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教育买卖在中国 白桦 2000年国庆后的一天,我认识了一位新大学生,这孩子1·85米的 个头,通常一顿午饭只吃光面一碗!他噙着泪与我谈了好久。为 了使他安心学习,他父亲对家人隐瞒了几年的病情;他为父亲争 到了资格──通过借债购买“中国高等教育”的资格。他不知道 该不该央求父亲去购买“中国乡村医疗”,他认为装着不知父亲 的病情或许更好,因为那是父亲的意志所期求的。他的父亲其实 是花了生命的代价来购买中国教育。我对他说:“你应当争取到 最高贷学金!”“我的申请书交过了,可前天又让我写一份,因 为补办有关证明我已经错过第一批贷款名额的审批。过就过了, 反正我也不想申请全额。”“为什么?”“规定毕业后一年内还 清,到时工作能不能找到都是问题,还不了怎么办?”我心想, 这孩子如果提出让我做他的担保人,我怎么办?悲悯或者同情是 有限的! 教育买卖是做起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来势如此迅猛。我心里直祈 祷: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少一些上吊、喝农药的吧。苦读 十二年考上了大学,首先不过意味着争得了一次花大钱的资格! 既然做起了买卖,那就不能不讲讲买卖公平。首先当然是什么可 卖什么不可卖,得有严格的范围限制。《世界人权宣言》指出: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义权,教育应当免费……” 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义权国际公约》更具体说到:“初等 教育应属义务性质并一律免费;各种形式的中等教育,包括中等 技术和职业教育,应以一切适当方法,普遍设立,并对一切人开 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 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人们说,人 权文本只能是一个道义理想,实际做不到。我想对这些“务实党 人”说一句:人类社会当下的现实问题主要不是离理想太远,而 是有些国家离甚至是自己的权力机构制定的宪法、法律太远!而 人权文本与一个事实是相一致的,那就是:不是收钱的教育比重 越来越大,而是全人类范围的义务教育从无到有并不断扩大着它 的范围。教育的日益商品化根本不是进步的标志,而是恰恰相反, 是退步的标志! 关于本乡的义务教育,人们议论到的有些难题当然是实践的难题, 例如钱从何来?我们无法深究没钱保障义务教育的原因,或者追 问如经济学家扬帆先生测算的30万亿元人民币哪里去了?教育经 费严重不足是事实;但大量的政策性收费(乱收费还是另外的问 题)使许多家庭不堪重负也是事实,而它们竟与动辄超过或接近 “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 中国的“义务”教育买卖计有:1,“赞助费”。什么赞助?不是 赞而助,而是缴了就是赞助!你敢不赞(缴)吗?其实是不愿挨 也得挨,家长们联想到的字眼很吓人,叫“人质”。幼儿园动不 动也收到几千元了;2,“择校费”。义务教育成了强制性安排, 否则再怎么择校也不可能碰到钱的逼迫;3,“民营班”。一校两 制,用着公办的教育资源,打着“民营”(愿挨)的幌子收费; 4,“素质教育费”:以实行素质教育为名,烂开技能班(课), 既烂收了钱又增加了学生负担。此外,还有各种强卖强卖,做学 问的专家们可能不感兴趣,但我却骨鲠在喉不得不说,因为我看 到过几则乱收费致学生自杀的报导,例如东北某小学校一女孩子 因缴不起10元报刊费而喝农药弃世!有的小学校光书本、资料、 报刊、簿本文具费,一年就达几百元。开水不给喝上一口,(北 京一位知识母亲不无沉痛地说:孩子成了耐渴的骆驼!)可强制 半强制的就餐、加餐,倒是躲不掉。