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逆向淘汰,层累造伪   ——《庄子奥义》节选   张远山   儒生郭象及其追随者,坚执儒学成心,故意曲解原文;为了自圆曲解,又反 复加工原文。居心险恶,手段卑劣。全部郭注义理,均属故意的系统谬误,恶意 的全盘曲解,与庄学义理彻底相悖。未删改本《庄子》迟至宋代尚存,然而郭注 义理的两大护法,初唐人成玄英、初唐人陆德明,以及见过未删改本《庄子》的 唐宋儒生拒不采纳,坚执儒学成心,按郭注传统越走越远。再经一千年至今,未 删改本《庄子》终于全部湮灭,郭象版《庄子》删改本遂通行于世,郭注义理遂 成难以撼动的庄学至高权威。郭象竟成中国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玄学大家”, 应验了庄子《逍遥游》豪情万丈的预言:“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   庄子在“内七篇”首篇《逍遥游》开头即阐明:大知小知均“犹有未树”, 均“犹有所待”,均属有待者,均未得逍遥;只有至知至人,才是无待的逍遥者。 然而郭象《逍遥游》注曰:“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得其所待,然后逍遥 耳。”始解即错,续解皆错;初注已误,后注全误。原文不合其谬注,郭象便无 知无畏地妄删妄改。   郭象曲解之时肆无忌惮,处处与庄子对着干,不过自圆曲注而篡改之时却颇 有心计,对庄子亲撰的“内七篇”和庄门弟子后学所撰的“外杂篇”区别对待。 例如《逍遥游》下文尚有“犹河汉而无极”,与其妄注“物各有极”完全牴牾, 他就没敢篡改。又如《齐物论》曰:“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 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儒”字对儒生郭象极其刺眼,但他没敢删改, 而是妄注曰:“儒墨更相是非,而天下皆儒墨也,故百家并起,各私所见,而未 始出其方也。”儒生郭象把学派专名曲解为比喻性通名,道士成玄英还不满意, 竟说《齐物论》之“儒”指的是《杂篇·列御寇》“儒墨”寓言的主角“郑人 缓”,违背学术良知地把无人不知的学派专名,曲解为寓言人名。   郭象篡改“内七篇”之所以有所收敛,是因为魏晋士林无人不知“内七篇” 为庄子亲撰,无数士人极其谙熟“内七篇”,故沈约《宋书·谢灵运传》曰: “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乎此。” 郭象担心删改过多必被人知,删改较少则会疑为“别本”。唐宋以前尚能见到未 删改本的历代治庄者、读庄者,正是疑为“别本”。由于未删改本《庄子》尤其 是“内七篇”极为难懂,而郭象版“别本”有了貌似融贯的郭注义理,还有成玄 英、陆德明为僻字僻典所做的详尽疏、释,似乎好懂多了,于是郭象版“别本” 逆淘汰了所有未删改本,包括可能已经篡改《庄子》的向秀注本,终成今日唯一 传本。幸而郭象篡改“内七篇”有所顾忌,动作不大,因此郭象版“内七篇”基 本仍属原貌,仅须考订出少量郭象篡改之处,就能还“内七篇”以本来面目,进 而抛开郭注义理,彰显庄学奥义。   由于担心露馅,郭象没敢整篇删除“内七篇”,只敢整篇删除士林既不熟悉 又不重视的“外杂篇”。郭象先对“外杂篇”做了弃精取劣的逆淘汰,整整删除 了不利其谬注的十九篇,原始本《庄子》五十二篇,遂成郭象版《庄子》三十三 篇。郭象又把删残的二十六篇“外杂篇”重排次序,把有利其谬注的劣篇排在 “外杂篇”靠前的位置,然后无所顾忌地篡改妄断,甚至打乱重编,加工到有利 于支持其谬注。   郭象版“外杂篇”有四处批评“杨墨”倡导“仁义”,分见《骈拇》、《胠 箧》、《天地》。主张“为我”的先秦道家思想家杨朱,何曾倡导过“仁义”? 即便在郭象版《庄子》中,无论“内七篇”之《应帝王》,还是“外杂篇”之 《山木》、《寓言》,老聃传人“阳子居”(即杨朱)均为正面慕道者形象。倘 若杨朱倡导“仁义”,孟子就不会妄诋杨朱、墨子是“无君无父”的“禽兽”。 “杨墨”仅是儒书《孟子》的口头禅,先秦别书皆无,汉后诸籍罕见。因为杨朱 之书早在先秦已被基本剿灭,《汉书·艺文志》已无著录,此后无须追剿。郭象 竟不顾庄学源流,无视上下语境,硬把“儒”字妄改为“杨”字——有注文为证; 哼哈二将成玄英、陆德明当然装傻帮腔——有疏文、释文为证。如此不合史实, 而且义理不通,一千七百年来的治庄诸家竟无一人起疑。   (以上是绪论《庄学四境与郭象篡改》第四节之一部分。) (XYS200711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