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何必陷孔子于举世无友之绝境   --读傅浩《孔子无友》有感   张远山   一见傅浩先生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31日)的文章标题《孔子 无友》,便觉不能同意,何况“说有易,说无难”,以我对孔子的敬仰和粗浅了 解,这一观点实有故作惊人语之嫌。细读之下,果然论点与论据之间跳跃太大, 构不成因果关系;论证则过于粗疏,没有丝毫说服力。   傅文洋洋洒洒,广征博引,其意为孔子当时,没有一人能够在“总体素质” 上与孔子旗鼓相当,因此孔子可以有弟子,但不会有朋友,孔子“不愧为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人”。这一论断之大胆,与“世无孔子,万古如长夜”的旧 儒狂言仅有五十步之遥。傅先生自己也知道,在论证“孔子无友”之前,当先论 证“孔子无师”,否则有高于孔子者,也有低于孔子者,偏偏独缺可以平起平坐 的中间一环,天地间宁有是理?于是傅先生先试着来否认任何人有资格做孔子的 老师,作为进一步论证孔子无友的铺垫。殊不知即便能证明“孔子无师”,还是 无法证明“孔子无友”,正如青年钱锺书虽曾说过“清华大学无人有资格做钱某 的导师”,但这不能证明钱锺书不要朋友或没有朋友。   坚信“孔子无师”,是旧儒生自高门户的老题目;宣称“孔子无友”,可谓 傅先生独辟蹊径的新功课。传统儒生无视韩愈名文《师说》中言之凿凿的“圣人 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宏、师襄、老聃”倒也罢了,因为即便孔子“入太庙, 每事问”(《论语·乡党》,以下引文皆出《论语》,仅标篇名),但谁见过孔 子拜师来?然而儒生们无视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非要认定孔子是无师自通的“生而知之者”;更无视孔子说过“若 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偏要宣称孔子是“圣人”,就显得对祖师阳 奉阴违,过于不敬。世之学者必有师,孔子之好学,有其诸多夫子自道在:“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之所以最 喜欢颜回,也是因为其好学。“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 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论语》中俯拾皆是,恕不尽举。我之极反感儒家而独敬孔子, 正因为孔子是一个极其谦逊好学且拒绝自我神圣的人。儒生素喜神化孔子,而孔 子本人从其生时就拒绝被神化。傅先生是否儒家我不知道,但他从于理不通的 “孔子无友”的角度来神化孔子,依然落入了传统窠臼,了无新意。   不过傅先生毕竟不敢无视孔子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他的“孔子无 师”论做到一半有点做不下去,自己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读到这里,我猜想傅 先生大概会知难而退,这篇草稿只能丢进字纸篓或从电脑里删去了,没想到傅先 生居然笔锋一转就敲响了得胜鼓,原来孔子虽然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却 “从未说过必有我友”。傅先生的逻辑相当于,某公自传中虽曾提及祖父和儿子, 但从未提及父亲,所以某公没有父亲。孔子确实没有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友”, 但“友道”却不同于“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论语》 首篇开宗明义的两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述而》)难道傅先生也没看见?我对这两句话的庸常理解是:孔子的最大特 点,一为好学,故必有师;二为好友,故必多友。旧儒生爱把好学的孔子说成 “不学”,理由是“生而知之”;傅先生却把好友的孔子说成“无友”,理由是 “空前绝后”,真是为儒学新发展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贡献。我想傅先生 当不至于强辩道:孔子只说过“有朋自远方来”,却从未说过“有友自远方来” 吧?   《论语》一书中,单独提及“友”字十九次,单独提及“朋”字一次,“朋 友”连称八次,举其要者如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 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 渊》)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 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 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子曰:“乐多贤友。” (《季氏》)   无法想象一个如此深刻全面地阐释过友道的人,居然会从来没有朋友--这 其实依然是“生而知之”之滥调的新翻版--如果世上竟有此事,那么论仁最多 的孔子必不仁,论义最多的孟子必不义,论理最多的朱子必不讲理,论良心最多 的阳明必没良心。更何况除了“有朋自远方来”一句,《论语》中还讲到了孔子 对友道的具体实践:   朋友死,无所归,曰:“於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乡党》)   孔子的朋友死了,若没有人收敛,他就说:“丧事由我来料理。”朋友有所 馈赠,除了祭肉,即便是车马那样的重礼,孔子也不拜谢。孔子重友情和潇洒之 态,如在眼前。傅先生当不会说,这样的朋友也只能算是泛泛之交吧。至于这些 朋友姓甚名谁,史无具文,自可阙疑,但无法否认孔子有诸多的朋友。事实上, 孔子除了常常称颂往世之贤者如周公、伯夷、管仲、季札等人,对同时之贤者如 左丘明、柳下惠、子产、晏婴等人也不吝赞辞--后者均可视为孔子之友,但 《论语》中未提及的孔子之友无疑更多。