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六十年前的大学排行榜   陶世龙   六十年前我在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上高中,当时的同学,少数人因家境的 原因,准备毕业后就去工作,大多数人还要上大学,因此,将来投考哪所大学, 可以说一进高中就开始考虑了。   那时大学是各校自己就地招生,只有那些影响力大的大学才在其他城市设考 区,四川因偏僻和交通不便,抗日战争前来招考的大学很少,要考外面的大学就 得出川去,那笔路费就很可观。抗战时许多大学内迁,四川成为主要的考生来源 地,许多大学都在重庆和成都设考区,方便多了。但到我高中毕业时,他们已复 员,在四川设考区的大学少了,还得准备出川,因此确定将来报考那所大学就更 重要,事关到哪里去考。   那时没有人排什么大学排行榜,但同学们心中都有一本账。有家长、老师提 供的指导,特别是校友带回的他所上的大学的信息,还有各校编印的自我介绍, 有的是一张报纸,有的是小册子;北新书局编印的历届各校的试题精解,以及报 刊上有关这些大学的消息,包括他们的教授发表的文章,都是研究的材料。大家 极力搜集,得到就互相交换,作出评价。不仅是总体评价,更看重所要考的专业 系科。然后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经济条件、未来的目标作出自己的选择。这个 系将来好不好就业,是个重要因素。并不单纯是以学术水平如何为最高标准。   各种消息来源都是以原西南联大的口碑最好,当时北大、清华和南开虽已复 员,但仍是联合招生,所以是考生们的首选;交通大学也是很牛气的,包括也是 交通系统的唐山工学院,在考生的心目中,就工科而论,不亚于甚至在有些方面 超过清华;浙江大学从校长竺可桢到下面一大批教授知名度都很高,从总体来看, 除北大清华可与之抗衡,别校难及;武汉大学从总体看也被认为属于一流,特别 是石室中学在武大的校友多,带来的主要是正面的评价,还有我父亲是1930年代 从武大毕业的,他的毕业论文就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并成为传世之作,足见那时 武大水平。   我父亲希望我成为科学家,把北大地质系作为首选,的确他看的不错,我在 北大地质系的同班同学中,除早逝者三人,余九人,其中三人早已是中国科学院 院士。我也认为应该术业有专攻,不能当空头的什么家,但我还看重这个学校在 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向往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中国,因此还要考虑这个 学校的传统和校风如何,而当时的北大是以民主堡垒闻名的,所以我接受了以北 大地质系为首选。但也不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认为其他许多大学也各有所长, 有些方面还为北大所不及的,如浙江大学的史地系很有特色,这个学校因费巩、 于子三的被害和竺可桢校长的正气,在青年学生中也是众所景仰的,杭州之美我 也闻名已久。   有的学校如中央大学,师资、设备、学术成果大家也认为是一流的,但吃了 国民党色彩太重的亏,所以有些学生就不去投考,我的老乡万邦儒已经在那里上 了一年学,仍又投考了清华就是一例,可叹的是文革时他是清华附中校长,被整 得很惨。还有个政治大学是国民党下力气办的,但更是许多人不愿去考,所以 1947年他在各大学招生结束秋季开学后还到成都来招生,考场就在石室中学隔壁 的华阳县中,当时我已学完高二的课,就想何不去考他一试,报考了新闻系,考 上了没有去,但申请保留了学籍,这是准备明年毕业后如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就在这里先读,他那里是公费,下一年再考。当时不仅我有这样的打算,别的人 也如此,当过清华大学团委书记的老友林寿屏,就是先在南京的警官学校念了一 年再考进清华的。在那时的报纸上可以见到在各大学招生过去后,国民党的各兵 种及后勤学校的招生广告就出来了。现在的青年可能只见到现在的国民党,不知 道抗战胜利后那个国民党如何腐败。   我写这些,是想说明,当时的青年对一个大学的评价,不仅看物质还要看精 神,现在的大学排行榜没有包括这些元素,恐怕是最大的缺失。当然今天衡量的 标准与过去不能一样也不会一样,但一所大学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上保持 的程度如何,仍应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基本的因素。   1948年夏天我到上海报考了北大,三校联合招生,但在清华、北大、南开中 只能择其一,无第二志愿之说。在上海考区,交大和浙大的考试日期与清华、北 大、南开同一天,这是表示我们和你们一样牛气吧。我本不想考工科,交大撞车 无所谓,但浙大我还想考,打听到他们在南京设有考区,考试是另外的时间,便 也报考了,赶到南京去考的。本来听说武大不在上海设考区,但过后又来招了, 于是也去考了,结果就是武大没考取。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这些大学之间确实是 相差无几,各有所长的。这次我出川投考的情况在2003年8月5日我写的《那年头, 没什么高考状元----浙江大学五十五年前的录取新生名单引起的回忆与联想》中 叙述较详。   补充:以上所述是我自己而言,各人情况不同,选择的顺序不可能也不应该 一样。当时因我家不缺吃少穿,可以不管将来的就业情况如何,有些同学家里还 等着他挣钱,就不能不考虑将来的饭碗好不好找。所以那时报考经济系、法律系 的人多,而法学方面最吃香的并不是北大而是朝阳法学院,他们在法律界人脉广, 出来好找工作;经济学方面,南开经济系的声望也超过北大,他们发布的物价指 数成为发薪水的标准,就这一点已可见其权威。而他们能有此权威是不受外界干 扰,能站在学术的立场,客观独立地提出数据获得公信,并经过长期积累得到的。 因此用一个统一的排行榜来指导有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背景的考生去挤独木 桥,是一种误导。离开个人的实际,强迫孩子硬要上某个名校某个专业,还会造 成悲剧。 (XYS200606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