校服换得勤,成了某些人或 集体创收的路子,至于样子、爱穿不穿就不管了,人家旨在养护 孩子平等心态的发明,到本乡就变味了──我常这样想:一个社 会的人道程度,看看其医疗(院)如何就知道了;而一个社会的 文明程度看看其学校如何就知道了! 落实义务教育当然是有困难的,但实践的难题有真“假”之分, 大家都真心诚意来做却举步维艰的事情是真难,人为设障使得可 做的事做不了则是“假”难,很多“难事”其实不难,可为者不 肯为、不让为不难自然也难了。“假难”不假,譬如又说到钱, 让我们难堪的事情何止义务教育,君不见钱照收教师工资照样发 不出的难吗?对不起,落实义务教育不管多难,都首先是各级政 府需要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有论者主张一些地方的孩子失学, 要将责任追究到家长头上,有的失学儿童还将父母告到法庭,其 实干系主要或基本在地方政府,责任应当或者首先应当追究到相 关政府身上。这应当说是关于义务教育的基本觉悟。 现在提倡“投入少的非政府办学”,我的看法是,对义务教育而 言,首先政府应当提供足够充份、尽可能好的义务教育保障,同 时,对“民办”学校必须有健全的义权保障机制,例如:免除政 府的越界干扰;贷学制度应当延伸以体现平等;更重要的是教育 购买者,有没有购买到相应品质的教育,等等,这些都应当引起 起码的重视。有的私立学校校舍、教学设备、图书馆(室)、社 区环境等等办校条件低劣,引起学生种种不满,这是政府必须管 到管好的。高收费的教育红火根本不代表教育进步!如果我们的 义务教育质量能够让人放心,那些钱贵教不贵、空有虚荣与浮华 的伪贵族学校,还会生意兴隆吗? 杨东平先生认为,“文革”以后的中国教育,是“逐步恢复传统” 的教育。事实上,从教育买卖的角度看,恢复有,但主要是“突 破”。而就恢复看,情形也还有复杂的一面。例如,古代中国的 教育至少“官学”是不收钱的,只是察举、科举中才有“拜门奔 竞,货赂嘱托”。读了几本大同小异的教育史,有关怎么收钱的 俗事大抵缺如。这个民族在钱面前一向并不怎么儒雅,为什么教 育史对教育买卖语焉不详呢?教育商贾是新话题吗?当然未必。 我们悠久的历史上流传了一些苦读的故事,其实正揭示了教育与 钱的关系。孔夫子是要吃“束修”的,他办的是“私学”,用今 天的话说就是“民办教育”或“社会办学”,与少正卯等同行还 有一番很“酷”的竞争。这私学与他前后的“官学”、“乡学” 一样,是不管“扫盲”层次的“启蒙”的,与奴隶、贫民无关。 “官学”当然是“培养接班人”的,又分例如早先的“党庠”与 “遂序”,《周礼》的记录是:“五百家为党,党有庠,以教闾 塾所升者。万二千五百家为遂(术),遂有序,以教党庠所升 者。”“党校”自然花“公费”。孔夫子以后的私学间断性地越 来越为官府控制,所谓“私”也就要体现到经费的别有来路,当 然不叫“产业化”,而叫“捐学”,例如出私财百万营私学馆的 五代时前蜀母昭裔就是其一,与今本乡大款插一手外加公家钱庄 做支柱的“社会办学”,倒真有志趣的不同的。又如两晋时吴郡 范平的孙子蔚有书7000余卷,招远近读书郎达百余人,蔚并供他 们衣食,这蔚先生不可能有“科教兴国”的宏图大愿,更不懂得 不当收钱的“义务教育”与“来钱的素质教育”之类,的确办的 是“义学”,足令今天的“中产阶级”、权贵们汗颜!我不想追 问这蔚氏的钱从何而来,总是他的破费要比吃喝嫖赌或者“资 金外逃”更文明吧。今天有几个“红色资本家”比得上这蔚先生 的呢! 古代的“社会办学”成就最高者要数“书院”。“书院”本来是 经济自足的,等到办出成就,生徒日众,官府便为稳定计来控制 利用了。官府给银子的书院生徒有了“膏火”保证,学业好的还 能得到奖金,其安逸只有“红色时代的带薪大学生”可比。书院 的最高代表让我说就是“东林书院”,而有本乡特色的官办书院 则预示了迄今中国教育的出息。经过官方“改制”的书院不复有 社会办学的鲜活气象,倒是在教会办的书院中有了混血儿式的投 胎转世──只要没有官方染指,真正社会自主的事业总是一开始 就表现出生气,例如都不会有中西、体用之类的人造对立!