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中学应删减政治课开设文学课去研究鲁迅杜甫   作者:丁启阵   多年参加高考语文命题和阅卷,给中文系学生讲授写作和文学鉴赏等课程, 回顾自己语文学习、写作和研究的道路……诸如此类的经历和反思,使我有这样 一种明显的感觉: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标准偏低。直白地说,我们培养的中学毕 业生,文学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普遍不理想,思想感情缺乏深度,语言文字苍 白无力。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猜测,大家可能会想到如下一些方法:增加中学语 文课程的课时,请知名作家和有关专家编写课外读物,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多 深造机会,改变高考命题方法,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政策,等等。   这些方法,自然会各有效果。但是,我认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隔 靴搔痒。因为,它们都没有把功夫做在直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包括研究 和写作)能力上。   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在语文上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呢?   《诗经》中有两句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久前,跟几位外国学生 闲聊时了解到的部分国家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我认为,可供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和 有关专家参考和借鉴。我的两位德国学生和一位西班牙学生告诉我:在他们国家, 中学里都有这样一门语文课:某位著名作家的专题研究。德国中学专题研究的作 家是歌德,西班牙中学专题研究的作家是塞万提斯。两个国家上课的方法差不多: 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该作家主要作品,部分重要片段甚至要求背诵;课堂 外,要求学生尽可能收集有关研究著作和论文,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写成论文 给教师批阅。这样的著名作家专题研究课,时间一般是一个学期,每周三小时。 从它们的课时数和要求看,我们的大学中文系也极少有这样的课程,要有也是选 修课,基础课是没有这样的。   捎带说一下,德国中学里,不光国文课有歌德专题研究,外语课也有著名作 家专题研究,例如,英语课是莎士比亚研究——德国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 或许与此有关。   参照德国和西班牙的做法,我国中学语文专题研究课应该选哪一位作家呢? 我认为,不管是论社会影响,还是论思想深度、艺术高度,现当代作家非鲁迅莫 属。   说到鲁迅,大家一定会联想起近几年围绕中学语文选入鲁迅作品数量问题展 开的激烈争论。有关政府教育管理和出版机构竟然以中学生难以理解鲁迅作品思 想为理由,删减鲁迅作品,而代之以武侠之类通俗读物的片段。这种做法,竟然 能博得不少人的赞同。关起门来说话,这种做法和想法,似乎不无道理。但是, 倘若我们看看人家德国、西班牙的做法,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在把中 学生往大学生方向培养,我们在把中学生往小学生方向培养。换言之,他们在天 天向上,我们在年年向下。一位一直在深刻影响着现当代中国文化、唯一有国际 影响的现代作家,初、高中六年的语文教材中才选了他十几篇短文,居然就被认 为选多了,简直是匪夷所思。依我看,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课文选择的撒胡椒 面做法是极不可取的,三四流作家的平庸作品,除了浪费中学生的宝贵青春之外, 毫无价值可言。   考虑到我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学史的特点——古体诗歌格外发达,我认为,我 们的中学语文还应该开设一门古代作家的专题研究课。至于人选,我认为杜甫是 最合适的。理由有二:杜甫的思想是积极、主流的,杜甫的艺术是丰富、集大成 的。   有人可能以杜甫、鲁迅的作品太难理解,不适合中学生学习,而加以反对。 对此,我认为可以这样回答:对伟大文学家及其作品的理解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可以随着年龄、阅历、学养的增加,由浅入深,渐入佳境。杜甫的诗歌和鲁迅的 小说散文,都是值得我们终身阅读的文学作品。再者,据说唐太宗说过这样的话: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让中学生研读杜甫诗歌、鲁迅 小说散文,正是取法于上。让中学生研读通俗文学作品,实在是取法于下,将无 所得。   有人可能会以中学生还要学习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和外语、没有那么多时间 深入研读某位作家作品为理由加以反对。对此,我认为不妨这样解决:删减目前 开设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这样做,绝不是不讲政治,忽视思想教育。实际上, 杜甫、鲁迅身上及其作品中,就蕴藏着十分丰富而有价值的政治思想内容。至少, 杜甫、鲁迅对于国家、民族、百姓的感情,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实事求是 地讲,我们的一些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有点自欺欺人,效果并不好。   2010-5-5 (XYS20100507)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