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胡乔木和我(三) 于光远 我想在连载的《胡乔木和我》中插入若干篇 “资料”。第一篇“资料”就插在这里——正文 第1到第9节之后。 在文中插进“资料”的做法,国外有些出版物 中也用,它的用法和“表格”相似,表格是table, 资料是box,即搞一个框框(盒子),把“资料”装 在这个盒子里放到文中适当的地方。我喜欢使用这个 方法,并且在一篇写我喜欢用的几种编辑方法的 文章中作了说明,登在几年前的《书城》杂志中。 我之所以喜欢用它,是因为这是一个既可保持文 章体系,又能使作者获得更多自由的方法。它对 正文可以起注释的作用,也可以起补充的作用。 不过这里我想用插进“资料”的办法,还因为我写 这篇《胡乔木和我》打算沿用写《周扬和我》的做 法,把它写成回忆文章。它不是研究论著,未做文 献研究和社会调查。我觉得这样做,对我的写作 来说比较方便,不必面面俱到。记得起来的,在自 己的记忆中牢固的清晰的,就写;记不起的就不 写;记得比较模糊的,就说明记忆有些不那么清 楚;不知道的就不写。我还想,这么写读者会比较 喜欢看,对于研究者来说,也可以起提供第一手 材料的作用。《周扬和我》采取这样的写法,这篇 《胡乔木和我》也采取这样的写法,我认为把我自 己亲历的事、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下来,是自己 的责任。胡乔木这个人的确很复杂,人们对他的 看法也有分歧。他应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 一个人物,对他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对这样 的事,我有点兴趣,但心有余力不足。我想做的 事很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个领域我要研 究的事情也很多。我无意花更多的力量去对他进 行全面的论述,我更无意去写什么胡乔木的传 记。我现在想写的只是我和胡乔木多年来接触的 事实,写写我心目中的胡乔木。但是从读者的角 度来说,在读我的文章时,总想知道胡乔木的简 历,比如想知道他是哪个地方人,生于何年,他的 主要经历等等。从我本人来说也觉得我看的资料 中有些有用的东西,想把它们记下来备忘。而且 一个人的记忆难免会有一些差错,尤其在时间、 地点方面,往往有些与事实有出人。因此查阅一 下文献会对自己的记忆有好处。特别在自己写的 东西已经拿出去发表之后,发现新的有用的东 西,前些日子没有来得及利用的,更想记下来,有 些还想告诉读者,起一点更正、补充作用。在这种 情况下写“资料”若干篇就更有必要了。 现在我想一个一个问题写下去: 1.胡乔木的简历:胡乔木1912年6月1日 生于江苏盐城县鞍湖乡。1924年到193O年在江 苏扬州中学读书,1930年进清华大学,在清华大 学学习时加入中同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被迫离 校。1932年在盐城加入共产党,1933年至1934年 在浙江大学学习。1936年至1937年在广海参加 左翼文化运动。1937年到延安,在安吴堡青训班 任副主任,1938年当上中央青委委员,到延安后 在中央青委任宣传部长,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 的秘书,这个职务一直承担到1966年6月“文化 大革命”爆发。1948年4月党中央迁到河北省平 山县西柏坡村后,任新华社总编辑和社长。建国 后,在党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历 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政务院文 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等职。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 处候补书记。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 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命为中央副秘书长。他 还历任毛泽东主席著作编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共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他是中共第八、十一、 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政治局委员。 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 选为常委。 2. 日本投降前在延安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这 一段时间里,他写过许多《解放日报》社论。许多 人都讲这一点,用不着去查。我也听说过。但我这 次没有在毛泽东的文献中包括注释中查到有关 资料。 胡乔木参加编辑《六大以来》、《两条路线》 和在任弼时主持起草《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做了些 工作的事,我在延安时也听说过,但在中央文献 研究室的出版物里没有记载。