后世儒生喜寻“孔、颜乐处”,其实 “多贤友”,正是孔、颜之人生大乐,故虽处乱世且遭际困顿,“人不堪其忧”, 颜回能“不改其乐”(《雍也》),孔子则“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 而》)。孔子之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凡人,而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孔子有优点,有缺点,有个性,富于幽默,具真性情,决非假道学,从不假正经。 孔子尤其“乐道人之善”(《季氏》),极喜交友--后世假道学则反是,无幽 默,乏性情,假正经,最喜道人之恶,决不道人之善。傅先生之爱孔子,我颇抱 同感,但傅先生此文陷孔子于举世无友之绝境,爱之实同于恨之。   不过,虽然“孔子无友”的结论下得过于轻率,但傅先生对“无友不如己者” 一语的困惑却是真实的。他引了杨树达先生的话“至不如我者以我为胜彼而求与 我为交,则义不得拒也”来助阵。意思是说,如果有不如我的人按照孔子倡导的 “无友不如己者”择友原则,认为我胜过他而值得成为他的朋友,那么我按照 “己欲立则立人”(《雍也》,子贡语)的道义原则,不该拒绝做他的朋友,否 则假如胜于我者也拒绝做我的朋友,这一原则岂非无法实行的空论?然而一旦接 受不如己者为友,又违背了“无友不如己者”的原则。粗一看,“无友不如己者” 的择友原则与“己欲立则立人”的道德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正面表 述)似乎颇为冲突,难以相容。   其实这一困惑并非自杨树达始,也非自傅先生始。但这一困惑植根于对道德 原则的普遍主义式理解。普遍主义的思路是,如果要提倡什么,就说“如果世界 上每个人都如此(比如每天节约一滴水),那么好处如何之大”;如果要反对什 么,又说“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如此(比如随地吐痰),那么害处如何之大”。 然而事实上人各不同一如其面,世界上不存在每个人都如此或每个人都不如此的 普遍主义假设,这种唯理主义的“雄辩”根本没有任何说服力。作为唯理主义的 一种思维偏执和道德幻想,普遍主义早已受到了主张经验主义、相对主义、多元 主义的有识之士的抛弃。   世界是经验的,文化是多元的,原则是相对的--“无友不如己者”这一择 友原则也是相对的。其相对之处就在于,它仅仅是一部分好学向善之士(即孔子 心目中的君子)愿意实行的主动的择友原则,而不可能人人都采信这一主动择友 原则。“无友不如己者”的真实内涵是:要把自己的朋友当成老师,善于从朋友 身上发现自身不具备的长处,即所谓“乐道人之善”。每个人(首先是你的亲友 邻人)都有长处,只等你来发现它以自我惕励,使向善之心不死不休。你自己也 一定有长处,你自己的长处很可能自己不知道,也需要你的朋友亲属邻人来发现, 以便善根永固,相互鼓励、鞭策、印证。所以两个朋友完全可能真诚地以为自己 “不如”对方。杨树达先生的不可拒绝不如己者之择己为友的主张也非常正确, 但这不是主动的择友,而是被动的接受友谊,鼓励不如己者的好学向善之心。   总括起来就是,交友之正道应取向上一路,对于胜己之平辈,应主动亲近致 敬,择其为友,以谦退之故,不妨抬高一级,视之为师。对于不如己之平辈,也 不妨被动接受其为友,但必须以对方按“无友不如己”之原则主动择己为友为前 提,语云“有往学,无往教。”即明此义。有此前提,则不如己者必有向善好学 之心,即有诚意;不如己者既有诚意,自己就不应以弟子或下愚视之,同样应谦 退地抬高一级,视之为平等之友。主动友于胜己者,是为求道,固利于己,然而 不仅为其利于己;被动友于不如己者,是为弘道,固不利于己,然而利于道。求 道与弘道,为学者固有之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学者 自当恭行君子之正道。   儒家后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神化孔子,为了把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高尚之 士塑造成一个不近人情、毫无人性的怪物,他们往往不惜把孔子瑕不掩瑜的人性 弱点或时代局限说成无限的伟光正,如“子见南子”;更不惜违背历史真实和汉 语常识,对孔子语义妄做解释,如“无友不如己者”,结果无不是越描越黑,使 孔子更加蒙羞。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数年前有文坛宿儒突发怪论,把早已铁板 钉钉的孔子愚民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重新断句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释义为:“如果人民认可某项政策,那就无 须多费唇舌,让他们照着做就是;只有当人民不认可某项政策时,才需要对他们 多做解释宣传工作,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实行这项政策。”这一刻意为孔子整容, 使之稍稍符合当代民主潮流的做法,既违反孔子思想的基本立场,又使这句名言 成为不值得弟子郑重记入《论语》的废话,徒然招人非笑。这一歪解倒是歪打正 着地透露了一个习焉而不察的政治秘密:某些政策之所以要“年年讲、月月讲、 天天讲”地弄得我们耳根不得清静,原来是因为“人民不认可”。   儒学固已破产,儒学更救不了中国;孔子虽有可敬之处,但早就是已陈之刍 狗。今之学者,无须为儒家遮羞掩盖,更不必为孔子重塑金身。到古典中国去寻 找精神资源若技穷如此,诚可谓入宝山而空回。孔子之价值决不在于其空前绝后, 儒学之新生决不在于自饰其非,而在于如子贡所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中国人只有用普适文明 的新眼光深刻检讨孔子的思想功过和儒家的历史成败,才能应旧邦之新命,开中 华之新学。旧儒家之新表演,可以休矣!   (刊《博览群书》2002年第9期)   附傅浩原文:   孔子无友   傅浩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这句话听起来与其说像教 诲,不如说像感慨。难怪后来之人众说纷纭,理解不一,因为就连当时在场亲炙 的弟子们所记都还各自不尽相同呢。   “不要结交不及自己的人。”