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请张远山先生不要灰心   子牛   yun.liu@ntnu.no   先做一个更正:我以前文章中所有”罗集人先生的’虚假前提’解释”的句 子,都改为”罗集人先生的’预期理由’解释”,谢谢罗集人先生指出这一点。   我的前一篇文章 “是什么迷惑了张远山先生” 只是就事论事, 指出张先生 并不适合研究悖论。科学研究需要系统的训练,不是“高中理科尖子”的功底就 可以任意发挥的。但是请张先生不要灰心,对考试悖论的研究目前最为流行的结 论是: 别人面对面告诉你“事实”,你也可能不“知道”其内容。如果您用这个 来进行隐微主题的发挥就比较合适了,虽然我并不欣赏您的隐微主题。   继续我的前一篇文章,对假设C的研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式微,但是对 K2(P)的考察没有受到任何打击,于是就有了第一段的那个结论,这个奇怪的现 象被称为“Moore paradox(摩尔悖论)”或“blindspot (盲点)”,考试悖论是 这个现象的一种比较“intricate”的版本。我们只要把老师的通知简化一下就 知道它们的联系――“明天有个考试,但是你们不知道它”   我目前能够找到的对这个现象的研究报告是一篇剑桥大学的学位(M.Phil) 论文。作者在结论中说(为了照顾罗集人先生等网友,我就斗胆翻译一下,不出 示原句):   “很明显,学生会推导出‘前提自相矛盾’的结论,但对于一个外部观察者 来说并不矛盾。比如,把悖论里面的天数改为一天,外部观察者能够知道明天会 考试,但是学生却不能预测,他们要么得不出任何结论,要么得出的结论是‘前 提矛盾’。对这个悖论的解答关键是:只有外部观察者得出的结论是权威的。 那些依赖所谓‘前提’所得出的结论都必须怀疑,因为这些推导陷入了逻辑当中。 这就有如量子力学里面的情形,试验观察者本身就是试验的一部分,不可能得到 真实的数据,比如一个粒子的动量和位置。”   “这个外部观察者的思维过程不受任何前提的限制,他的结论也不受怀疑。 更有趣的是,如果上帝‘知道一切’,或者上帝就是这样的一个外部观察者,那 么根据定义,就不能把人类对‘知道’的理解加诸上帝身上”   ………………………………………   大家现在一定觉得这些东西是越说越玄了,但是作者的这些“发挥”是建立 在对这个悖论坚实的理解之上的。   最后,我个人对这个悖论的理解是:我们可以在新语丝上结束讨论了,如果 对这个悖论本身有什么新的见解,可以先在严肃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您的看法,再 来这里作通俗简单的介绍,以免落入被人“指摘”的境地。 (XYS200504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