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www.xys2.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买书:科学主义VS人文主义 王雪峰 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30日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图书与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相联系是想当然的事。读书 人喜欢买书,买书大约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知道了确切的书名(甚至作者、出版 社),就想买某本书;另一种是在购书的冲动下,漫无目的地走进书店,看到喜 欢的书便买。第一种情形是理性的,可以用科学主义的眼光去考察;第二重是非 理性的,可以用人文主义观点去解释。   先说第一种情形。当我们知道了书名,想要去买这本书的时候,效率是第一 位的。因此,书店对图书的分类、摆放则是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笔者曾经有一 段时间一直在寻找《方舟在线》这本书(当然是通过《中华读书报》知道这本书 的)。在河北保定最大的书店——裕华路新华书店里三层楼找遍了也没有方舟子 的影子。询问营业员,他们甚至连书名的意思都搞不懂。在两家比较有名的民营 书店,结局一样令人失望。去牡丹江出差,笔者也到过一家较大的新华书店,同 样无功而返。在该市的席殊书屋里也没有这本书的影子。最后的希望在北京图书 大厦,在三楼的科普类当中没有,在二楼的文学类没有,在一楼的社科总论也没 有。询问服务小姐,她们反问我《方舟在线》是哪类书,当得知是网上评论文集 时,她们连连摇头。最后还是在电脑查询系统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本书。它被放在 一个临时的架子上,哪一类都不属于。这样的例子也许很多很多,随着时代的发 展,生活也变得复杂了,连图书的分类都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种亦文亦理, 又是历史又是现实,杂糅着多种学科内容的图书越来越多。科学主义以“目的- 手段”模式对高效率的追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幸好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面,人们买书并非都是目的性、理性的,所以也还 有人对图书的分类大不以为然。他们会说,买书不就是找书吗?只有众里寻她千 百度,蓦然回首,那“书”却在灯火阑珊处,才叫做快乐。假如每个买书人都只 是从电脑上查到书名之后,拿书便走,那么书店岂不成了图书馆的外借处?人之 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情感。例如,一本从书店里买到的《行者无疆》和一本 从作者手中接过来签着“余秋雨”三个字的《行者无疆》其意义是不同的。同样, 虽然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与在书海里“掏”到的书在科学主义者的眼里是没有区 别的,但在人文主义者的心里他们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在人文主义者看来,买 书当中的效率与结果成了次要的因素,而过程和感受则成了主要因素。这也许正 是人们对图书摆放杂乱无章的书店仍然可以容忍的原因。   在中国书店的后院,我曾经目睹了几十人同时翻捡旧书的景象。当某人发现 了一本书的下册,去问销售者上册是否还在时,得到的回答总是“你找吧”。他 们是买书人当中的人文主义者,因为他们所寻找的书,许多已经出版了整理排印 本,在科学主义者看来,这样的翻找是不可理解的。    当后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候,这世界上只剩下了两类人。科学主义者只需 坐在电脑前,敲一下键盘就能得到他想要的那本书;而另一类人则打着雨伞怀揣 着同样一本书从某个街区赶回来,他是人文主义者。他们是两类不同的买书人, 但他们的脸上满足的笑容却是没有差别的。 ◇◇新语丝(www.xys.org)(www.xys2.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