这是最常见的理解,但也最可疑。其理由是: 与比自己优胜的人交游,可以使自己进步,有益处;与不及自己甚至和自己水平 相当的人相处就没有什么好处,只会浪费时间和感情。鲁迅就对无故浪费别人时 间的人深恶痛绝,认为那无异于谋财害命。叶芝声称渴求与自己相等或高于自己 的人的友谊,认为自己强而有能力,也希望团结强而有能力的人;其他人的友谊 只会是羁绊和烦扰。《吕氏春秋》记述周公的话说:“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 者也。与吾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韩诗外传》述南假子曰:“夫高比 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 《中论》:“不如己者,须己而植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这些异口 同声的论调似乎有些功利甚至势利,但也符合人之常情。然而,假如换个立场, 这种想法岂不是一厢情愿?苏东坡即指出:“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 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其实, 《论语·子张》早已论之详矣: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 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 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夏与子张的所闻应该都直接来自孔子。二者之所以 不同,可能是弟子们记忆和理解的差异,也可能是孔子特殊的教学方法造成的。 孔子往往因材施教,对不同秉赋的弟子予以不同的指导。他还常常在课外平时对 “侍坐”的学生随机答问点拨。所以不同的学生很可能有不同的心得。子夏的见 解符合“不要结交不及自己的人”这种理解。子张的看法则与之大相径庭。   “不要结交与自己不同类的人。”这第二种理解是把“如”字当“似”、 “像”、“类同”之义讲。据传是孔子所作的《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也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不与小人一般见识,自然不会与之为伍了。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也。   “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这第三种理解是把“无”字作“没有”解。但 是,《论语·子罕》重见此句明明作“毋友不如己者”。二者必有一误。也许是 因为孔子的弟子来自五湖四海,有人听不分明老先生的方音,故而笔记有所差异。 然而下面的“过则勿惮改”一句,以及《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正可为此解作注。上述的子张也正是这 样理解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配做孔子理想的朋友呢?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解释 单独来讲都嫌不够,而应等量齐观,即须同时符合三种条件者才行。遵照孔子的 教导:“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不妨来看看夫子他老人家自己是怎样做的吧。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显然他认为老子有胜于己处,哪怕他已知所问,只是求证而 已。据说,事后他感慨说“老子其犹龙乎!”如此看来,想必他很愿意结交老子。 然而老子是否以他为友呢?于史无征。但从《道德经》对仁义等儒家理想的批判 看来,老子对孔子很可能是不以为然的。至于数百年后孔融与李膺攀通家之好, 若按照他自己的逻辑,也只不过是以今度古,“想当然耳”。与孔子同类者呢? 他老人家在世之时,天子不臣,诸侯不友,还备受道家隐者之流的嘲笑,惶惶然 如丧家之犬,又有谁会引为同类呢!至于弟子们,一来都不及老师,二来人各有 志,符合条件者也寥寥。只有一个颜回差不多,可惜尚未圆满,半路夭折了。就 算在个别方面胜过孔子,能给他提意见者,当时也没有几个。鲁莽的子路因子见 南子而发过几句牢骚,孔子还并未虚心接受。至于小项橐,虽然凭小聪明逞一时 之能,但总体素质肯定不如孔子,而且很可能不同道,所以,传说只称孔子师项 橐,却未说以他为友。孔子虽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却从未说过必有我友。由 此看来,孔子无友,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人。   玩笑归玩笑,以上三种理解到底哪个对呢?似乎也都有道理,可以说是交友 之道的三个方面或层次。其一可谓尚友。交友之先,自己心里抱有个理想的标准 (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标准也可以是权势、财富),要主动选择德能胜过自己 的人去亲近,以求有益于上进。其二可谓慎友。当别人有意交接我时,我应慎重 加以考察,以免误交匪类。“其不可者拒之”之谓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可不慎欤?但也有人认为:“至不如我者以我为胜彼而求与我为交,则义 不得拒也”(杨树达)。这里,似还应该区分泛泛之交和真正的朋友。泛泛之交 不好拒绝,多半是出于面子;真正的朋友才可推心置腹,莫逆相知。其三可谓鉴 友。既已为友,则彼此为鉴,切磋琢磨,从善改过,不亦乐乎?孔子举一而我们 反三,不亦宜乎。至于哪一种符合他老人家的原意,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   (刊《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31日)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