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困惑与“剪刀差” □邓荫柯   对中外文学的世纪末回顾,让50年代的大学生们感到莫大的困惑。 激动过我们又给我们审美愉悦的杰作大都属于上一世纪,滋育过我们 心灵的苏联文学又因联盟的解体和主义的式微而失去光彩。由于年轻 时代和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之间缺乏沟通渠道,错过了培养艺术感 知能力的最佳时期,因而对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都存在接受上的障碍 而无法真正深入内心。有的著名作品知其名而不愿读其书,读其书而 无法解其意,解其意而难以审其美。说来可悲,在回答这张问卷时, 竟然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感觉。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科学技 术成就和文学艺术成就之间的“剪刀差”真像一只大张着的狼嘴。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我少年时代的《圣经》。 我相信它净化心灵,提升心灵层次的非凡感染力。有一句不曾说出的 信条是:凡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可以成为我的朋友。约翰·克利斯朵夫 的那种勇毅、坚强、傲岸、自尊,那种粪土金钱名位、不为阿谀奉承 所动、不为恶浊流俗污染的晶莹心怀,那种孩子般纯净、基督般宽阔 的爱心都使我沉醉使我激动不已。回忆那段一遍遍读它的少年时光, 如同有一位热情似火、高贵狷介又有几分粗鲁、容易激动的朋友时刻 伴随着我!连他的亲人情人、对手仇人也如同我的亲人仇人般引起强 烈的爱憎。那位被克利斯朵夫憎恶被作者抨击的音乐家勃拉姆斯如今 看来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可不知怎么也跟着克利斯朵夫讨厌 了这么多年!在漫长的为生存挣扎的苦难岁月里,我总是一遍一遍默 诵罗曼·罗兰那句献词:“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 魂,”从中感受温暖、力量和慰藉。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辽阔、深沉、悠远,是俄罗斯大地的 史诗,是俄罗斯儿女心灵的交响乐。只有那无边的顿河原野、只有那 深厚的土层,才能孕育出葛利高里那样的男子汉,那样自尊,那样坚 韧,那样执著地追求自由和真理,只有顿河原野上的鲜花和雨露才会 滋育出阿克西妮娅那样的女人,那样纯情,那样灼热,那样勇敢地献 出了真爱至爱,遥远国度、逝去年代的异国儿女的命运,曾那样真切 地走进我们的梦,牵系我们的心,这就是真正的艺术的魅力。在苏联 解体、革命实践和主义热忱成为一场随风而逝的梦幻的今天,那些应 景的、粉饰的、造做的、被奴役的所谓艺术消失了,可是《静静的顿 河》光彩依然,让人说不完道不尽,回想不尽。真正的现实主义大师 可以冲破一切对艺术的摧残和奴化,可以堂而皇之地去斯德哥尔摩领 奖,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机缘。   曹禺的《雷雨》是掠过中国大地上空的一场真正的大雷雨,给中 国的社会生活和艺术世界带来强劲而持久的震荡。《雷雨》以它深刻 宏大的主题、犀利沉痛的批判精神、博大温暖的襟怀,给了在苦难中 忍受和奋斗的中国人以莫大的抚慰和激励。同时它又以完整稳定的结 构、激烈尖锐而又周密合理的戏剧冲突、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凝炼 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风采组合成它强大的审美力量,实现了严谨的 三一律和鲜活的时代内容的和谐与统一。在没有更出色的戏剧出现之 前,《雷雨》一直是中国舞台上当然的第一剧目。《雷雨》以阔大的 步幅走过20世纪,也锻造出一批卓越的导演、演员和挚爱它的观众、 读者。当代中国戏剧无可与《雷雨》比肩者,甚至写出了《日出》、 《家》、《北京人》的曹禺本人也始终没有超越这座高峰。我认为 《雷雨》比肖伯纳、奥尼尔、布莱希特、萨特、贝克特、尤内斯库、 迪伦马特、米勒的戏剧更优秀,谓余不信,拿出来比比看! 中华读书报1999.7.7.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