。面对潮流,你可以坚持自己的价值 判断和政治立场,也可以对此表达不满、反对,甚至抗议,但为了生存与发展,你 不能自外于潮流,甚至逆潮流而动,否则只能是自杀。   不完美的全球化,不能成为不参与的理由。只有参与,才能减少全球化的偏差 、限制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持“球籍”,中国只能顺应潮流、参与全球化。 不仅需要参与,而且需要尽快参与。历史上“后知后觉”的事例已经证明,时间和 速度意味着生存。最先开放市场的中国家电行业就证明,开放越早、越快、越彻底 ,越能享受全球化的益处,越能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化不能片面,也不能有限的全球化。中国那一套什么“中体西用”、“经 济四化”或“中国特色”,已被证明有害无益。今日全球化首先是市场全球化,而 市场全球化必然要求信息全球化,这样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和教育自由就成了题中 应有之义;与此相配合,必然要求法制全球化、民主全球化和政治行为全球化。   尽管观念不同,生意可以照做不误,但是,这种生意就无法做大,只能局限于 贸易,而难以深化到投资,尤其是转让技术和专利的投资。为了推动双方大规模和 长时期的合作,不仅需要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更需要志同道合、“两情相悦”。 需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中国的现行法律、政体和观念必须与国际接轨,不然 的话,中国在这次全球化过程中,充其量只能是“半知半觉”。   在三次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也曾尝试富国强兵,第一次全球化前的郑和下西洋 、第二次的自强维新运动、以及第三次的“两弹一星”,但都无法在根本上摆脱中 国经济落后的局面,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经济发展缺乏深度,这个深度,就是工业 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私有化。从历史上看,明清时期“重农轻商”,根本谈不上 工业化;清末民初城市化和市场化远远不足;毛泽东时代工业化畸形发展,但却相 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强制城市人口回流农村,而市场化、私有化则被全面扼杀; 到了今天,也还仍然抑制私有化,尤其是阻止土地私有化。殊不知,没有私有化, 任何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都将处于艰难的瓶颈阶段,在公有、国有产权主导下 的市场交易行为,没有公平、自由和透明可言,只有腐败,城乡人口也难以自由流 动,工业化也不可能得到私人资本的有力支持。所以,私有化才是今日中国经济走 向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关键,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是这种深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已经在历次经济全球化中遭到挫折,为了避免重韬覆辙,掌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需要把握四大原则:一是“顺”,顺潮流、顺民心;二是“全”,全方位、 多层次;三是“深”,深度、强度加速度;四是“新”,新思维、新起点和新结构 。很显然,中国既需要以工业化、城市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来深化对全球化的参与 ,更需要以信息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法制全球化、民主观念全球化、以及政治行 为全球化,来全方位地推动自身的全球化。如何能够做到“先知先觉”,成为新世 纪经济全球化的弄潮儿,既是对中国的挑战,也是历史赋予失去了数次经济全球化 机遇的中国,又一次千载难逢的选择。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