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多元英语势不可挡 李欧梵 据闻新加坡政府又在极力推行学习英语运动,目的之一是促使新加坡有能力在国 际市场上与其他--特别是西方“先进”的--国家竞争。这是个实用性的目的, 无可厚非,因为英语已成为国际市场鲍用的语言。然而,从文化意义而论,英语 一言独霸天下未必是件好事,我相信,文化的动力来自多元的冲击,当然也包括 语言在内。特别在亚洲地区,英语和本地语传统迥异,学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如此,我推测英语不至于完全取代本地话,所以非英语世界的人,反会有双 语才能,甚至在商业界都较单语占便宜;换言之,只会说英语的人,将来会更吃 亏。所以,我奉劝所有把英语当第二语言来学习的人,千万不要忘记母语。 不过,英语本身也很复杂。近年,美国学界有个新的理论趋势,把英语作多元化 处理,故意当作多数名词: Englishes,以表明反对十九世纪英国殖民主义和二 十世纪美国霸权主义的立场。但仅是“正名”(这个新名词读起来也不顺口)还 是不够,这个多数名词所指涉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世界各地人所写所讲的英语 并非划一,更无所谓标准。语言学家指出,世界上任何语言绝无纯正这回事,往 往是就地取材而日新月异的发展,才能变成活语言;死的语言--如拉丁文-- 是一般人说不出口也用不上的。 所以,从文化的工具性观点而论,英语的用法也势必愈来愈混杂,甚至在不同地 区可演变成“杂种”( hybrid language),三十年代上海的“洋泾滨”和今日 新加坡的“ Singlish”是两个明显的例子。 记得语言大师林语堂写过一篇英文文章,为“洋泾滨”辩护,认为它的用词用字 有时比美国英语更直截了当也更清楚,当然,此文的一半意涵是幽默,可也不能 一笔抹杀内中的多元英语意义。如林语堂仍在世,而且仍担任新加坡某大学校长 (他曾任南洋大学校长,但该校已不存在)的话,不知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提倡 的学习英语运动有何看法? 林语堂编过英汉辞典在香港出版,我猜他一定会赞成学习英语,但怎么学、用甚 么标准、是否应把它列入国家宪章和政策?我想他未必会赞成英语一言堂的论调 吧。 我不是语言学家,当年在台大学的是外文(其实是英语为主),所以我只能从个 人的文学经验和观察立论。我觉得,当代世界英语文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以英 语写出来的最有活力和深度的作品,大多出自前英国殖民地作家: Salman Rushdie和 V.S. Naipaul两位是著名例子,早已尽人皆知。此外,还有香港出生 的Timothy Mo、日本出身的Ishiguru、华裔美人汤婷婷( Maxine Hong Kingston)、马来西亚出生的Catherine Lim和 Shirley Lim(林玉玲,现任港 大英文系主任)。 我故意用“出身”而不用“出生”两字,因前者更带有文化背景和身世的意义。 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不论表面上如何英化或美化,“文本”深处还是充满了两 种或多种文化的“根”,虽这些根是以飘泊离散( diasporic)的心态表述出来 的。不知道为甚么,也许和我个人出身有关,我觉得自己宁愿看他们的作品,也 不想再看一本Philip Roth、 John Updike,或Martin Amis的小说,这些英美白 人作家,语言技巧滚瓜烂熟,但玩来玩去就是那几样花招。 所以我认为,倘没有这些非英美出身的作家和作品,当代英美文学的传统本身也 会式微;换言之,当代英美文学的丰富性,是这些非英美出身的作家建立起来的。 所以我认为,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必会促进英语的多元化,而在多元英语的领域里, 牛津剑桥的英语不能也不应独领风骚。当然我举的文学例子都是书写英语,和口 说英语不尽相同,二者间的“张力”往往也会造成英语的活力。目前一般人说的 和写的英语早已美化了,至少口音的美化已变成普遍现象,然而美语也不见得是 英语的标准。我甚至认为,英语口音的多元化也未可厚非,不能强迫不懂英语的 人只学“皇家英语”或美国英语口音。 彭定康九七年离开香港时的告别演说,口音纯正(当然是牛津剑桥式的),我听 来十分感动,但感动的原因除了身处历史性的情景以外,还觉得他的英语是少数 语言,有种物以稀为贵的感觉。然而,多年后当我在电视上看港大听证会,为校 长辩护的大律师所说的英国口音,却令我觉得倒胃,因为这种英语又变成了“被 殖民者”的语言,口音再“标准”,还是白搭,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个人感受。 然而我也知道,所谓纯正皇家英语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新的“本地英语”正在各 地发展,不能以任何政治理由强制划一,当然更不能复古。至少,这是我的信念。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