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教育与社会               雷颐   中国教育问题多多,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更加严重,以至“群情激 愤”,有关著述近日也多了起来,说明已引起各方重视。但细读这些满含激愤的 口诛笔伐,却使人感到多数文章激愤有余,冷静、理性的分析则相对不足。对 “应试”激烈抨击、提出种种变革无疑是应该的,但对教育改革的平稳深入来说, 仅此则远远不够,只有冷静分析才能真正“对症下药”,而“乱开方”的危害可 能更大。 一、教育的瓶颈   “应试”的危害有目共睹,但却“屡禁不止”,说明有其深层原因,就是高 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严重“失衡”,“求”一直远远大于“供”。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本应同步发展,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从精英教育变 为大众教育,在学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以上为大 众教育阶段。据统计,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4%左右,远低于 1994 年的世界平均水平(15.3%),而我国愿意上大学的生源数量远远超过大 学的招生数量。很明显,高等教育在中国目前尚属稀缺资源,这必然要形成“过 度竞争”,无论人们多不情愿,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过度竞争自然要向中、小 学蔓延扩展。由于大学容量太小,高中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致使多数初中生 无法升入普通高中;为了上大学,人们只有千方百计考上高中,尽可能考上重点 高中;要上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又要千方百计上重点初中;要上重点初中,就 必须“从小抓起”,结果本应天真浪漫、嬉戏玩耍的儿童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学习 负担。这种过度竞争持久不退说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度膨胀,但反过来看, 这种“需求高度膨胀”又恰恰是高等教育大发展强大、积极的动力,如果没有这 种动力,高教反而难以发展。这说明,近2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教育 此时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转变,也只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应试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民办/私立大学,从哈佛、 耶鲁到庆应、早稻田……许多世界著名大学都是私立的。中国一直有私立办学传 统,所谓“私塾”曾是教育的主流,近代虽引入现代化学校、建立现代化学制, 国家对教育取得主控地位,但私立学校仍有不小的空间,不仅有大量的私立中、 小学,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私立大学,如南开、燕京、辅仁、金陵、圣约翰、光华、 中法、之江、复旦、齐鲁、协和、湘雅、华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教 育实行“全包下”的方针,从1950年起开始接收私立大学,到1952年私立高等院 校的接收、改造全部完毕,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垄断。这种高等教育体制,与逐 步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   但最近20年,中国进行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经 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使接受高等 教育的需求迅速膨胀,而高等教育制度实际却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一直没有根 本性变化,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虽然从80年代中期起国家重新允许创办“民办 大学”,但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中,民办/私立大学的大发展毫无可能。除去政治 的、 观念的原因(如所有制、计划体制、教育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等) 外,发展民办 /私立大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严重限制。城乡 “二元化”,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主要特点。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到 1958年通过“户口登记条例”,这种二元结构被固定下来,公民因此被分为“农 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种壁垒森严的不同身份,而占人口少数的“非农业 人口”一直享受着由国家提供的比“农业人口”多得多的各种“优惠”。几十年 来,要想“农转非”几乎“难于上青天”,而考入中专以上的学校,则是广大农 村青年可以凭自己努力“农转非”甚至“当干部”、改变“身份”的少数渠道之 一。然而现在民办大学则无此功能(权力),不能转户口、没有干部指标……农 村学生考上民办大学虽然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但目前国家批准具有颁发学历 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也只有二三十所),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农民”身份,更难 成为干部/公务员/官员,而私立大学的学历目前仍未得到国家承认,其他更不必 论。所以,这些学校根本招不到较好的生源,也无法大发展,这样怎能产生与北 大、清华比肩而立的民办/私立大学呢?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民办/私立大学才能 获得质、量的大发展:或是它们获得与国立大学同等的权利/权力,或是中国社 会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废除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的“身份制”(如果说这种 体制在建国初期为了加速工业化还有一定合理性,现在则很难说“合理”,甚至 已成社会发展的障碍,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亦证明了这一点)。