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关于“考试悖论”的理解   Lawrence   这些天新语丝有不少关于考试悖论的讨论。本想秉承一贯作风继续潜水,但 有些话不吐不快。大家都有自己的解释和理解,这本是好事。但总觉得张远山先 生关于时空的讨论未免有杀鸡用牛刀之嫌(先不说这牛刀是否用对),而且容易 把一个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反倒遮住我们的眼睛。后来也有网友用概率或者 信息学的方法,就更偏离“逻辑”的本意。   首先阐明我的观点:学生逻辑没有错误,问题在于老师的话自相矛盾。   一般来说,自然语言有歧义性,所以我想先把这个问题用略为形式化的语言 描述,统一认识,以免出现理解上的分歧。并且为了下文论述的方便,我把这个 描述的范围适当扩大些。根据通常的理解,老师的话可以归纳为两个条件:   1。考试将在未来的1,2,……,N这N天中的某一天举行;   2。如果考试是在第M天,则学生在第1到M-1天的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知道。   为了证明这是个悖论,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命题:“第K天没有 考试,K=1,2,...”。   (1)首先,根据条件1,当K>N时,第K天没有考试。   (2)现在利用条件2使用数学归纳法。归纳假设是“考试不能在第K+1天及 以后进行,其中1<=K<=N”。于是考试只能在1~K天中某天进行。使用学生的逻辑, 第K天是不能有考试的,否则在第K-1天放学之后就会知道第K天有考试。循环使 用这个归纳推理,即让K从N递减到0,我们就把所有可能考试的日子都排除了。   在以上推理的第(2)步,我们使用了“第K+1天及以后没有考试”的归纳 假设。这一点和张远山的理解一样,我们的确是在不断的缩小可能考试的时间范 围,直至范围为零。但这并非逻辑错误,这个归纳假设是通过前面严格的反证法 排除不可能情形所得出的结论(如feelslikespring网友所指)。这正是数学归 纳法的工作方式,也是为何上面要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的原因——就是为了强 调这一点和说明学生推理的逻辑根源。   顺便讨论一下张远山原文中上帝对人哪天死的断言的悖论(下称“张悖 论”)。文中给出一个“同构”说明学生悖论的谬误。但其实这两个悖论并不 “同构”。张悖论看似和考试悖论一样,但学生的推理(亦数学归纳法)在这里 不适用。根本原因在于数学归纳法只适用于定义在良序集(well ordered set) 上的命题。简单的说,良序集是一类这样的集合:(i) 它的所有元素可以按大小 排个次序;(ii) 它的任何子集都能找到最小元素。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条件(i) 保证数学归纳法可以按照这个大小次序依次遍历所有元素,对应我们上面证明的 第(2)步,是个“递推步骤”;条件(ii)保证我们有个“启动情形”,对应上 面证明的第(1)步。但在张悖论里,这个启动情形恰恰缺少了——上帝没有给 出可能死亡的最后日期,所以数学归纳法在这里不适用——学生的推理没有“起 点”。   当然,如果上帝给出这个最后日期,那么上帝的话也同样有矛盾,于是我们 可以得到“人不会死亡”这个结论。于是张先生喊了一句“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 的好消息!”。其实这并没有什么让人兴奋的地方,因为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断 言、以及上帝说话是否严格遵守逻辑都是张悖论产生悖论的前提,而这些前提在 现实生活中并不成立。换言之,“人不会死亡”这个看似兴奋的结论只是在不可 能前提下推理得到的结论:推理是正确的,结论之荒谬是因为前提不成立。   基于以上这个讨论,我再说几句废话供大家讨论。本文讨论是在形式化框架 下进行的,即把所有的命题符号化,只考虑推理本身是否符合逻辑,而不加入任 何常识以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本人觉得在严密逻辑中使用常识(还有哲学理解等 等)要特别注意,因为常识的载体通常是自然语言,而自然语言一方面会出现歧 义,另一方面在逻辑上并不一定严密或者自洽。历史上很多著名悖论的自然语言 表述乍听起来还真没觉得什么问题。类似考试悖论中老师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其实 不难遇到。虽然它并不影响我们根据常识进行理解,但在逻辑意义上它却是自相 矛盾的。碰到这样的悖论,我们既可以批评逻辑老师讲话不够逻辑,也可以嘲笑 学生死脑袋的把逻辑用到自然语言交流中。 (XYS200504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