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论文外的何祚庥   傅宁军   在中关村的街头,我停住脚步,抬头寻找那栋高知楼。   还好,那栋楼依然如故地隔在铁栏围墙的后面。   比以前长高了的绿树枝叶环绕着它的楼体,使它看上去沉 稳而庄重,仿佛外面的热闹与诱惑跟它无关。我知道,这一片 的楼房住着中国一流的专家学者,每一扇门里都会有一连串人 生故事。我想去推开一扇门。那是何祚庥院士的门。   照理说,何祚庥的名字,理应与我等普通百姓的距离甚远。 他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大名,最该署在某篇论文之上, 登载于学术性杂志。在一般人看来,他涉猎的研究领域太深奥 了,那些数字、公式、原理、概念无疑是艰涩的。   的确,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桂冠。何祚庥 之所以荣膺院士,是因为他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出色的科研成就。 他在理论物理上的建树不胜枚举,并在粒子物理和宇宙论研究 中成果斐然。他曾经与其他科学家合作,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和氢弹的试验成功,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何祚庥在论文之外仍然出类拔萃。这就让更多的人,在论 文之外知道了何祚庥。   “超级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的披露,“大气功师” 严新“外气实验”的质疑,“水变油”世纪神话的公开驳斥… …一个个不可一世的“特异功能”、“中国第五大发明”、“ 诺贝尔奖课题”等等巨型光环,在何祚庥等科学家有理有据的 猛烈“炮轰”下无以招架,狼狈败阵。   于是,何祚庥这位名字有些怪僻的理论物理学家,这位驰 骋于科学领域的中国院士,近年来成了个曝光率颇高的新闻人 物。   与此同时,他没有离开他的科学舞台,他的科研论文频频 发表,为科学界同仁所认同。而他以科学家的胆识和勇气,带 头向伪科学作战的响亮声音,更为普通百姓所熟知。   1995年8月,真正大师级的华裔科学家云集繁花似锦的广东 汕头,第一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上,具有世界名望的科学家 纷纷向中国科技界表示祝贺。他们祝贺的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 春天,也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成就,主要是中国科技界向泛滥 成灾的伪科学提出了挑战!   中国七十年代末兴起一阵阵“特异功能”热,可谓信徒如 云。大江南北突然冒出的“大师”如雨后春笋,颂扬“大师” 的著作纷纷出版,动辄印数有上万直至数十万。像封闭瓶中取 药、耳朵听字、万里意念诊病、外气呼风唤雨,直至意念扑灭 森林大火、意念预测火箭事故,“带功报告”财源滚滚,简直 包治百病。这不能不引起真正科学家的忧虑。   《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实录》,是何祚庥院士主笔的“一 份迟到的报道”,披露“第一超人”张宝胜弄虚作假的事实, 这篇不足3000字的文章,虽然是在国内发表的,却引发了与会 海外科学家的感慨。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一见到何祚庥教授就告 诉他,《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实录》在海外获得了极高的“转 载率”。无论是美国、欧洲、香港和台湾的大大小小的报纸, 纷纷全文或以摘要转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章。他说:“我对 大陆反对伪科学的事一直高度关心。”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支持 中国科技界对伪气功、伪科学的揭露。作为一个著名科学家, 他对打着科学旗号的作伪者深恶痛绝,他高度评价中国科技界 坚持真理的精神。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说,他在北京被邀请看过 “特异功能”的表演,对于揭露伪科学的难度有所体会。“这 是科技界反对伪科学的一次胜利,我深知这件事做起来比较困 难,有些人很相信。”   丁肇中教授3次在不同场合对何祚庥院士表示祝贺。他对在 座的海外科学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何祚庥先生做了一件非 常有意义的事情,比研究高能物理重要得多。高能物理只是涉 及物理学研究的某一局部领域,而反伪科学涉及科学技术的发 展,关系到民族素质的问题。”   时隔4年,何祚庥再度成为社会传媒报道的“焦点”,是因 为一篇更短的文章《我不主张青少年练气功》。这篇短文招惹 的麻烦和它引起的最后结果,是中国世纪之末社会生活中具有 戏剧性的段落。   1999年5月,北京科技会堂召开隆重热烈的颁奖大会。在这 个曾经多次奖励科技精英的主席台上,伪科学“大师”最为惧 怕和无奈的5位专家学者荣获首届“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何 祚庥列在其中。   “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基金”由广西科协所属的《生活科 学大观》杂志社、《小博士报》社、《广西科技报》社出资10 0万元,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创立,是中国首次社会出 资为反对伪科学设立的奖项。   何祚庥代表5位获奖者在大会上发言。他首先向“反伪科学 突出贡献奖基金”的创办单位表示感谢。他说:“这不仅仅是 对我们5个人的奖励,而且是对所有在反对伪科学战线上作出贡 献的同志的支持和鼓励。