我们 的教育史只说教会学校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用毛泽 东的话说就是:“造就服从他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 民”。可也有一系列事实不可抹杀:教会学校开启了真正顾及贫 民子弟的“义务蒙学”,而且学的是“鸟语”;替中国人填补了 残障儿童的教育、女子入学的空白;近现代中国许多领域的杰出 人才,以出于教会学校者为比例最大;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那 段现代教育,其血脉之根乃生于教会学校。本乡十数所有些模样 的大学,校史上值得矜持的一页,透出的无非是教会的洋气与书 院的山林野气。而以收费论,教会学校起初也是“义学”性质的, 一些蓬头垢面的贫孤,官府视为弃儿,是教会学校收留养育了! 后来又是因了权贵的介入,门槛才高起来。20世纪革命发轫以后, 国共“人物”子弟就争相留洋(苏),而洋人主办的学校则日渐 萧索终至云散,这是倒退!而革命力量办的教育从“以俄为师” 的孙中山开始,就实行将革命主义“灌输于人心”的教育方针, 连红色学校收不收钱、收多少钱也体现了革命者获利的原则,例 如苏区列宁小学“有功”子弟可“享受完全免费待遇”。当然, 羊毛出在羊身上,连孩子也得种好“儿童菜园”,还得到例如苏 区木工厂干活。革命没有席卷到的地方,去私塾识识字、背背 “四书”的穷孩子,不必以工代费,是用实物换“开蒙”,甚至 到解放初一些地方还在缴学堂大米。所以,如今的花钱买教育, 突破的只是官学传统,而恢复的是孔夫子时代就有的“社会办学” 传统;惜乎恢复的只在钱,而不见了款款儒风。去雅存俗,也算 教育的最后一波“恢复传统”大功告成吧。现在一些地方官员的 工资发放都不保了,教师的工资保障就更不待言,有的实行起实 物抵工资的“制度”来,这使我想到了孔夫子吃的“干肉”,我 担心古代延续到解放初的教师去学生家“轮饭”的“制度”会再 现!这当然很不体面,于是“义务教育能否落实”的问题当然只 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关财政延续,钱当然是要收的;于是那 收钱的名目当然就有了所有垄断行业(例如中国电信)敛钱的品 质,很多说法、做法的是非对错、真假虚实是含混不清的──这 符合本乡的“文化性格”,尽管实际作为并没有丝毫的暧昧。 离开义务教育,也不是一个钱字了得的。更重要的话题这里不谈, 就谈教育买卖应当如何做。 上面引用到“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关于 受教育者的义权平等的问题,现代文明社会有一系列制度上的保 证,以免除受教育者的被歧视、被威胁、被损害,我们国家的宪 法与教育法也说到教育平等。但是,如果将这些年高考季节的传 媒所披露的“冰山一角”,系统整理一过,便不难发现,我们的 教育买卖离平等交易、公平交易的买卖规矩,差距何止以道里计。 不细说,我将之概括为如下数种歧视:1,关系性歧视,如当官的 打招呼方便,其子女在录取上普遍多得讨巧,填志愿的紧要甚于 考分其实往往不在学校、专业招生名额的限制上,而在关系的限 制上;2,垄断性歧视,如本校、本系统、本行业官僚与职工子女 的录取分数低于一般校外、行业系统外考生的分数,尤以一些垄 断性行业院校为突出;3,城乡有别的歧视,即农民的孩子考学要 求的分数线高于城市的孩子;4,地区歧视,即北京、上海等地的 考分制度性地低于多数外省的考分;5,生理歧视,例如残疾人考 学难;6,技能歧视,例如竞技“体育”相对拔尖的考生,可以获 得特别的考分优惠;8,地位歧视,主要是成人教育中党政企官员 动用公款购买高学位教育,严重扰乱了特别是硕士、博士的学位 管理;等等。落实到钱上说话,这些歧视也就是教育买卖的不公 平。此外,从这些年例如2000年《南方周末》等传媒披露的情况 看,各地的收费标准仅公布出来的就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现象。奇 怪的是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的收费标准并不“西部”!