提出清理抗战前王 明路线,我过去只注意到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 延安干部会议上作的讲演《改造找们的学习》中 的事。这时胡乔木已经调去毛泽东那里了。这次 翻阅文献时还看到1941年(不明月份)毛泽东就 写了一份东西,新出版的《毛泽东文集》中用的题 目是《驳第三次“左”倾路线》,原件保存在中央档 案馆,节选了五段。在1942年2月1日作《整顿党 的作风》的演说前,毛泽东在1941年9月10目中 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有个讲话,《毛泽东文集》用 的题目就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1942年 1月26日又写了一个《中宣部宣传要点》。在作过 《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话后,毛泽 东又在“中央学习组”上作了一篇《如何研究中共 党史》的讲话。“中央学习组”又称“中央研究组”, 是 1941年8月成立的,以中央委员为范围,目的 在于提高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 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一个组织,也就是说是一 个整风组织。中央学习组学习的主要读物就是 《六大以来》。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说过“从《六大 以来》发出到现在,高级干部学习组、小央党校已 经读了十年”。那就是说《六人以来》发出的时间 应在1941年秋。讲话里也明说“去年八九月中央 经过讨论,印了《六大以来》这本书。后来认为《六 大以来》不好,又编了一本《两条路线》”,关于 《两条路线》的编辑和学习情况,我还没有看到材料, 看来《六大以来》的编辑工作就开始于《改造我们 的学习》的前后,说胡乔木参加它的编辑是可信 的。 在《毛泽东文集》中,我找到1944年毛泽东在 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上所作的《关于陕甘宁边区 的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在这个讲话的“关于学 校”这一节中,毛泽东说:“乔木同志对我讲,学校 要村办才好。听说陈德发那个乡有二十五个自然 村,一个乡只办一个小学,学生读书要走几十里 路,很不方便。”这是我查到的毛泽东在讲话、报 告中第一次提到胡乔木的名字。 3.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底至IO月上旬 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两党谈判。胡乔木作 为毛泽东的秘书随行。在《毛泽东文集》中没有查 到什么记载。毛泽东和胡乔木都回到延安后(胡 乔木回延的时间晚一些)的1946年6月,毛泽 东写信给“弼时同志并告乔木同志”。信的内容 是:请他们考虑在“七七”九周年,由中共中央发 表一个宣言,主张和平建国,继述双十协定及内 战,继述政协表现光明,继述校场口以来中国反 动派向解放区和人民大众的进攻及人们应采取 的方针,中国人民的任务仍是争独立、争民主、反 内战,说反动派的企图最终要失败;并且特别提 出“请乔木执笔”。它表明毛泽东看重胡乔木的才 能,相信他能起草这样重要文告。稿子出来后,毛 泽东亲自加写了两段,并在7月6日向各中央局 及周恩来和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的代表叶 剑英等对这个宣言作了通报。 1946年9月,毛泽东又写信给中央宣传部部 长陆定一,指出在1946年7月后我们写文章应该 有一个改变:从揭露反动派凶狠,转变到宣传“有 种种条件我军必胜蒋军必败”,要求“每遇一次胜 利,即写一篇社论鼓励之,证明之”。这封信中,毛 泽东要陆定一与胡乔木、余光生(当时他在《解放 日报》主持工作)商酌实行,当时我已从张家口回 延安,在《解放日报》任言论部副主笔,虽然不知 道毛泽东写信的事,但知道中央有此精神,我曾 执笔写过不止一篇这样的社论,发表后,报社负 责同志告诉我,毛泽东看了表示赞许。这封信表 明胡乔木在党的新闻工作中也有了某种重要地 位。 4. 1947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后,党中 央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作出决定:中央在陕甘宁 边区坚持工作;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毛泽东、周 恩来、任弼时三人留在黄河以西陕甘宁边区,同 时分出刘少奇、朱德二人到黄河以东。中央决定 组织一个“中央工作委员会”,由刘少奇主持。 此时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留陕甘宁边 区。这个时期毛泽东写的文稿绝大多数是军事文 件,明显无需胡乔木参与起草。在这个期间1947 年12月中央在米脂杨家沟开过一次会议,这个 会议上通过了一篇毛泽东的书面报告《目前形势 和我们的任务》。