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评《“以美为师”的教育改革误区》中的误区   作者:胡明亮   在猫眼看人(http://www.kdnet.net)看到《文化纵横》2010年第1期的文 章,作者是白彤东,题目是《“以美为师”的教育改革误区》,有些观点实在不 符合事实。   一开头,就讲美国的数学教育不重视死记硬背九九表等公式,而提倡灵活性 和创造性。认为,“这种强调灵活与创造的结果是,美国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落 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基于这个现实,多 数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美国的数学教育要改回去。一般来讲,在美国,越来越 多关心教育的人认为这种反对死记硬背、反对应试教育、强调灵活和创造力的教 育是失败的。”这里的“美国学生”,是指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作者没有说。 而且,作者的“多数”数学教育工作者,不知数据从哪里得来。希望美国的数学 老师不要被“多数”。我得到的印象是,美国大学生的数学并不差。有的大学会 规定文科专业的学生也必须选修若干门数学和物理课程。   谈到死记硬背时,认为“要让中小学生有厚重的创造性,他们需要先被给予 一套固有的模式与系统”,所以学生有必要将先进文化的精华背下来。美国中小 学生也没有说不需要记忆。比如,整数的平方,要背到20的平方,比中国的要求 还高。作者又说,“可我们现在中小学课本里的东西是传统文化里最好的东西吗? 让学生死记硬背二三流的东西,培养出来的自然多是二三流的学生。只有用一流 的东西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是在说中国的语文教育有问题,这方面 正应该向美国的语文教育学习。   然后,又说“素质教育”之不可行。认为,“人的个性是经过长期熏陶养成 的,而熏陶主要是靠常年围绕着他的家庭及其周围人群。我们能指望一个老师通 过每周几次的伦理课或德育课对学生个性产生很大影响吗?”美国人并不标榜自 己的教育是“素质教育”,那是中国人的概念。而且,美国人也并不认为“几次 伦理课或德育课对学生个性产生很大影响”,那也是作者对美国教育的误解。   讨论“就近入学”时,文章说,“这个学区的公立学校的财政资源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学区的家庭所交的与教育有关的那部分税款。如果一个学区的家庭总 体上相对富足,这个学区的学校就相对有钱。”错,作者还是不太了解美国的教 育。税款并不是以学区为收缴和使用单位。税款由州政府收来,统一使用。所以 并不存在富学区的学校就有更多拨款的问题。公立中小学之间在师资和设备的差 别,并不像中国这么大。这点,难道不该向美国学习吗?   作者还涉及到美国大学的招生问题。他说,“美国大学在选学生时,还常看 个人作品、社会活动、推荐信等等。但在这些项目上,富裕的学生总体上可能比 穷学生做得更好。”因此,作者认为,富裕学生更容易进入大学。大学自主招生, 看学生的作品、社会活动和推荐信,都是必要的。说“富裕的学生总体上可能比 穷学生做得更好”,则没有道理。如果穷学生为了帮助家庭经济,课外打工,不 是很好的社会活动吗?后面说富裕家庭的孩子仍旧富裕,穷人家的孩子继续贫穷, 好像不是说美国吧?   作者认为,中国高考不应取消。他说,“如果在中国实行所谓全面考察学生 的美国式办法,其现实结果很可能是:没有良好经济背景的学生会以更大的比例 被淘汰掉,特权和腐败会更泛滥。与之相比,用考试来决定学生去什么学校至少 能保证相对的公平。”作者不知道,美国大学招生,同样需要高中或者SAT等考 试成绩。认为“全面考察”会淘汰没有良好经济背景的学生,没有任何根据。有 些私立大学,学费的确很高,但是在政府、社会、学校的各种资助下,家庭困难 的孩子同样可以上。   原文作者虽然在美国留学或者工作,但是还需要深入了解美国的教育,了解 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而不应一概否定“以美为师”。   (2010年2月7日) (XYS20100210)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