否则,民办/私立 大学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高教大众化也难以实现, 应试教育也不可能根本改 变。   应该认识到,民办/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区别只在于投资渠道的不同, 二 者在其他方面应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国家应公平对待民办/私立高校的师生, 其学历证书具有与公立高校同级同类学历证书同等效力。当然,国家要对民办/ 私立大学进行严格的审批、监督,严格、科学地对其办学水平进行监测。但这种 监管(不是具体管理、干涉学校内部事务)的目地是为了促进民办/ 私立高校的 健康发展,而不能将其视为“另类”加以歧视。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国家更应对 民办/ 私立高校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其用地、用人给予适当优惠。总之,要 用政策导向使社会和私人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进一步说,民办或曰私立大学是否发达,也是“社会”是否成熟、发达的重 要标志。衡以中国之现状,我们只能说,中国尚处为时不短的社会转型期,“公 民社会”才刚开始产生。             二、考试的是与非   中国社会“二元制”结构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革,教育的格局也难有根本 性变化。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高等教育和中小学的优质教育长期将均属“稀缺资 源”。如何分配这种稀缺资源,是任何教育体制的“制度设计”都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这更是我国教育“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背景。离开这一基本背景来谈论 “教改”,如果不使情况更糟,起码是难中肯綮。   从原则上说,所有适龄青少年都有分享这种稀缺资源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有 极少数人才有分享的机会,因此不得不设计出种种方法、制度选拔少数、淘汰多 数。可以“举荐”,如凭血统、家庭出身、家长的政治权力、本人的表现(古时 是“举孝廉”,现在是“三好生保送”)等作为推荐的标准;可以考试,以考分 作为选取的标准;可以用金钱购买,把教育完全作为一种产业;甚至可以抽签, 如现在某些地方小学升初中实行的“电脑派位”;可以按地域分配,如“就近入 学”。虽然种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每种方法的利弊并不完全相等,历史表明,相 对而言只有考试制是利大于弊。   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对此确不能忽视。但在恢复高考制度近三十 年后的今天,一些人似乎更多地看到了考试制的各种弊病,因而患了“历史健忘 症”,忘记当年废除考试制必然带来的更大的弊病,甚至荒诞不经、费尽心机地 要为当年的“推荐制”寻找某种“合理性”,并想以此来补考试之弊,这的确是 “吃错了药”。“推荐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有一个完全公正无私,能了解、洞 察学生一切,并不受各方干扰、压力,将最优者推荐上去的“推荐者”。但实际 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推荐者”,因此,“推荐”实际成为“走后门”的同义语, “文革”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的“教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现 在还有少数“推荐”名额,原本是为补考试之弊,但在许多地方实际成为权势者 子女享受的特权,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有人提出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校 长的招生权来补考试之弊,但这种观点忘记了中国的大学、中学并不“独立”, 而同时还是一个行政单位,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在这种权力架构中,如果 扩大校方的招生权力,校方实际很难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即便在现在实行严格 的考试制,每到招生时有关人员已为来自各方的电话、“条子”所苦,感到难以 招架,如果再扩大校方的招生权限,其后果可想而知。“电脑派位”、“就近入 学”原本是一些地方为减轻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进行的入学改革,但在实 际中,凡有权力有关系者,子女统统成为“择校生”,广大没有关系、权势的家 长也想尽一切办法“拉关系”交钱,让自己的孩子“择校”。之所以要拉关系是 因为“择校”严格说并不合法,所以如果没有“关系”有钱也交不上,用广大家 长的话说就是“拎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想交这几万块钱还要求爷爷告奶 奶”。由于择校费并不是公开的明码标价,而是“看人下菜碟”,根据“关系” 的亲疏、权力的大小决定“择校费”的多少,少则几千元,多则好几万甚至十万 元。在这种“运作”过程中,充满了惊人的黑幕,所以广大家长不禁发出“还是 考试好”的感叹。更严重的是,这种政策实际上剥夺了贫寒人家子女原本凭考试 的“高分”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即便在美国,收费昂贵的私立中学也十分 注重考试,贫寒人家子女只要考分高,就能免费(免学费甚至免食宿费)被“择 优”录取。教育产业化无疑是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正确方向,但这就更要有考 试制使贫家子女能凭高分享受优质教育,而不是一切都由金钱决定,因为教育毕 竟是种特殊商品,这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发展文化的需要,更是一种基本权利; 同时,要防止现在已很严重的一些学校滥卖文凭和某些权势者拿公款买文凭的现 象在“教育产业化”的名目下合法化。   也就是说,如果真想以“推荐”、“扩大校长招生权限”、“电脑派位”、 “就近分配”等方法来补考试之弊,如果要使教育产业化改革健康发展,那实际 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对现在的教育权力结构、行政体制作相 当大的改变。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在教育权力结构、 行政体制没有较大改变之前,这些措施不仅不能补考试之弊,而只会使腐败更加 严重。改革,需要一定的“路径依赖”,当所依赖的路径并不存在时,改革实际 无从下手;若不考虑“路径”问题而执意“向前走”,很可能欲速不达,甚至与 原来的目标南辕北辙,所付成本之巨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考试制度确有十分严重的弊病,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 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以及弹性极大的所谓“表 现”作为录取标准。