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再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问题   --与王铮先生商榷   hooklee   王铮先生在最新的《关于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问题的说明》一文中,对他的 观点进行了一个总结,并明确表示反对wenlei的看法。本人在前几天的文章中说 过基本赞同wenlei的观点,但未作过多展开。这里就王铮先生的观点谈一些具体 的不同意见,欢迎大家指正。   首先,本人认为王铮先生第1点里的下述说法是不够恰当的:“研究生在读 期间应该发表学术论文,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我们都知道,撰写学 术论文的唯一目的是报告新发现、创造新知识,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研究生培 养的目的是创造有创新能力的学术专业人才,而学术创新性的具体体现就是学术 论文。因此,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绝不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而是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和目标,是检验这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志。研究生学 习阶段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科研训练,包括基础课程、文献查阅、编程仿真、实 验技巧、科研常识等等,才是为“培养的必要环节”,是为了发表学术论文(即 创新)打下基础。正是因为学术论文是检验研究生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志,才会被 用来评价研究生的毕业成果是否达标。   下面重点谈谈王铮先生的核心观点:“鉴于我国发行的期刊数,特别是有关 部门公布的核心期刊有限,对研究生任务性发表论文数必须小于相关期刊容量数 的1/2”。本人不同意王铮先生的这种1/2计量法,理由如下。   第一,与学历证书不同,研究生的学位证书认可的不是在校学习经历,而应 当是学生的学术水平,这就需要一个较为客观标准来衡量是否达标。目前学术界 公认的、比较不容易发生争议的客观标准就是论文数量及其影响力(比如被引用 次数),而论文影响力在短期内不太容易观察,因此对论文数量有一个基本的要 求就称为世界绝大多数大学的惯用做法。这个标准的好处是简单、相对稳定、容 易操作,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防止这方面的学术腐败行为(比如学位论文评审和 答辩的走过场),从而为研究生质量的稳定性和学位证书的严肃性提供了保证。   第二,王铮先生建议的1/2计量法不是一个稳定的的标准,该标准随着可发 表期刊的数量以及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该标准每年都要 修正,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是不同的。而且,可发表期刊数量和研究生招生人 数这两个因素和学术水平的评价完全是无关的,这与学位证书本身所承载的学术 价值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王铮先生的这个标准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不管招收多少研究生,我 们都要保证他们100%毕业是可能的(也就是王铮先生的第7点所强调的)。但是, 研究生教育早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保证100%的毕业可能本身并不是自然就 合理的(其实我们的中学教育就已经不能保证100%毕业可能性了)。实际上,即 使是设定一个较高的毕业条件,所有的研究生仍然“共享”着一个小于100%的毕 业可能性。只要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一个不至于过低的实际毕业率,这种研究生 教育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而且,现实情况是,我国的研究生扩招越来越严 重,如果按照100%毕业可能性的思路来执行的话,只会造成对研究生的毕业要求 越来越低(迟早有一天对文章的要求变成0),从而使得研究生学位迅速地贬值。 这对我国学术界的健康发展毫无益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研究生整体的就业形势。   第四,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难道海外的大学不存在这个问题吗?难道它们的 研究生们不是也需要一条活路吗?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甚至所谓的世界“一 流”大学PKU)的毕业标准,实际上仍是远低于大部分海外大学的。我们不是要 努力提高大学的科研水平吗,为什么就不可以把科研评价标准制定得稍微严格一 些呢?在海外的很多大学,因为无法发表足够数量的文章,很多很优秀的博士研 究生都要延期才能毕业(读五年才毕业的很常见,七年的也有)。我曾听一个毕 业于欧洲某大学的朋友讲,他们学校有些专业的本科生淘汰率都非常高,相当多 的学生承受不了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退学。为什么我们的国内博士研究生们稍微有 点科研压力就叫苦连天呢?   第五,王铮先生在第5点也提到“研究生从能力来讲是可以发表那么多论文 的,但是我们的期刊制度不允许”。就算是真的没有足够的期刊发表文章,我们 也可以找到一些更符合学术规则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牺牲学术成果审 查的严肃性、正规性采用什么1/2计量法。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将学生尚未发表 的学术论文投递到一些公开的预印本服务器,由学校研究生院随机选择校外专家 进行双盲评审;通过评审的未发表论文可以等同正式文章看待。这样的补充性条 款,我认为比1/2计量法要更科学合理,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六,王铮先生在《论文发表:给研究生留条活路》一文中的计算实际上过 于简化了,每种期刊每年6期、每期15篇文章的假设太简单,最终的计算结果只 在数量级上有意义。而后续的推导对具体数字还是比较敏感的,只用一个大致的 数量级不能说明问题,如果把这41份期刊过去一年实际发表的文章总数统计出来 才能算是准确的。