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平《炮击金门》 十八、“金门王” (前缺)   胡琏仓皇爬上坦克之际,一颗手榴弹在不远处爆炸,他背部负伤,血肉模 糊。坦克载着他落荒而逃,辗转运到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共 从背部手术取出大小弹片三十二粒,有几粒与肺、心“仅一纸之隔”,但终未 触及命脉,胡琏休养数日,举手投足如初,遂以“更加饱满的战志和坚不可摧 的信念,重新投入剿灭匪祸的战场”。   胡琏向“总统”面献“重整旧部,续为国用”之策。龙心大悦,当即任命 胡琏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于新到的美援武器中,为其拨足三个军的装备。 胡琏不负圣恩,即日起程,前往江西,收拢残部游勇,并独出心裁,提出“一 甲一兵,一县一团,三县成师,九县成军”的特殊征兵构想,仅数月,得新兵 四万。在双堆集彻底覆亡的十二兵团,又以另外一副面孔,出现在“国军”的 序列之中。   解放军高级军事机构,很快于敌营垒中重新发现十二兵团番号。战场上, 此类被全歼又再度恢复之敌,即便延用“王牌”标签,一般均不堪一击,战斗 力与其“前身”,不可同日而语。故对敌新组建之十二兵团,未予足够重视。   悲剧恰恰就发生在这“不够重视”上面。叶飞的三野十兵团在千里入闽先 下福州又向厦门发起猛攻之时,胡琏的新建十二兵团也从江西退至广东的潮汕 一带。胡琏的任务原本是保卫广州,眼看林彪的四野攻势犀锐,为保存实力, 乃从汕头悉数登船,其回撤方向无非是海南、台湾、金门三地。十兵团情报部 门已侦知胡琏正在海上,不排除去驰援金门,但最后判断敌去台湾的可能性为 大。此时,金门岛上只有敌李良荣二十二兵团二万余惊弓之卒,十兵团遂下决 心,一鼓作气再攻金门。   胡琏开始确是要回撤台湾的,航至半途,接获台北电令,“去金门与李良 荣换防”,方掉转船头,向金门进发。胡琏船队刚刚驶抵料罗湾,解放军在古 宁头的抢滩登陆也已打响,守方一个未走又来一个、平添数万新锐,而攻方仍 在按原计划实施操作,形势大利于守而不利于攻。交战之初,胡琏对胜负之数 并无把握,双堆集的教训太深刻,他不敢再冒空降敌前的风险,坚持蹲在船上 指挥,以防不测。后来,发现解放军船只被焚,后援不继,已成孤军,才下决 心弃船登岸,实施更大规模的反包围反冲击。金岛三天大血战,胡琏以伤亡几 乎相等的代价,吞咽了解放军登陆部队三个加强团近万人。无可否认,这是国 民党军于三年内战中被整师、整军、整兵团地消灭了八百万人马之后,唯一一 次歼灭性的胜仗,“大捷”于蒋氏政权风雨飘摇危如累卵之际。胡琏,很像一 个在最后一分钟乘乱破门的球员,使败方未被剃光头,为惨败挽回了一点面子 。   胡琏终于“凯旋”,他的“胜利”,使台湾旷日持久地为之陶醉、为之倾 倒。据说,也有一些一直大败亏输与“胜利”二字无缘的将领如汤恩伯胡宗南 辈,出于眼热不服的心态于背后窃议:古宁头不过打赢了一场遭遇战,算什么 “料敌如神”?胡伯玉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小子,就是他妈的命好。   命大、命硬、命好的胡琏,无可争议地戴上了“金门王”的桂冠。“总统 ”两度委以重任,要他到金门担当戍边大任。前后共八载,胡琏在金门不辞辛 苦持之以恒地干一件事:探挖洞、广积粮、多贮弹。   胡琏每日开山凿洞不止,终于构筑了完整的环岛防御体系。“金门王”伫 立北太武之巅,俯视全岛,喜上眉梢:   环岛纵深防御体系由前沿基本阵地、中间阵地、核心阵地组成。水际滩头 设有绵密的障碍物,如轨道砦、铁丝网、围墙、阻绝壕、地雷场,水下设三列 雷阵。前沿阵地筑建地堡群,防御支撑点,反空降高堡等。   纵深地域高地上,筑有大型坑道,配置大口径火炮阵地。各式高射兵器, 组成了高、中、低立体三层对空防御火力。以平射、侧射、反射火力构成了三 面三层火墙。基本上达到了“岛屿要塞化”、“驻地战场化”、“战场堡垒化 ”及“一人一坑”、“一车一坑”、“一炮一坑”要求。   金门防卫部的核心阵地是由巨大、广阔的“中央坑道”构成。它的南、北 、东三面贯通,汽车可以进出,内有31条支坑道,126条屯置弹药、物资 粮食的副坑道,总长7000米以上。其中的“擎天厅”,平时可容三千人开 会欣赏歌舞表演,战时搬走座椅,即成可容纳三百张病床的地下医院……   又一次死里逃生,胡琏心有余悸对恭贺者们哈哈哈道:你们别总夸我命大 、命好啦,这一回,可是多亏了咱们的“俞大部长”哩。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