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阿甘需要一个正传      ap   阿甘考博风波在网路上展开讨论以来,已经历时近月。其间,在网路上,有 阿甘的始作俑文,朱教授的说明一篇,并引至阿甘对朱教授的说明的质疑一篇; 纸质媒体的反映有某报对阿甘考博风波的简要报道,有朱教授接受采访的两篇报 道,其他纸质媒体则有简要评论若干。网路讨论的热烈开展,除上述的有关反应 之外,还有赖其他网友的加入,有深刻评论者、有狂暴猛料者、更有一众网友时 时的论战,可谓蜂拥而至。   然而现实呢,只有北大的沉默或沉默如北大者,只有朱教授的坦白与掩盖或 游移如朱教授者,阿甘却已经开始撤退,网路的讨论也开始降温。完善制度的理 想主义者没有任何成效,关于博导招生权力大小的讨论没有开展下去,现实博士 招生制度如何改善没有开展下去;追寻真相的现实主义者没有任何成效,关于是 否存在黑幕的追寻没有一点进展,针对个人或机构的质疑没有一点进展。未来主 义者还可以寄希望于未来,历史主义者则将更困惑于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历史。 一言隐之,此事将遵循一个铁的定律:在制度操纵者与对抗者之间,时间冲淡一 切纷争,制度的时空力量得到完美的证明。   可赞者,始作俑与质问者阿甘,可怜者,撤退消失者阿甘与其一众的热心与 冷漠者。   阿甘需要正传,大众更是呼唤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事件不可或缺部份-----结论。如果没有这一个 结论,棺则盖而论无定也。如此,理性分析一下追寻结论的可能路径,或可得出 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一个包括了几个可能结论的结论:   一、 北大良心发现,针对此事作一专项调查与解决。这是事件一方主体的 道德觉醒,而且对此事件各方都会是一个最确定的交待。这是几乎没有可能的结 论,因为北大道德觉醒需要两次,一次是确实认为北大到了需要展现或重构北大 精神了,二次是需要对事与对人了,要真正直面了。   二、 北大敏锐发现,对北大博士招生制度作进一步调整,或降低笔试之权 重以扩大复试之范围以扩大博士导的自主招生权,或增大笔试之权重以限制复试 之门槛以缩小博士导的选择范围。这是比较可能的,因为这是对一个已经遭到批 评的制度的调整,而且调整的方向还决定在自己手中。更因为这一调整既通过制 度变更间接回应了这一事件,又不对这一事件构成直接的回答。   三、 朱教授的可作为处。朱教授的可作为处也有好几个,一是坦白此次招 生实情,即“自由心证形成的过程”,但这需要朱教授这一“心证”者尽可能 DISCOVER自己获得的各方信息;这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因为时间会慢慢揭开这些 实情的。但相信朱教授不会选择这一路径。张学良都要哥伦比亚大学在其死后公 布那并不一定全部准确的口述史呢。二是朱教授可能因为此事作出一些改变,如 主动做一些事情,或被动地做一点事情。主动者还能体现朱教授的为人与为学与 为工作与为生活,被者则可能为朱教授接受或为朱教授反感,未可知。三是朱教 授一如既往地工作与生活,这事根本没有发生过,发生了也可自谓小事不足挂齿 以慰平生。   四、 阿甘的可作为处。一是阿甘可能就此退出此事,不再对此事作出反应, 或独自苦作学问或报考博士,甚或离开务虚从事务实,这与阿甘本来的愿望与努 力并不相符,独成为自己理想的祭品。二是阿甘还可能自此背上包袱,形成消极 的认识,走上一条下坡路。如此,阿甘自毁也,即使阿甘有独自苦作学问或其他 积极的意愿,也可能在困难面前产生比寻常人更大的不自信。   阿甘正处在一个从为恶假设向一个为善假设寻求真相的路口。阿甘是一位有 勇气追寻真相的人,虽然是追寻一个有利自己的真相。但是事实总是一种过程与 结论,总得有利与不利之分。追寻对自己有利的真相的正是一切西方学说的一个 假设,一个理性人的假设。只有每一个人对自己负责,才能形成一种负责的大环 境。这一假设很容易被攻击,因为利已终可以损公益为路径,但这假设可以说是 在恶的假设上追求善,容易操作而且现实通过政府等的作用来保证效果,这一假 说业已证明有效。只有东方学说还在强调利他,走一条通过利他显示人性美好来 追寻一种理想,但人的美好德行时时受到质问,一旦有人利用利他或开始利已, 这一路径更受到破坏。由于政府也是假设为品质美好,政府一旦不完善或显示利 已与利用利他,则社会更加混乱也。阿甘正传之难有结论也在于此,以利已假设 出发而面对利他之现实,遭遇没有结论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但是阿甘既然已经有利已之假设,而且已经表达揭示别人可能已经开始利已 或利用利他,如果需要一个正传,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这就是继续以自己的假 设来追问。这才是阿甘本性的一个必然结论。   继续追问的路径只有一条了。网路会降温,对方不回应,唯第三者的权力是 寻。阿甘只有走上以法律追求真相的道路。   走上法律诉讼之路是事件至此的一个理所当然的结论,但也需要阿甘的第二 次勇气与信心。信心诚如某律师所言:信心是我们没有证据时的品格。所以可以 分析一下阿甘的“信心”:   阿甘目前可以提供的是北大博士招生章程,自己的考试成绩及其他同类考生 的成绩,面试成绩则需要主考方提供依据了。关于朱教授的几次接受采访与一次 网路说明也是间接证据。这些证据需要认真研究了。比如北大博士招生章程,需 要认真研究的。这在实质上构成阿甘信心的一点疑问。   从程序法的角度出发,阿甘质问的也是程序问题,可以面试不规范而追求质 问面试成绩,还有其他方面的程序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是一次招生,是否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从 招生单位的性质、招生中各方的权力对比甚至说招生本身的性质出发,是可以要 求举证责任倒置的,只是倒置到什么程度,需要在实务中解决了。因此,阿甘, 有勇气作挑战者,为什么不再勇敢一次,让博士招生走向司法解决又如何。这是 你需要的一个正传! (XYS200408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