胡乔木这个笔杆子在中央,估计 会参与文件起草,但文献上无此记载。 1948年2月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写了一个 《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 待遇的规定》(草案),这个文件没有公开发表,也 没有传达,但是中央发过一个讨论这个文件的指 示,我作为土改工作团的一员,在山东渤海得到 这个文件,了解到这个草案共二十五章,二万多 字。后来知道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毛泽东写 的。对胡乔木是否参与,有人说参加了,但在文 献中也无正式记载。 5.1948年3月23日毛、周、任率中央机 关在陕北吴堡东渡黄河。3月26日到达晋西北,在晋 绥分局所在地的兴县蔡家崖待了八天,然后到奇 岚、神池、代县、繁峙考察和在晋察冀军区总部所 在地阜平稍事休息后,在4月23回到西柏坡与中 央工委会合。5月9日正式撤销中央工委。 毛泽东、党中央在西柏坡最重要的工作仍是 指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争,带有战略 决战性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策都是 在这段时间内作出的,除此之外还有十多个战役 也在这里指挥。除打仗外,党中央在这期间特别 关心的是土地改革问题。毛泽东到西柏坡不到一 个月,1948年5月对日毛泽东有一封写给周恩 来和胡乔木的短信,信中的意见是关于阶级成分 划分问题的。在这封信中毛泽东说1933年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的两个文件在关于 知识分子问题上说得不完全,是不妥的。毛泽东 认为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划分的重点,不应放在社 会出身上,而应放在社会职业方面。他提出要修 改后发出。发出后的这两个文件,我在山东渤海 时也见到过。后来收进《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那 篇《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似乎就是修改过的,这又 是毛泽东写给胡乔木的重要信件,这一封和关于 “七七”九周年纪念宣言的那一封信,又都不是只 写给他一个人的。第一封给任弼时和他,第一封给 周恩来和他。 全国胜利在望,党中央和毛泽东当然要考虑 建国后的基本路线方针。在这时候,理论的重要 性也就显了出来。1948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指 出:“我党的理论水平,必须承认还是低的,必须提 高一步。这样大的党,在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上或 是不了解,或者不巩固,如划阶级就表现了我们党 理论水平之低。党内有许多新知识分子和工农干 部,对许多基本观点不知道,对许多问题不会解 释。全国有几百万学生、教授,还有许多戏班子, 你说不出一篇道理来,就只好听他的。我们在理 论上要提高,还要普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要 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注意这个问题,不然就说不 服那些犯错误的同志,例如有一个候补中委,看见 土改中打人、杀人的现象,他不赞成,但是他讲不 出一篇道理来,没有那一股神气。如果要求大家 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可以挑选一些,不然 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华档局印了五本,说 是有人在读。如果五本不够,可以选十本、包括 《联共(布)党史》、《列宁主义概论》、《帝国 主义论》在内。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 选一些。宣传部可以研究一下,看挑些什么书好, 五本不够就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 1949年3月间日毛泽东在作七届二中全会 总结时说:“关于十二本干部必读的书,过去我们 读书没有一定的范围,翻译了很多书,也都发了, 现在积二十多年之经验,深知要读这十二本书,规 定在三年之内看一遍到两遍。对宣传马克思主 义,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应当有共同的认 识,而我们许多高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 有共同的认识。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 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 很好。”