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网友发帖称清华法学院招博单科不设线有黑幕 2006年07月13日青年周末   -清华惊现招博单科成绩不设线   -“新语丝”发帖称毁了一批人   -主管副院长说只是部分内容属实   ◎文并摄/本报记者 徐英   7月4日,一封自认为“披露了清华法学院今年招博有黑幕的帖子”贴到了被 认为是打假阵地的“新语丝”网站上。该帖针对不久前网帖披露的浙大法学院 “黑幕事件”,及这几年发生在北大、武大的同类事件,指出:“他们黑的只是 一个人,而清华黑的却是一批人。”   该帖的理由是清华法学院今年招博考试的录取规则有变,致使一批博士生导 师没有招到学生,一批按原来的计分方式有录取资格的学生没有考上;相反,一 些“特殊学生”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博士生。于是,该文质疑清华法学院内部可 能存在的黑幕, 如:校方是为了要招进一些按原有标准招不进来的后门生;学校 教师内部存在要平衡生源;甚至该帖还主观推断可能存在教师间的“明争暗战”。   那么,是什么样的规则变化引起了这么大规模的生源出入?这些规则的变化 是否都合理或部分合理或都不合理?改变规则的原因到底是为了什么?何以此举 招致了如此诸多猜测?   教务处:   规则确实改了   据该帖透露,清华法学院今年的博招将以往五门考试科目(共500分,其中含 一门面试占100分)合成了四门(总分400分),即将基础外语与专业外语合并为一 门(100分),另外废除了以前实行的单科成绩必须过线(达到60分以上)才有录取 资格的做法,而采用了只要考生四门课的总成绩达到300分以上,则不论单科成 绩是否过线,都有资格录取的方式。记者首先对此进行了核实。   7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务处,一位姓赵的老师在不明记者 身分的情况下表示:“今年的两门英语合成了一门,但也不是说单科没有限制 了。”记者随后追问“那单科有没有底线?”,结果警惕的赵老师马上反问道: “你是帮谁问啊?是你还是别人,你叫什么名字,别人要问,让他自己打电话。”   研究生院:   招博,我们有自主权   新规则的出现,其中的漏洞不难显现,即由于取消了单科底线,从理论上便 有可能出现某一科成绩很低的考生可以靠其他强项科目来补分的现象,因为只要 总分达到300分即有录取资格。而就以往的考生经验,学生们往往顾虑最多的是 外语考试。故而,上文中提到的帖子也同样将矛头指向了英语考试,认为这个松 动的缺口是招生黑幕的关键。此外,就单设一个总分底线的做法是否合理,也有 争议。   研究生部的郭主任对此的解释是:“招生是学校来招的,不是考生说该咋招 就咋招,合理不合理也不是考生说了算,一个标准制定后,并不是说对考生甲就 用这个标准,对考生乙就不用,对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他强 调道,一个规则的科学性和公平是相对的,强调公平的时候,科学就要牺牲一些, 强调科学,公平就要牺牲。   据郭解释,博士生招生完全是各学校自主范围内的事,教育部只做行政上的 监督管理工作。清华大学有128个博士点,在录取博士生这件事上,学校已将权 力下放到各院系,录取的原则、标准,这些都由院系自己定,学校只控制各个学 科具体招多少人,来检查流程是不是公正。   未招到学生的博导:   不知学生不满的原因   随后,记者还采访了今年未招到博士生的马俊驹博导。他说:“这次的门槛 稍微高,总分看得重些……今年有好几个学生的意见倒是不小。他们怎么个意见, 怎么个逻辑,我不太清楚。我的几个考生的确不行,院里也问过我,我没要。后 来才知道,还有几个人没招到。”   不具名教授:   新规则不是没有漏洞   另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则似乎另有微词,他说:“不是说今年没办法 招一个好学生,主要是这个标准变了。至少是在这次之前,我对清华的招生都是 特自信的。有考生来找我,我都会告诉他们,清华都是公开的规则,该怎么考就 怎么考。有的老师是到了学生面试,才和张三、李四对上号。”但据了解,以前 法学院都是在笔试成绩还未出来前进行面试的。这样可以避免暗箱操作。但今年 却改变了这个规则,是在笔试成绩出来后才进行的面试。   “将所有考生的成绩放在同一个标准之下进行衡量也是不合适的。比如民商 法,最高分才给70分,而其他的科目可以高到95分,把所有的成绩加在一起,你 想,能不落马吗?报考民商法的学生就很吃亏。”事实上,在今年的招生中,清 华法学院民商法的六位博导中五位没有招到学生。   原来,一位好事者已将“清华招生黑幕”的帖子发给了该教授,“我也不知 道他出于什么目的。不过他里面提到的一部分是事实。”这位教授最后肯定道: 单科成绩不设线的新规则,在所有高校里,还是头一回。   其他院校:   未听说英语不设线   之前,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家教育部并未对录取博士研究生的英语设线,但 自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英语一直被作为招收高级人才的标准之一。   “不管每年的分数如何,英语还是要设线的,基本上会维持在55分左右。” 中国政法大学洪道德教授告诉记者。   