我们5位获奖的同志商量决定,把得到 的奖金暂时交基金管理委员会保管。同时,尽快组成新的评审 委员会,广泛了解开展反伪科学斗争的情况,遴选一批卓有贡 献又特别需要支持鼓励的同志,尤其是中青年同志。把我们的 奖励和下一轮基金的增值部分合并起来,颁发给他们,以此表 达我们的一点心意,再为反对伪科学的事业尽一次绵薄之力。 ”   颁奖大会过后,有记者追上何祚庥,请他谈谈感想。   何祚庥由衷地说:“这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天。对于 这样那样的伪科学,我将会继续和它们斗争到底……”   我再次按响何祚庥院士家门上的电铃。   看了看手表,正是与何祚庥院士约定的时间。他的守时我 是充分领教了的。如果事先约定,他会推掉其他安排,专门接 待你。如果你冒然前来,他会把你拒之门外,计划不容打乱。 如果说好了接待你几个小时,到了时间你赶紧告辞,不然他晾 你在一旁,开始忙他的其他事情了。   其实,何祚庥院士的守时让我受益匪浅。这不,我刚进门, 就有人找他,他说不行,人家从南京来的,我们约好了。   我在何祚庥院士家的客厅落座。仍是一排靠墙顶到天花板 的书厨,窗前摆一张很陈旧的写字桌,一边有两个抽屉,台灯 旁堆满资料和信函。没有老板桌的时髦,也没有装潢的华丽, 只有着一种拒绝诱惑的宁静。这就是他的“院士桌”。   另一面墙上,仍是圆形的挂盘,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 野外的小景。屋里最高级的,就是那一套电脑了。可如今电脑 早就不是名贵物品,一般人家也不难见得着。总之,院士的家 太普通了,太不讲究了。   我面前的何祚庥貌不惊人,灰白头发向后翘起,如同他倔 强的个性。鼻梁上架着副近视眼镜,一看就是个钻书本的学者。 略显清瘦的他不喜欢受拘束,在家里爱穿一套深蓝色运动服, 敏捷的举止根本不像是古稀的年龄。   记得我问过他的养生之道,其中之一就是爬楼梯。明明住 在高层楼上的一套单元房内,电梯服务挺周到,他却常常舍弃 电梯徒步上下以健身。   何祚庥给我倒上一杯茶,叫我稍候片刻,便和他的夫人庆 承瑞教授继续磋商计算题。显然是一道做了一半的计算题。庆 承瑞坐在单人沙发上,膝头摊开一本厚厚的参考书,上面的几 张白纸上写着算式。她也是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 夫妇俩同一专业,同一个单位,在理论物理这个常人难以企及 的研究领域并肩前行,实在是太少见了。   “告诉你,你是对的,就这样算下去。”何祚庥沉入了计 算题的思考。庆承瑞不同意他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想 了想,用笔在纸上画起来,跟她讲解自己的思路。   一支签字笔,一会儿在他手里,一会儿换到她手里。他们 习惯于这种交流方式,说话语气都很急,有时还很“冲”,但 谁也不在意。   我很有兴趣地看着他们俩的工作状态。这是一种不掺有任 何杂质的投入。   一番“短兵相接”的交流,相左的观点趋于一致。庆承瑞 教授接受何祚庥院士的意见,抱着书本到另一个房间去验算。 何祚庥告诉我,他太忙,社会活动太多,专业课题也要搞,庆 教授是他研究上的合作者。   我跟何祚庥院士的话题从健身开始。进入生理高龄的何祚 庥精力充沛,心理年龄足以同年轻人沟通。跟他谈话没有任何 障碍。他眼镜片后的目光犀利而亲切,仿佛能洞穿你的思绪。 当我说出我的要求,想再解释些什么,他就会和蔼地说:我懂 了。   外界对何祚庥院士的传说很多,把反对“神化”的何祚庥 也神化了。“超级奇人”张宝胜的意念神功,在给何祚庥教授 等科学家表演时“败走麦城”,张宝胜的追随者有一种解释, 就是何祚庥“气场”太强了。   “哪有这回事。”何祚庥笑着直摇头。“意念制动在科学 上没有可能。动要消耗能量,人体温度发出点红外线,有极其 微弱的电磁波,远不具备这种能量。张宝胜没有‘气场’,我 也没有什么‘气场’。”   那么,何祚庥的健身秘诀在哪里呢?   何祚庥毫不保守。他坦言得益于太极拳。从年轻时起就不 睡懒觉,每天早起的一套太极拳已经练了二十几年。太极拳的 套路纷呈,他选中的是杨式,柔中有刚,张弛得当。至于气功, 他觉得太花时间,实在没功夫。   他对于一般人练气功表示非常理解。“属于个人练练身体 的气功,指的是调心、调息、调身,当然还是好的。比如站桩, 我也站,让自己的大脑静一静。其实我不反对那些有益于人民 身体健康的气功锻炼,我所反对的,是假借气功名义而大肆宣 扬封建迷信,为害国家、为害人民的‘伪气功’,这个‘伪’ 字是我不能容忍的……”   他喜欢听戏曲,是个高层次的“戏迷”。京剧是他的最爱, 从传统戏到现代戏,北京的大小剧场没有他不熟悉的。   他喜欢武侠小说,说起武侠小说作家如数家珍,那些故事 和招数给他很多的娱乐。只是他对其中的“神功”一概不信。 他是个爱好广泛的科学家。   我们谈着话,家里来了一位老同事和他的孙女。何祚庥让 夫人替他接待我,自己忙着去取靠在窗台上的长毛绒大狗,笑 眯眯地把长毛绒大狗举过头顶,然后往小女孩的脸前送,逗得 小女孩咯咯笑。   何祚庥看上去很平凡,这平凡并不影响他的卓越。他学术 头衔很多,既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 学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生导 师。像他这样同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以及它们的 结合上成就突出的,当今中国寥寥可数。   在写何祚庥院士的过程中,我仿佛随着他走进了过去,即 使是刚刚发生的过去。我的最大收获,在于感受着他的人格魅 力。“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何祚庥的坚不可摧,是因 为他人生目标定位的崇高,也因为他没有私仇,斗争的方式高 雅而理智。   何祚庥说,要每一个人都理解你,几乎不可能。   何祚庥还说,你自己感觉到问心无愧,这是最重要的。   天天看着别人脸色过日子,不是何祚庥的性格。   但是,毕竟有很多人理解了何祚庥,并为他鼓掌。   我希望你,亲爱的读者朋友,也能加入鼓掌的行列。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