而有一类无 以名之、不伦不类的公办“二级学院”,收的钱已经远远“超过” (相对于人均收入而言)美国公立学校了:“美国一般公立学校 收费10000美金,我们这类公办大学一般收费50000元人民币! (不含杂费)一些地方竟然高到10万元人民币!(见萧雪慧: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教育买卖的一个最为紧要的问题,无疑是:拿什么样品质的教育 来做买卖?2000年10月间中央电视台报导了一则某垄断性出版社 出版的中学教材错误百出的“新闻”,这对各地大中小学强制性 售卖的教材与教参来说,早就不是新闻了!在南京某些高校,曾 经有几年时间使用过一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教 材,约近一半篇幅是对美国某伦理学权威一专著的摘译,译文让 人不能卒读,其中一位译者竟然没有学过英语! 教育这一特殊商品的购买者有哪些义权?提出这样的问题应当说 是很自然的。“有没有购买到相应品质的教育”,从根本上说来, 是一个教育购买者的义权有与无,和能在何种程度上得到落实、 保障的问题。我认为既然科教兴国是国策,那就需要制定专门的 教育购买者的义权法案(现行的教育法当然没有体现应有的功 能),舍此不能保证国策的落实。这样的法案必须正确合理地界 定清楚政府、学校、教育购买者三者的关系,明确三者的权责范 围。拿大学来说,即使是一定程度的教育商品化,也应当给学生 相应的义权,例如同一学校范围内系科选择的自由度、系科的课 程设置、教学的方式安排、学生社团的自治、对学校党政权力的 民主制约、校园文化交流的自由、校园生活管理的参与……等等, 都应当将教育购买者应有的义权不打折扣地如数归还给学生。购 买教育者对于掌握“教育商品”的强势群体毫无约束力,那又指 望什么力量能够约束政府与学校真正为教育的购买者着想呢?教 育在本乡也应当算是一种“垄断商品”了吧,如果说商品市场上 的垄断还可以依靠竞争或者法律解决一些问题的话,那么连政府 也身陷其中的教育垄断要靠什么力量来解决呢?恐怕只有让教育 的购买者真正说得上话、真正得以行使其义权才行。我的一位才 20岁出头的年轻朋友,在对本文初稿提出批评意见时这样说: “要么把教育完全作为一种制度性福利,让强卖之权‘无用武之 地’,这当然是教育的遥远目标;如果条件还不成熟,比如现在 这样,非得让‘教育’象下岗职工一样自己找钱养活自己,那就 让教育完全商品化、民主化,让教育的购买者成为上帝,用大多 数人的义权克制强卖之权。教育紧密关系到社会中每个人的切身 利益,应当让大家说话。购买者说不上话,那教育(不只教育, 一切的一切)就只会为强卖之权左右。” 借用朋友傅国涌的一段读书笔记作结吧── “国家财政没有党团经费的支出,党团的活动可以退出学校,青 年男女能过一种自由自在的学校生活,……自由地思考,自由地 判断,……采用民主方式,根据民主原则,拟定学生自治大纲, 并促其实现。使学生有充份之机会,练习民权之运用,在学生自 治活动中,培养干部人才,定期举行各种不同性质的集团活动, 养成集体生活之习惯……民主的教育一定要有民主政治才能推行; 同时教育也有推动政治的力量。……主持教育的人应该顺应世界 潮流,实行教育民主化,先从学校行政民主化开始,教员是教育 的基本支持者,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办学应以他们的福利为根据, 重视他们的需求,不要盲从地执行命令,只知效忠于少数的人。 为国家民族前途着想,办学应该是培养人才,并不是为某人某派 做势力,而教员学生应该尽各人之所能,扩大正义和民主的思想, 启发民众智慧,唤起民众觉悟,改善民众生活,这样的教育就可 以有促进民主政治早日实现的能力。从事教育的人应该努力使目 前的教育成为政治改革的先锋,争取民主政治的早日降临,只有 真民主政治的实现,教育的危机才可以挽救。”(《雷洁琼文 集》(上)P197─198开明出版社)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