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功利性:当代中国学术最本质的属性  周祥森   我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假吾五十万,吾可以向学矣。如果我 现在有50万元的人民币放在银行里,我就可以辞去一切工作,读我想读的书,写 我想写的东西,而不必去为职称、去为“稻粮谋”而做什么“学术研究”。写出 来的东西,若想满足一下发表欲,我想投给谁就投给谁,传统纸媒不愿发,我就 投给网络媒体,而不必像现在这样去给刊物排排队,看看它是“核心”还是“非 核心”,是“国家级”的“核心”还是“地方级”的“核心”;若不想与他人分 享,我就孤芳自赏,自己把玩。但50万,对于一个学校年年倒贴近20万元的一家 学术期刊的编辑来说,就凭那工资单上刚逾千(这次工资调标之后,此前尚不足 千)的月薪,一辈子不吃不喝、且须长寿,恐怕也积攒不够。所以,到头来只得 乖乖地打消这种念头,老老实实地为职称、为那一月几张大团结(调标后刚好可 以凑足十张)而读自己不愿读的书,写自己不愿写的东西,写了之后还要投到自 己不愿投的地方,并想方设法找找路子,央求编辑大人(尽管自己也“编辑大人 ”)高抬贵手。    术也者何?技艺也,技术也。学术者,乃以所学为谋生之技艺也。我想,这 大概是对当下的“学术”最好的解释。学术的功利性,这是当前学术的最本质的 特征和属性。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大可不必为“最应该讲学术的环境或时间 ,人们偏偏忘却了学术本身”而深感困惑或愤愤然,因为“最应该讲学术的环境 或时间”,恰恰是最能体现当代学术功利性本质属性的环境或时间;更大可不必 “不谈学术”,甚至以沉默表示自己对学术的“最高的轻蔑”(刘士林:《不谈 学术》)。“不谈学术”,其实还是谈了学术。语曰“沉默”,实难以沉默,不 甘寂寞。在无法摆脱体制下那份可怜的“俸禄”的诱惑之前,与其扭捏作态,毋 宁登台亮相,大谈特谈、甚至众语喧哗般地去谈学术,尤其是与学术有关的各种 问题;与其保持高贵的沉默,毋宁挺身而出,为呼唤当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术 而高声呐喊。    当学术无可奈何地脱离了生命意义的求证,而沦落为一种为稻粮谋的“科学 化”的职业的那一天起,学术就失去了其原始的纯朴性和纯情性,代之以日甚一 日的功利性。今天,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充斥着五花八门的官方的非官方的学 术奖励机制和学术成果评奖活动,乃至目前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实行和一些学校 正在准备实行的教授三六九等制度、“特聘教授岗”,“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 有'学'”,以及不断揭露出来的种种学术丑闻或学术腐败现象,只不过是当代 学术功利性本质属性在不同环境或不同时间的具体表现罢了。    在学术功利化时代,学人的心灵是一种极度扭曲的心灵,学人的心理是一种 极度矛盾的心理。扭曲性和矛盾性,就构成了功利化时代学人内心世界的本质属 性。一方面,在学人身上或多或少还集体遗传着“为己而学”,即为提高自己的 修养、求证生命(人生)的意义而真心向学的良智;另一方面,学人又不得不直 面残酷的现实,“为他人而学”,亦即为稻粮谋、为这种那种晋升被迫向“学” ,套用赵宋皇帝的那句千古名言:“书中自有大团结,书中自有三居室,书中自 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处厅级,书中自有小轿车。”    在前者(“为己而学”的心理和思想认识)的作用下,学人可以表现得大义 凛然,一身正气,甚至为把各类学术腐败分子拉下马而舍得自己一身剐。在后者 (“为他人而学”的心理和思想认识)的作用下,学人可以斯文扫地,寡廉鲜耻 ,卑躬屈膝,去做学术土匪、学界强盗,去为三六九等等级体制中自己的等级位 置而像开封斗鸡一样争个鲜血淋淋,亦可以甘之如饴地参加如李振宏教授所喻的 各种长“跑”比赛,那怕心力交瘁以至一命呜呼也在所不惜。前者是行政官僚阶 层及其机构控制学术文化事业的最大障碍;后者正相反,是其牢牢控制学术文化 事业、廉价地役使学人的资源,是极尽能事进行奖掖、加以大力发展的对象。前 者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的希望所在;后者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不断遭 受阉割的刽子手。    学人是想发展“为己而学”的一面,成为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 人,还是想发展“为他人而学”的一面,成为行政官僚体制下的廉价的学术奴隶 ,全凭学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持力之强弱。    于我而言,我深深地为自己感到悲哀,感到可怜。因为,为了职称,为了完 全属于自己的“三居室”,甚至是为了每天都有一口“革命小酒”喝,饭后有一 支“快活赛神仙”的烟抽,我还必须做个“廉价的学术奴隶”,尽管自我感觉自 己还是个多少有点自我尊严的“奴隶”。    “奴隶”,也须活得有尊严。这就是我对自己的最大的期望。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