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推荐”弊端丛丛,远不如考试, 所以在几千年前选拔官员时就以考试的“科举”取代了推荐的“举孝廉”。不问 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 背景放在首位的“身份社会”的否定。而推荐制的实行,恰恰是使一个阶层可以 相对流动的社会向阶层壁累森严的“身份社会”的倒退。当然,考试的成败对某 些个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而言却是公平、正常的。对少数因偶然性而落 榜的考生来说,的确不公,但若因此而否定考试,则会对绝大多数考生更为不公。 当然不能说每一个考分低的学生就一定不如每一个考高分的学生,但如果作群体 性比较,高分群体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确高于低分群体。现在有种颇 为流行观点,将“高分”等于“低能”;还有人认为:“那些在历次考试中获胜 的学生,他们的证书文凭是以牺牲创新能力为代价而取得的。”照此逻辑,本科 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专科生,专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落榜生,而创新能力最低 的应是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与事实明显不符,事实说明,从总体上说,考分就 是考生水平、能力的体现。   由于考试的优点明显,所以这一方法被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随 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考试会越来越多,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经过考试才能获 得上岗的资格。如开车的要考驾照,想开出租车更要考“五证”,当厨师的要考 级,烧锅炉要考上岗证,工人学完徒要有出师考,更不用说会计、出纳、护士…… 种种数不胜数的专业考试和职称考试,乃至最近才有的选用官员的公务员考试。 虽说这些考试不胜烦琐,但考试却有自愿性,能使“人尽其才”,使应试者从事 自己喜爱的职业。同时,考试又有筛选性,把不合格、不适宜者淘汰。正是这种 自愿性和筛选性,避免了“分配工作”的强迫性和任意性。只要不健忘,总该记 得当年“招工”是如何分配工作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分配你干什么你就必须干 什么。同时,如果有关系,不论是否合适,想做什么工作就可以做什么,端看你 的“关系”有多硬,“路子”有多野,“后门”有多宽。所以,当时知青从招工 返城到分配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拉关系、趟路子、走后门,因为这是早 日回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唯一办法。可以说,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失 范,实际是从那时开始的,是从废除考试制度开始的。人类社会的实践表明,尽 管十分无奈,但我们今天还不得不面对的考试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本身就 说明考试制度位居社会结构的核心之内,因此对考试制度的废与立就是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大变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体制的变化。所以,近四十年前“文革” 开始时第一个被废除的制度就是考试制度。同样,近三十年前“拨乱反正”时首 先恢复的制度还是考试制度。一个正常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考试社会”;一个 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必然会使社会价值体系严重紊乱,必然会由失范、失序 而渐渐演变成一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混乱世界。   应当承认考试制度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制度,但还应当承认目前仍无更好的制 度能够取而代之。因此,不应因考试的弊病而过激地否定它,而应从改进考试的 内容和方式着眼,对于一个曾经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珍惜来 之不易的考试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当然不可能是没有任何 弊病的。   很明显,教育的根本症结并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社会结构与体制。没有相应 的社会、政治体制变革,教育很难进行根本性变革,也很难真正实行素质教育, 如果强要教育“单兵突进”进行剧烈变革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我们当然应该追 求“更好”,但首先必须防止“更坏”。因为教育与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不能脱离社会就教育谈教育(这恰是现在的一些有关批评著述的问题所在),素 质教育实际是一个社会工程,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需要社会结构的巨变与之相配。 从根本上说,只有改变“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僵硬的身份制,国家进一步 放松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学校确实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单位而不是行政体系中的 一个“行政单位”,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 才有真正进行“素质教育”的条件。 总之,优质教育、高等的资源非常有限,如何公平、合理、有效地进行这种 “资源分配”确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种有限资源可用“考分” 获取,甚至也可以重金购买,但绝不能凭权力白占。在现实中,只有考试、分数 才为占社会绝大多数之权钱皆无的“寒门庶族”享受优质教育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只能颇为无奈地承认“考试”(一个难免的后果是“应 试”)是现实条件下相对而言最为公平、合理、有效的选择。由于事关重大,所 以任何与此有关的改革都应慎之又慎,看是否与“社会环境”配套;对其后果一 定要反复掂量,慎之又慎,因为这种“试验”事关一代人的素质、甚至命运。 (XYS2004112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