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一九七0年重建天安门 武爱和、王琳、齐向明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至今已近 600年的历史。由于兵火和战乱,又长期失修, 建筑结构 已严重坏损并变形,加上过度采抽地下水和城楼自身的重 量,主体已严重下沉。1966年邢台地震,对天安门也造成 了一定的损坏。为了确保安全,1969年国务院作出决定: 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上、按原规格和原建筑结构 重建一座天安门。 这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政府任务之一,在内忧( 文化 大革命)外患(中苏关系正剑拔弩张)的形势下, 天安门的 重建更显得意义重大。 这是一号机密。不仅北京市民不知这里在干什么,就 连中山公园、文化宫和故宫的工作人员也都不知道天安门 正在动一次“世纪手术”。为了保密和保温,必须搭起一 座最大的大棚, 把天安门完全罩起来。 施工紧张进行了 112天,一座崭新的天安门矗立起来了。大棚拆除后, 细 心的人们会发现,天安门“长”高了一些。当时的技术人 员告诉记者,确切地说,天安门长高了87厘米,恢复到了 天安门初建的高度。 西山墙下的7颗炮弹 紧张施工的工人们正在拆除西山墙里,突然有人发出 了惊叫:炮弹!是一枚带着壳的炮弹。很快, 公安人员、 指挥部人员和专家都赶到了。经专家鉴定,那是一颗八国 联军入侵北京时使用的炮弹。奇怪的是,它是一颗完整的 炮弹,如果是炮轰,即使未炸,那么弹壳也该脱落,如果 是人为放置,那么放它的意义又何在呢?又是何人所为呢? 据资料显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天安门曾改建过一 次,八国联军还无从谈起。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做过大的 维修,但距外国列强入侵中国时期也有了几十年的距离。 那么,这炮弹是怎么回事呢?这真是一个谜了。 从发现第 一颗炮弹起到天安门全部拆除,工人们共在城楼上起出了 7颗规格相同的炮弹:均是直径9.5厘米、高约45厘米。扮 于当时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消息绝不可以传播和扩 散,这些炮弹现存何处,工人们更是无从知晓。但它无疑 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铁证。 城楼脊瓦下的宝盒 拆除城楼脊瓦的工作是由木工连木工组承接的。当年 的组长姚来泉师傅对记者说,领导一声令下,姚师傅用撬 棍将脊瓦起开,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很旧的,但却雕刻着 精美二龙戏珠图案的木匣子。“摸摸里面有什么! ”领导 的脸上显出严肃,而且神秘。大家都默默地注视着姚师傅 伸出手臂。拿出来了。姚师傅说:“看,一块铜疙瘩。” 哪里是铜,那是块金光灿灿的金元宝! “再摸摸!”姚师傅又摸出块红宝石。又摸, 是一粒 粒像红铅笔头似的东西。专家捻了些,放在鼻子下闻,说: “是朱砂。”后来,姚师傅他们才知道,那个装着各式宝 物的破木匣是天安门的“宝盒”。 姚师傅说,复建天安门时,重建天安门领导小组决定 把一块描金的刻有“1970年1—3月重建”字样的汉白玉石 放在脊瓦下原放宝盒处。这项任务也交给他来完成。姚师 傅怕这精美的石头被混凝土污染,就用水泥纸袋厚厚地将 它包了十几层,才小心翼翼地放了下去。 这块汉白玉将成为重建天安门的历史见证。 周恩来总理一锤定音 重建天安门城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从保护历 史文物的角度出发,完全保留了她原有的外形、尺寸和结 构布置,并按9度抗震能力设防。除重建了城楼外, 还有 东西卷棚和城台加高、女儿墙减薄、电梯安装等附属工程, 同时还增设了供电照明、上下水、热力暖气、电话、电视 广播、新闻摄影等现代化设施。 这些附体结构和表面图案能保留原貌,与周恩来的坚 持不无关系。毛泽东也曾下过指示:天安门要保持原貌。 但当时有的主管领导人,如谢富治坚持要把老檐、小檐下 的木结构斗拱改成玻璃钢的。周恩来得知后,一锤定了音: 照原来的木斗拱制作,任何结构不得改动。 正脊两端的大吻,原来是龙。有人认为龙是四旧,要 改成葵花向阳。又是周恩来坚持,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原主体部分不要改。但在一些位置,如棚顶,原来都 是金龙合玺的图案,在某些人的坚持下,也只得改成了西 番莲图案。(1984年维修时,又恢复了原貌) 重建天安门工程,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上下 垒叠,多层作业,每拆一个木结构部件就画一张草图、拍 一张照片,并按顺序编号,再按原图纸加工制作。一些木 结构是由加蓬、北婆罗洲进口的金丝楠木、柚木,全部木 柱木梁皆为整体木材。这项工程仅琉璃瓦就制作了100 多 个规格,共10万余件。在中央和全国21个省市的216 个部 门的全力支援下,于1970年4月7日全部竣工,速度之快, 质量之高,举世所罕见。 (《北京工人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