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话说“教授” 袁济喜   “文革”期间,教授一是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二是被嘲讽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臭知识份子。 正式对教授产生尊敬感,还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通过当时的许多报道,我这才知道,那些献身科 学文化与教育的偶像,是因为他们与一般的科研人员不同,不仅要有高深的学识造诣,而且要有教书育 人品格。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担当如此重任,非有深奥之学问与崇高 之人格不可,而且笔者在上大学时也确实见到许多高尚有学问的教授,他们对笔者精神人格与学问知识 的泽溉,非身经其历难以体味,也是终身难忘的文化偶像。   然而,等到自己忝列教授之后,又对“教授”这一称谓产生了怀疑。因为如今的中国教授,满街都 是,一抓一大把。著名学者、北大老教授季羡林曾戏谑地说,如今不管什么人,只要跨进北大的门,谋 上一个教书的位子,都可以评上教授。由于高校职称与这几年社会上的职称失控,滥评滥送,滥呼滥 称,于是教授中难免鱼龙混杂。在高校中谋取教授,出现了匪夷所思的怪现象,即不是凭借学识与教课 的水平,而是先当官再评教授,接着再当“博导”,“学科组评委”等等。人们将这种当教授的途径称 之为“曲线教授”。试想,如果教授这一神圣的职称都被此种人物所霸占,那还有什么神圣与严肃可 言,社会剩下的只是不学无术,欺世盗名。昔者东汉末年曾有“举秀才,不知书,察考廉,父别居”的 民谣,用以讽刺世风的虚伪荒唐。教授的被玷污,说明腐败确实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这几年中国的教授评审实在令人摇头。由于目前教授的名不副实,泛滥成灾。于是评审教授时的笑 话实在太多。有的教师教课没人听,文章没水平,于是花钱买书号出书;有的评教授时四处活动,装疯 卖傻,有的剽窃抄袭,移花接木,甚至抄自己的门生或导师。社会上各种龌龊作伪的事在评教授时应有 尽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有的高校,不仅行政人员可以参评正式的“教授”职称,而且后勤干部 也可以参评“教授”级的“研究员”,而他们的“成果”就是一年修了多少厕所,装了多少门窗的总结 报告。这么做的结果只能使中国的文化更加糟污,教育问题更加难治,缺乏神圣感的中国人品味更低。   这几年,常常抱怨现在的教授收入太低,这确实也是事实。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 面,这就是解放前教授与国外教授的高收入,是以物以稀为贵为前提的,教授的高质量与低数量是一致 的。解放前北大、清华的教授月薪动辄几百大洋,令人羡慕。但是能够受此高薪的又有几人?就连鲁迅 先生也没有当上北大的教授,尽管校长蔡元培是他的绍兴老乡。现在国外的大学,往往一个系只设一个 教授位置,绝不可能花钱养那么多有名无实的“教授”。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教授曾经着文介绍过美国 的教授有严格的考评制度与遴选制度,不可能混上教授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像我们目前一个系的教授、 副教授竟然占到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多,在这种情况下甭说中国的财政养不起那么多的“教授”,就是 欧美发达国家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聘如此多的“教授”。教授一滥,就只好享受大锅饭的清贫了,如今 虽然有些高校给教授增加了岗位津贴,但是钱虽涨了,也难见得对教授有太大的升值作用,也不会提高 多少教授的学术水平。教授状况的改变看来只能从我们目前的学术职称评定体制上去着手,改变目前教 授由行政体制操作的弊端,实行真正的学术民主基础之上的评聘,做到少而精,严格杜绝权力与关系对 教授职称的渗透。   教授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化与学术的形象,教授的水平如何,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可以 映射出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文革”时期对文化的全面破坏,首先是从批判一批以教授为主 体的“反动学术权威”开始的,“五.一六通知”中明确地将批判与扫荡“反动学术权威”作为这场“群 众运动”的重要内容。但这场“文化革命”究竟给中国的文化带来了什么,历史已经证明并且今后仍将 证明其为祸之烈。而今,这场中华民族的恶梦虽已结束,但是人们对文化与学术的认同仍然需待时间, 官本位与铜臭味对教授的腐蚀,造成了对中华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巨大伤害。看来,“教授”的权威性应 当从反面入手加以重塑。   (摘自《随笔》2000.4)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