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一个法学异类的自白   作者:唐朝   也许为思想而苦闷的不止我一人。   还有南京大学的DlzM,虽然我并不认识他(她)。   自然,我的“出身”不能和DlzM相比,我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地方院校的法学 本科生。进来的时候对这里不抱什么期望,打算读了四年再考个人大、北大的硕 士;因为,我以为,那里一定有浓浓的研究气氛,有学术、有大师。所以,我又 想,得过且过吧。   但我骨子里的不安分,即使我身处这样的环境里。早上8:00上课,带来饭 堂的面包、豆浆和上次课翻书的指印,然后看到勤奋的学生的奋笔疾书、看到凌 晨玩网络游戏的眼袋,看到最后几次课时的挤挤学生、渴望“知识”却让我猜不 透的脸,我渐渐习惯了,渐渐忍受。忍受什么?我告诉自己,到别的地方,一定 会更好。我也习惯了,看到其他同学书架上面没有一本《社会契约论》或《法学 总论》,我不会觉得他浅薄;几个“奖学金尖子”不知道庞德是谁,他们只需要 抱着课本就可以,我也会称赞他们,因为他们勤奋,勤奋总是好的。我甚至有几 次想变成他们那样,读好书算了,干吗这么不务正业呢?看《大国政治的悲剧》 会对你的考试有帮助吗?看《犯罪刑罚论》会让你的司法考试以很漂亮的分数过 去吗?没有!不会!你浪费了时间,你应该回去看彭万林主编的《民法总论》, 虽然我知道梁彗星也有一本,也知道王泽鉴的“天龙八部”更精彩,但我不能看, 因为考试不会与他们有关。入党、奖学金、三好学生…… 这些激励,对一个学 生来说,诱惑实在太大了。   我知道,我也许永远也够不上是好学生,因为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课本: 真的如此吗?课本的的体例大多如此, “概述-概念-特征-优点-缺点”, 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倒出来的。直到我看了黄仁宇的《万 历十五年》,我才会惊叹吧:原来历史是可以这样写的!我想,我当时真的是很 惊讶的,因为我现在还记得。有时我真的很想问问我的同学们:你们真的觉得这 个就是知识的全部了吗?当然,我知道答案的:对接受标准化教育的人来书,任 何的想法都是多余的。他们当然不能回答我,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不知道,他 们的书本只是一家之言;他们只知道,我要把法条与书本背下来,这就足够了。   我想,在这种氛围下,“学术”两个字是如此多余。两年多以来,老师布置 的论文,99%的人都是上网搜索+拼凑的,虽然我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写,但老师 肯定不知道,因而他不会赏识我,因为我写的太肤浅了,远不如其他人搜索的精 彩。从二年级起,我为了“研究”网络的虚拟财产,跑到图书馆期刊室,发现这 里的书是如此地崭新。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为了能完成这项“研究”,一个星 期跑四次期刊室,每次都是我站在书架那里,旁边一个人都没有。最后论文几经 修改,被湖北一家期刊采用(人家也许还不知道我是本科生),打算和旁边的人 说说,毕竟也是高兴的事,却发现能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也许,人大、北大的气氛比这里要好的多吧,这里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地方院 校,地出文化沙漠广东。也许,也许,我也只能倒抽几口凉气,人大、北大也不 是一方净土了,浮躁的人到处都是,变形的激励是“体制问题”。也许,到了这 个时候,我也只能满怀希望地期待,在中国大地,能有一个让我安静地思想,热 烈地讨论的地方。 (XYS200601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