北师大环境资源学院王平副院长则明确道:北师大在历年的博士生招考过程 中一定会对英语设定分数限制。据他了解,还没有一所高校在招博中,不对英语 设线的。   虽然各校在制定招生简章时,不一定会详细列出录取的细则,但并未出现单 科不设线的情况。而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招生简章中的录取一栏中,则明确地列出 了各个院系的英语录取分数线,根据不同的科目有相应的调整,大致在50到55分 之间。   主管副院长车丕照:   清华敢不把成绩透明,是有底气的   记者在清华大学核实情况时,几乎所有被访者最终都把此事的解说权甩给了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丕照。因为他是全权负责此事的院领导。刚巧,7月10 日,车院长出差回来,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里采访了他。   录取时,会同时考虑   总分和单科成绩   青年周末(以下称青周):上周五我来采访时,所有的老师都跟我说,了解招 博考试的事必须得找您?   车丕照:是,因为我是负责教学的,如果我在家的话,肯定是全过程都是我 来负责。但今年2月份,我去深圳的研究生部讲课去了。   青周:这个规则不是去年7月份就出来了吗?   车:招生简章是去年就出来了的,但是细则是在面试之后,在录取过程中, 才确定的。   青周:那如果是以总分来作为录取线的话,是不是会出现某一个单科成绩特 别好,某些单科成绩特别不好,可以弥补过来。   车:任何一个机构,在录取的时候,都会同时考虑总分和单科的分数,这大 概不会是有什么例外的。   青周:就是说会在考虑之内,但是没有细说,是吗?   车:对,其实你就是拿到研究生院去,也会看,总分最低多少,单科多少, 比如说某一单科只有55分,那他肯定会质疑,怎么会弄了个这个分数的人?虽然 这个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各院校在录取时,会确定一个系数。我的印象是, 原则上要求录取都要过60分。   青周:我听今年毕业的一位博士生说,清华法学院一直存在两派,一派是主 张英语不是很重要的,一派主张英语很重要,这种纷争影响到了招生,今年的改 规就是因为前者占了上风……   车:关于两派,不是一个很客观的说法。英语,我觉得作用还是蛮大的,因 为做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翻阅大量的文献,做文字、实践工作中,懂一门外语 是很重要的优势。既然英语被设定为各个学校考试的科目,这证明英语是被重视 的,但是它是否重要到要占那么大比例?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折合成100分是 院里和研究生院商量过后的决定,今年即将出台的招生简章,英语都将压缩为一 张卷子。   不能说你怀疑我有猫腻   还要求我举证   青周:那现在有人质疑这次招生中有猫腻,提出了质疑,但现有的资料又是 不公开的,如何能够说清楚法学院招生中没有猫腻?   车:他可以拿出证据来说这是猫腻啊,如果你没有证据去证明学校是有猫腻 的话,这个举证责任是不能转嫁到学校身上的。不能说我怀疑学校有猫腻,就要 求学校去举证这个猫腻。   青周:我无法看到录取的名单,也就无法知道是不是被录取者的单科成绩是 达到了您说的一定的水准的?   车:录取名单你是要不到的,学校也没有权力披露给外界。清华一直是不公 开的,你是不可能知道其他考生的资料的。应该说,这个是一个公民的个人隐私, 他参加一个考试,考多少成绩,除非他愿意公开,其实别人,包括招生机关也没 有权力去公开。   我倒觉得,清华招生虽然不透明,但却是招生最严格的,这个学校敢做大家 觉得不太透明的事情,我想它是有自信。   大家知道的是总分是300分,单科是没有限制,但是不可能一个单科30几分、 40几分的人可以进来,就算法学院同意,拿到研究生院,也是不可能的。而这个 信息人们没有关注它。有的考生知道这样一个信息,但是他不应该计算出,只要 考了300分,清华就会录取。   学校没有干预博导   是他们自己不愿带学生   青周:那您怎么评价网友的这个帖子?(记者此时已帮车院长在电脑上打开 了相关网页)   车:前面说的规则改动部分都对,但后面不准确。其实往年也录取过单科不 够的。比如说我以前的第一名考生,我就觉得他比较优秀,虽然英语只有52分, 我也要了。   另外,说院里用行政来干预博导招生,这个不是事实。我听到的消息是,今 年是好几个老师不愿意带学生,因为考生考的不是很高。绝对没有行政上干预, 让他今年别招了。事实上,在高校,行政对教授的教学影响是很小的。   因为要和毕业生合影,采访被打断,临出门时,车丕照教授对记者说:“网 上发帖倒是挺好的监督方式,不过对于它的真实性需要你们记者进行甄别。”   另:7月5日,记者发现该帖时,曾于7月8日晚和7月10日上午两次给发帖网 站“新语丝”发邮件,希望了解“新语丝”是否核实了该帖的真实性,又是如何 与发帖者核实的,同时还提出能否提供发帖者的联系方式。截至记者发稿之前, 并未收到回复邮件;另外,记者在7月10日和11日连续两天拨打“新语丝”创办 人方舟子的手机,希望能够了解“新语丝”对该帖的核实情况。但他的手机始终 处于关机状态。 (XYS200607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