另外,王铮先生还忽略了发表在国际会议上的文章,这部分文 章在很多学科的论文总量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很多国际会议文章都会被EI、 ISTP甚至SCIE收录,它们是国内很多学生和老师EI/ISTP/SCIE检索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理工科)。而被检索的国际会议文章一般可以等同核心期刊文章,甚至 一级期刊文章。而每年各个领域召开的国际会议都非常多,我想应当可以弥补很 大一块论文缺口。其实,计算总的可发表论文数量是个蛮复杂的问题,如何认定 不同专业方向的期刊种类,如何处理交叉学科,如何处理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 都没有一定之规。这个实际困难也使得1/2计量法变得不那么实用和有效。   王铮先生在《关于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问题的说明》一文中提及的另外两个 观点本人也有不同意见。   其一,王铮先生说“读研究生业不能说是一种风险投资,因为一些人对科学 的热爱是本能的,‘从来辛苦岂为勋’,我认识的一些人都是有科学追求的。。。 一个社会不能只有经济标准没有道德准则。”   即使真的如王铮先生所说,也只是有“一些人”是抱着对科学的热爱而读研 的。如果王铮先生愿意做个简单的民意调查的话,我相信这些人一定不是大多数。 本人是2003年毕业的博士,现在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我认识的研究生当中,绝大 多数确实是把读研当作投资的,在理工科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退一步讲, 即使100%的研究生都是抱着“从来辛苦岂为勋”的态度读研的,那么就应该毫无 保留地授予他们“应得”的研究生学位吗?当然不是,否则学位论文答辩会就应 该改成“学习态度和奉献精神答辩会”了。要在学术上获得认可,唯一的途径就 是拿出过得硬的成果来,而不能看什么研究态度和科学追求(看看那些“醉心科 学”的民科们就知道了,做科研,只有热情和理想是不够的)。   我觉得wenlei把读研比作一种风险投资并没有什么贬义,只是描述一个事实。 读研既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还要付出很多经济上的损失(直接的学费、生 活费和间接的工作收入),如果没有什么投资回报的话,那真的是太奇怪了。博 士、硕士头衔所带来的就业优势和更好的发展前景还是不能否认的。不能因为和 金钱沾了点边,就上纲上线到什么道德准则这么大的境界上去,毕竟我们都是市 场经济时代了。王铮先生在这点上过于敏感了。   其二,王铮先生说“有许多研究生多数期间发表了不少文章,我读研究生时 也发表不少,但是不能说所有研究生都可以做到。”   前面我已经提到,保证100%的研究生毕业可能性是没有道理的(尤其在扩招 严重的情况下)。如果真的有研究生不能达到一个合理的最低标准,那么他就应 该被淘汰,因为他没有证明自己具有足够的研究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以后的科 学研究是很重要的。既然是希望拿到研究生学位,就应该努力学习争取达到研究 生应有的水平,而不是要求降低研究生的标准得到什么100%毕业可能性的照顾。 就本人读研期间的实际经验来说,在目前的制度下,即使是一些做研究相当吃力 的博士研究生,也都可以在延期一两年之后顺利毕业,而且绝大多数博士生的发 表文章数量都超过了最低标准。这说明目前的标准不能算过严,顶多只能说比以 前要严格一些。当然,目前的标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过于刻板,对不同的 专业差异没有体现出足够的灵活性,对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没有给出替代方 案。但是,这只能说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完善这个标准(从纯学术的角度), 而不是为了保证100%毕业可能性而放弃学术评价方面的必要准则。   最后,值得一提的,本人虽然认为目前的研究生毕业标准没有太大的问题 (除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外),但是并不是认为教育部门和各个大学在这方 面没有过失。实际上,教育部和各个高校近年来可以说采用了相当盲目的研究生 扩招政策,而没有考虑这种扩招可能带来的直接后果。正是这种盲目扩招直接导 致了王铮先生所说的期刊文章总量不足的现象,如果照这么一直扩招下去,期刊 种类再多也满足不了需求。在研究生标准和指导教师规模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每 年可以培养的研究生总量是有一个上限的,王铮先生的计算无非表明这个上限可 能已经被突破。这种盲目扩招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研究生培养的越来越流于形式 和研究生学位的逐渐贬值。有报道指出,目前中国大陆授予的博士总数已经跃居 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而且按照目前的势头发展,在几年内将超过美国 成为授予博士头衔最多的国家。我认为这种“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做法是非 常短视的。研究生教育,不能成为研究生学位证书的复制机器,而应为培养高素 质的学术专才服务。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中国高校,一个教授同时指导几十个 甚至上百个研究生已经不是很鲜见的事情了。很多研究生实际上是被分配给教授 手下的一些年青讲师(也就是所谓的“二老板”)指导的,有的甚至被编入教授 开办的私人公司充当廉价劳工(大家应该还记得以前上交研究生炒导师的新闻 吧)。有的导师由于自己指导能力有限或者精力不足,还会把部分学生选送到一 些相关的大公司或者香港高校做所谓的“合作研发”。这样混乱的研究生教育, 其培养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我觉得这些才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最大的问题, 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不具备指导研究生能力的教授,学校应该解除 其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而且应当限制每个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总数,以研究生的培 养质量不受大的影响。我想,王铮先生如果多关心一下这些问题,或许比大声疾 呼采用什么1/2计量法“给研究生一条活路”更具有现实意义。 (XYS200603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