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对《外滩画报》“金庸辞职调查”的回应   卢敦基   当年我二十多岁读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的硕士生时,姜亮夫先生为所长。他 是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学生,已是年老体衰,早不能正常上课,但偶尔说几句,真 是咳唾珠玉。当时自己年轻,全不当回事。在科研单位浸润多年后,猛地忆起一 二,不禁冷汗遍体,所谓龚自珍“猛忆儿时心力异,一灯红接混茫前”差近。等 过了四旬拜到金庸先生门下问学,我已知道前辈之无际无涯,小心倾听,仔细体 会,再也不敢掉以轻心,莽撞鲁直。现在鼓噪的媒体,操刀者多为二十余岁的学 子,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当年。   上海《外滩画报》记者给我打电话采访之情形,我也不妨由我这边公开一下: 第一个电话来,他前面说了几句,我则坚守历来的原则,回答没什么好说,然后 记者表示:我们对此事很不平。我马上回答:我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没什么好说。 本意是让记者知难而退,不要在我身上挖什么新闻报料。记者写出来,似乎另有 滋味。过了一会,再打来电话,说我们不谈金庸辞职之事,是不是一起谈谈金庸 小说,我表示没时间,因为我确实正在潜心读书,准备学位论文,不愿被扰是也。 最后一个电话是第二天,我说:“你写什么我也没办法,但请不要提到我任何一 个字。”记者满口答应。然后又问:“你们博士生上课有何安排?”听到这里, 我实在忍不住大怒:“你说你还有什么意思?”电话就此中止。我本以为此事已 过,但文章出来,仍然涉及到我,且还有“不好说,不好说”一语。是不好说, 你难道期望你的学业能与一个仓促打电话的人说清楚?   传媒述变,世道由常。我是拜师读书,率由常道,所以不愿出头露面,说三 道四,只想趁此机会读点书,期望有所长进。至于查先生辞职一事,我想先生自 有他的想法。作为学生,自不该品头论足。中国古来师道尊严,至二十世纪以来, 此风大坏。重提师道,人们便有复古倒退之感。然在道理上辩此问题虽难,但在 生活中坚守背后不妄议老师则甚易:自己的中小学班主任,本科与硕士的导师, 我想他们的好处还来不及,遑论其余?我的朋友家人亦何曾听到过我妄议过他们 什么?金庸先生当年回应王朔论八风不动,当时我未曾入学,然亦为其风度折服 不已。今天偶一动心,作文回应,亦属修养不到。自此以后,此类采访,绝对无 可奉告。一个学人,只能凭成果说话。轶闻趣事,自为娱乐明星风采,与我辈盖 无涉也。   2005年1月5日晨匆草   金庸回应“请辞”事件大侠选定关门弟子   每日商报 记者刘洋   (2005-01-10)   昨天,金庸在“请辞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事件后首次公开亮相。浙大紫金港 校区因为一代大侠———金庸先生的到来而沸腾。关于他辞职及是否继续辅导博 士生的诸多疑问拨开“云雾”。   昨天,金庸是为出席“金庸笔下的龙泉宝剑展”揭幕仪式而出现在浙江大学 的。浙大正筹划在紫金港校区建立高水平的浙江大学博物馆,金庸昨天慷慨宣布, 将龙泉市人民赠送给他本人的三十多件龙泉宝剑无偿捐赠给浙江大学。   金庸去意已决   关于金庸请辞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一事,昨日得到证实。金庸说,自己年事已 高,精力有限,而且只喜欢做学问,不喜欢做行政工作,认为应把更多的机会留 给年轻人。浙大人文学院院长5年一届,已经到期,为官一任,现在该是提出隐 退的最佳时机了。不过,校方目前还没有正式批准金庸先生的辞职,还在极力挽 留他。如果真的要批准他辞职,也要等到学院换届时统一考虑。   大侠选定关门弟子   金庸目前带着四位博士生,这四位博士生的去向也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   昨天金庸首次公开表示,将选择大弟子卢敦基作为关门弟子。校方称,其他 博士生浙大将会做妥善安排。   廖可斌说道,在就学过程中转换导师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导师和学生是互 选的,我们会尊重导师和学生双方的意见。不过,金庸先生以后将不再新招博士 生。   被最终确定为金庸关门弟子的卢敦基是位成名学者,卢敦基在考入金庸门下 前就已经是浙江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素以塌实肯学而受到金庸 的赞赏。他1978年3月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84年9月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研 究生班,198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曾著有《风起云扬———汉书随笔》、《金庸 小说论》、《自由报人———曹聚仁传》、《陈亮传》等作品。   金庸给浙大带来了什么?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在捐赠仪式上致辞时说道,金庸先生对浙大 的贡献是巨大的。