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我看“美国没文化" 马为民   常听人说,“美国没文化”。还听法国人讲过,美国从欧洲买下教堂, 给每一块石头都标上号,然后拆了运回去再盖起来,云云。我们曾去巴黎 附近的欧洲迪斯尼游玩过,怎么也玩不起精神来……说实话,我们是带着 对美国文化的一些成见去那里的。现在看,上述说法需要修正。如果说 “美国没文化”是指它的历史较短,没有欧亚那么多的古迹和遗产,这种 说法自然可以成立;如果仅此就认定“美国没文化”,那就偏颇了。这里 仅就亲眼所见谈些感触。   在华盛顿和纽约,同事带我们见识了人们通常参观的那“几大件”。 当时,我边参观边思考,国会山、白宫、自由女神像这些建筑物所展示的, 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罗斯福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不正是西方 的近现代政治文化吗?这种文化跟欧洲文化一脉相承,可又有发展。在亚 特兰大,子女带我们游览当地几乎惟一的名胜——一块寸草不生的大石头, 通称石头山,因为它大得确实像座山。巨石正面雕刻着美国内战期间南方 几位反叛首领的巨幅肖像,其中那位著名的李将军身跨战马,目光炯炯, 神态沉稳,一派大将风度,游人都以之为背景拍照。我想,让叛军统帅如 此风光,不仅我们专制历史较长的中国做不到,连开近代民主先河的欧洲 也没有做到。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面,竖有两件大型造型艺术,右边是 纪念朝鲜战争的群雕,左边是越战纪念碑,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美军在战 争中阵亡的全部军人姓名,约四五万人。众所周知,越战是美国二战后进 行的一场最肮脏的战争,也是美军的奇耻大辱。显然,在国家首善之地竖 立这样醒目的纪念碑,纪念一场失败的战争,是需要胸襟的,它展示着一 种不同寻常的思想境界。目前恐怕还只有美国敢于这样做。拿我比较熟悉 的法国来说吧,它就没有客观反映奠边府战役的纪念物,倒为相的几个法 国将领建立了塑像。   华盛顿的大屠杀博物馆和新闻博物馆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只是由于 时间限制,都未能细看。在巴黎时就从报纸上读到过关于大屠杀博物馆的 介绍,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备受推崇,待亲眼见到,深感这绝非溢美之词。 博物馆集中了许许多多的珍贵实物,配以文字、图片和影视资料,布置得 撼人心魄。一些天井似的构筑底部播放着影视片,人们俯身下看,陷入深 思,有时要落泪的。在博物馆的入口处,工作人员引导男女参观者分别从 两个玻璃箱中各取一张护照大小的印刷卡,这是一种称作“身份证”的特 制灰卡,每张卡上印有一位大屠杀受害者的姓名及肖像,还附有简单的身 世介绍和受害经过说明。最后一个展室里燃着长明火,参观者被邀请在旁 边点燃一支蜡烛。今天,我们还珍藏着当时拿到的那两张身份证,深感有 义务把上面记载的两位受害人的姓名写在这里:他们是约瑟夫·多依奇先 生和伊娃·格雷丹格女士。前者于1944年被害于毒气室,后者在集中营失 去爱子,战争结束时获得自由。大屠杀是法西斯制造的一场劫难,这个博 物馆是控诉法西斯专制的有力见证,永远警示着后人。   新闻博物馆外面竖立着自富兰克林以来对新闻事业有过重大贡献者的 肖像,附近一堵弯曲的玻璃墙上镌刻着各国为新闻事业献身者的姓名。馆 内吊装着一个巨大的地球模型,上面印有各国重要报刊的报头,其中有我 国的人民日报等,还有长长的一排报栏展示着世界各大报纸当天的头版。 前往大屏幕投影厅路上,眼前的地面上不时有灯光打出“四年一次”、“ 四年一次”的字样,原来投影厅正在播放美国的总统选举活动。凭目测, 屏幕至少有三四十米宽,它再现的竞选大会和竞选辩论的场面甚至比现场 还壮观,极为煽情。记得在什么地方读过一位居美老华人的文章,有人问 他居美数十年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每四年选一次总统。自 华盛顿以来,这一条雷打不动,即使在南北战争那种非常时期,林肯也得 为竞选连任奔走。可以说,“四年一次”是美国政治文化最重要的构件之 一。   总之,说“美国没文化”讲不通。还可以想一想,纽约的百老汇集中 着七八十家剧院,地球上还能找出第二处吗?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和科技 那么发达,每年捧回那么多诺贝尔奖,怎么就“没文化”呢?迪斯尼、麦 当劳、橄榄球等所代表的通俗文化远不是美国文化的全部,更不是它的主 流。应当说,美国缺乏自己的古董,但同样有文化,特别是有着丰富的新 文化,而且还在不停地创造。   举例来说,目前美国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其他国家都广泛得多。就说日 常的生活事吧。电子商务发展很快,许多商品的标签上印有商家的网络地 址。女儿通过电脑为她的先生购书,书第二天就出现在门前的台阶上。通 过电脑购买机票已极为普遍,还能对照着电脑显示的机舱示意图从容地选 择座位。给汽车加油比在西欧更方便,加完油就在泵油管处划卡付款,不 必再去收款台。不用下汽车就能在麦当劳的外卖窗口买到食品,同样,驾 着车不进银行,也能够办妥支票入存手续……家里放一堆电子卡是挺罗嗦, 但据说,有朝一日,所有的电子卡会统统消失,代之以丢不掉的“密码” ——指纹,凭指纹存款取款,凭指纹购物付款。显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 用正在催生某种新的文化。   一位同事曾撰文说,欧洲出不了盖茨。确实,西欧的大富翁多是靠家 族遗产,像盖茨这样通过自己奋斗,年纪轻轻就跻身世界巨富行列的人, 欧洲产生不出来。我们曾就盖茨垄断案的审理前景问过子女:他在垄断案 中的败诉是否已成定局?回答是不。他们讲的道理是,盖茨提出上诉,案 子将拖下去,哪怕只拖上三四年,“垄断罪”就难以成立了,因为到那时 候别人早就超过了他……鼓励竞争,鼓励创造,这也许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美国是个地域跟我国相当的大国,又是个发达的大国,它的经验和教 训对我们都很宝贵,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我国一位学者曾针对我们好为 人师的毛病激愤地写道,我们中国“除了教育别人,简直无事可做”。这 实在是逆耳忠言。即使立志当先生,也得从当好学生做起,否则,要误人 误国的。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