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年轻萧夏林的愤怒   董桥   上海柳叶在《信报》上的通信引述萧夏林骂杨绛《我们仨》的话:“完全是 一本家族自我崇拜、粉饰历史苦难、感谢权贵、甚至要知识分子向权贵忏悔的一 本帮闲帮忙之作,更是钱家自我神话之作。一位经历目睹近百年历史沧桑的老作 家,如此毫无知识分子风骨,如此缺乏知识分子气质,如此媚颜甚至奴才的写作, 实在令人震惊。”我也震惊:震惊萧夏林可以这样一点不给情面,这样一点没有 顾忌,这样一点不留余地;震惊内地的文评书评已经进步到这样赤裸这样坦白的 境界。   柳叶说,萧夏林炮轰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年度中华文学人物”奖, 炮轰二○○二年度的“文学先生”给了王蒙;炮轰二○○三年度的“文学先生” 给了巴金、“文学女士”给了杨绛;其它年度“人气最旺的作家”贾平凹、“最 具活力的作家”韩东、“最有潜质的作家”邵丽也全部遭到萧夏林抨击。柳叶说, 萧夏林是《北京文学》的青年编辑,开炮文章在网上发表,人民文学出版社事后 派了两个女编辑找到萧夏林的工作单位去“讨个说法”,终于“大打出手”,成 了萧夏林说的另一出“文学闹剧”。   说震惊,我是合该震惊的;像我这样的旧派人,学诗学礼的老生涯窝在心里 窝了几十年,长辈前辈说句话不便说字字珠玑起码也不会嗤之为废话。见到萧夏 林那样修理他们,我想到的是我没有在内地生活过,我没有经历过一波接一波的 运动和批斗,我对走过火红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怨怼和不平时刻会有齿寒的共 鸣;对于他们的宽容和宽恕和宽让,我也常常抱着宽纵的理解。读杨绛的《我们 仨》,深沉的苍凉不必说,我竟剩有闲情揣摩她纯青的笔力和晶莹的文思。我几 乎完全感受不到萧夏林那股敏感的感受。这也许正是我的宏观视野的缺陷,堪称 不幸也堪可庆幸!   温情确然越来越是奢侈品了,老早在“文革”“四旧”的劫难中跟着小资产 阶级心头那些体面的礼数烧成灰烬,我们这代人再去追究反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内地的畅销电视剧都从过去的帝王戏、格格戏转进五四戏和警察戏,近来又一窝 蜂地在演商战戏,《大宅门》和《大染坊》果然只能靠一批红顶商人谄谀的星火 才点得亮《天下第一楼》的那几盏红灯笼,谁还顾得了钱家冷落的庭院和杨绛夜 半的清泪?   我不觉得萧夏林说的《我们仨》的缺失都不是真话:那些控诉显然带着一些 合理的推断;甚至说王蒙“道德使命上逃避自由的侏儒主义和反对知识分子批判 现实社会的奴才主义,是王蒙自己的人生哲学的智能”,我也觉得从这样的角度 去评价,王蒙的确算不得是这个时代的立言之士。可是我心中仍然不很舒服,那 是我的偏执:我向来认定杨绛的作品远比钱钟书的著述容易亲近,我更不忍心的 是,钱瑗的早逝给杨先生带来了那么大的伤痛。这是不太符合时代尺度的考量, 正如我去年十二月在几次评审会上跟王蒙先生有过短暂而欢愉的交谈,我重读王 先生的一些书竟也觉得比以前好看得多了。萧夏林一定会说那是我的温情主义在 作祟。 (XYS200410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