当初请金庸先生到浙大来,主要是希望他对人文学院学科发展 方向提出指导意见,带博士生,开讲座。张浚生认为,金庸这三方面都做得很优 秀。金庸在浙大的讲座已是浙大的品牌之一。“金庸先生的国际影响力是巨大的。 在他的支持下浙大召开过两次重要的国际性研讨会,甚至有前联合国副主席参加, 这是其他人所办不到的。”浙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廖可斌说。至于有人批评金庸先 生不上课,廖可斌副院长认为,要求一位80多岁的老者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正常教 学,这种要求好像不太合适。国内国际上其他年龄较大的老教授也是这样的。   尽管没有通知,但昨天还是有不少学生闻讯赶来。外语系英语专业一年级学 生小邹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了一个上午,只为远远见一 下金庸大侠的庐山真面目。她说能请到金庸做院长当然好,觉得这是很有面子的 一件事,不过如果能多和同学们见见面,或者能够直接给普通学生开课就更好了。 对于外界吵得沸沸扬扬的金庸请辞一事她说同学们好像并不关心,平时也很少有 人议论。   金庸: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揭幕仪式后,金庸在贵宾室里接受了记者的提问。   “您对周星驰这样的娱乐人物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是如何看待的?”   问题委婉而又尖锐。老先生四两拨千斤,轻轻抛出孔子的一句话:“三人行, 必有我师。”   金庸说,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聘请教授,肯定是事先经过详尽的 调查和周密的准备。别人根本用不着担心。   “南大某教授说您担任人文学院院长是角色的错位,说您根本就不懂专业。”   对于学问,金庸显得很自信:“人文学中除了社会学我都懂的。我自己认为 我是有当大学教授的资格的。不过嘴长在别人的身上,我是不会冲过去跟人家辩 解的。”   对于有媒体报道说金庸认为自己的弟子不够好,一直气定神闲的金庸先生略 显激动起来:“我从没有说过我的学生不够好。我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学习肯 刻苦,基础好,我以当他们的老师为骄傲。”金庸先生认为这些媒体很不负责任, 甚至说道:“我办了40多年的报纸,如果我的报纸有这样不负责任的记者我立刻 开除他!”老先生还不望告诫后来人,希望新闻系的学生们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定 要说真话。   经过了一个上午的活动,又是在众记者和崇拜者的围追堵截之下,金庸老先 生显然有些疲惫,在随行人员的搀扶之下迈入车内。毕竟,这已是一位年过80的 老人。   关门弟子谈金庸———本报独家专访金庸的关门弟子卢敦基   昨天,金庸关门弟子卢敦基博士接受了每日商报独家采访,就金庸请辞事件 中一些敏感问题给予解释,并且首次透露了金庸先生在普济岛经历过惊险时刻。   金庸没说学生不好   8日下午,查先生在雷迪森给四位学子上课。他跟学生解释说,他从来没有 说自己所招学生不好。   卢敦基说,查先生跟我们解释。那次报纸采访他,问他:“金庸先生对自己 的弟子如何评价?”他回答说:“很好。”接着他们又问,“为什么没有招新 生?”他回答:“因为不够好。”结果,采访的媒体把中间一段话漏掉,变成了 金庸先生说“自己的弟子不够好”。   金庸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外界对于金庸的上课方式充满了好奇,对于他不常出现在浙大的教学方式也 有所质疑。对此,卢敦基博士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原先读硕士时,国学大 师姜亮夫先生已经年老,我们叫学生到他家里两三次,每次只讲半小时。我们非 常崇敬的沈文倬先生讲课,我几乎没有听懂过,这不妨碍我们全部认为沈先生是 极好的老师。如果教课的好坏一定要看有没有教满课时、有没有教学提纲这样的 条条框框来看的话,那孔子不能当先生,司马迁也不能评职称!”因为孔子讲课 是没有教案的,给每个学生说的话也都不同,司马迁的著作则从没有正式出版过, “今天的教学标准,片面地搞规范化那一套,必然部分扼杀了教学的真意。”   金庸普济岛躲过海啸   东南亚发生海啸时,金庸先生刚好也带着家人在泰国普济岛度假,险些住进 后来被海水淹没的宾馆。昨天,查先生跟我们说。   刚到普济岛时,金庸及家人在离海边较近的宾馆里。夫人认为那里不舒服, 执意换了一家宾馆。结果第二天起床后,金庸先生叫早餐叫不到,才发现发生了 海啸灾难。而原来住的那家宾馆已经被洪水吞没,所幸他们后来住的宾馆离海边 较远,一楼被淹了,但他们的那一层毫无影响。   经历了这样的磨难,金庸先生没有对外界声张,只是悄悄回港,为灾区捐了 一笔钱。   金庸先生跟我们说:“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想不开呢?做人名利 心要淡一点。” (XYS200501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