这十二本书除了9月会议提到的四本外, 还有《社会发展史》、《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 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 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 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马思列斯思想 方法论》。 毛泽东的这篇讲话,当时我没有听到详细传 达,不过,当时我不但在中宣部工作,而且还是东 西柏坡党中央直属机关总支的学习委员,总支要 我给全体党员讲《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 朱德、董必武都坐在下面听我讲课。我十分狼狈 就是那个时候的事。 那十二本干部必读书是由哪些人先提出来 的(最后当然由毛泽东定),我至今不如道。 在这个时期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多次重要 会议。 在1948外9月会议后,1949年1月又举行 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接着便是1949年3月举 行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时候胡乔木也在西柏坡, 但是我没有查到胡乔木在这些会议上有怎样作 为的记载。 有材料说胡乔木是在西柏坡时被任命为中 央宣传部副部长的。那时我也在中宣部工作,当 时我只知道中宣部有一个部长陆定一,从没有听 说有别的副部长。后来听说有人说在延安陆定一 当中宣部部长时,中宣部已有几个副部长,徐特 立、陈伯达、胡乔木都是。看样子至少胡乔木不 是,因为如果他在延安时就是,就不会说他在西 柏坡时才开始担任。我确切知道的这几位任中宣 部副部长,是在1950年中宣部搬到中南海之后。 以前的事我一直没弄清楚。 6.关于 1949年 10月 1日建国后至 1950年底前的胡乔木 我查到一件材料,就是10月24日毛泽东在 胡乔木送审的一个新闻稿上的批语。中央文献研 究室在毛泽东的这个文稿的注释中对胡乔木的 官衔只注有“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而到 1950年1月1日毛泽东文稿的注释才第一次有 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名义。在这之后的 几篇关于新闻报道的批示中又只注明新闻总署 署长的头衔。可是1950年5月24日毛泽东关于 指导全党整风运动给胡乔木的信的注释中是“当 时任毛泽东的秘书、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我 注意这件事是因为我想弄清楚胡乔木到中宣部 主持工作的确切时间。我只记得是1950年,但记 不清楚是几月。有个材料说胡乔木那时担任“中 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没有 常务副部长的名称,那时向我们宣布他是“副部 长兼秘书长”。毛泽东文稿注释的这个材料可以 肯定这一点。 1950年5月那时他已在做中央宣传部工作 了。 我有一个“重要发现”,我在正文第6节中讲 了 1948年张仲实、王惠德和我在部长陆定一的领 导下工作,没有职务名称,后来我和王惠德开玩笑 说我们的职务是“部员”。最近查到1948年9月 30日中宣部陆定一有一个给毛泽东《关于中宣部 工作的报告》,报告里我们是有职务名称的。陆定 一说,“宣传部组织机构,四月底到此时(指到西柏 坡时——笔者注),工作人员仅有两人,此两人现 已调往马列学院。”(不知道那两人是谁),“经过 陆续调集,现共有二十人,内编辑委员二人(张仲 文、艾思奇),编辑干事四人”(王惠德和我的职务 名称原来是叫“编辑干事”。张仲实同我们不一 样,他是编辑委员。但是艾思奇并没有到部,编辑 干事到部的也只有王惠德和我两人),“翻译干事 二人”(我想其中有一个是曹葆华),“助理编辑二 人”(我也不知道都是谁),“助理翻译二人”(所有 从事翻译的人都没有在东柏坡,我也不知道中宣 部还有他们。进城以后,中宣部搬到西四北大红 罗厂时,翻译工作的人才同我们住在一起),“助理 出版一人”(不知道指谁),“图书管理员二人”(她 们是高新华和于佩秋,因我兼这个名称为“中共中 央图书馆”的主任,她们就是我的部下),“文书三 人,行政秘书一人,机要秘书一人”。 陆定一写到“这是中宣部工作第一次书面报 告”,他说:“关于新华社工作,另由新华社管理委 员会报告。徐老处有一批工作人员,他们住在华 北局附近,编辑教科书,因情况不详知,已通知他 们另作报告。”可见当时中宣部的职权范围是包 括新华社和徐特立那一摊子在内的,但报告中一 字未提胡乔木。 报告中说中宣部有部务会议,我一直不知 道。报告中讲的全国宣传和文教方面的情况我也 不知道。 这个材料一般的读者看来并不重要,但对我 来说,却很有价值,它使我了解了我长期不了解的 情况。在我来看,当时中宣部的机关工作,陆定一 并不那么了解,有些恐怕只是他打算做的事情,听 了汇报写成已经做到的事情。现在还有一些当时 在东柏坡中宣部的机关的人,还可以去作些了 解。 7.从1949年I0月1日建国到年底的胡乔 木什么时候当上了中宣部副部长,我是在中央文 献室对1950年1月1日毛泽东为起草中央致各 野战军贺电给胡乔木的电报所作的注释中看到的。 --待续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