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文化苦旅:一个老人的梦游 壮壮 (摘自《秋风秋雨愁煞人》,萧夏林 梁建华 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 7505935879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霜冷长 河》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使其卓立于繁华竞逐风流辈 出的九十年代中国文坛。在赞誉声传来的同时,对余秋雨其人 其文的批评与非议也接踵而至,可谓毁誉参半,形成了今日文 坛独特的景象。本书把一个时期以来对“余秋雨文化现象” 争论的文章集合成书,以利读者们的全面了解,思考。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据说,余氏散文是以其知识的丰富而令读者折服。   而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现代旅游者在奔赴景点的途中,有几卡车的“四 书五经”随行。   文化苦旅,累在其中。   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故纸堆上对你讲出人世的沧桑,而这沧桑被他讲得头 头是道,且有据可查。   这有劲吗?   玩沧桑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玩法。在我们文化发展的童年,那第一个 巨人--庄子便是个满脸皱纹满目沧桑的老人,从未天真烂漫过的民族,从 未天真烂漫过的文化。   我从来不敢信任那些在旅游中写出的东西--“伪善的女人”(李敖 语)三毛竟敢把这样的旅行称作“流浪”--而我们的夫子余秋雨更是酸气 冲天,称之为“文化苦旅”。   平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中国人每逢出门旅游时,忽然会变作诗性大发 之举,一如上述的两位。   而在文章中显摆自个儿的学问和知识是最无聊怕,也是缺乏自信和才力 的表现,学业有专攻,余秋雨,你可以去和故纸堆的人谈掌故,何必用来吓 唬小老百姓呢?   如果说余秋雨比那些不学无术的“青春作家”、“白马王子”们更有学 问,那么我承认,但这是否算是一种评价呢?教授比扫盲班的毕业生更有学 问算不算是对教授们的一种评价呢?   旅游的人总是要回家的。余氏散文也有不谈山水而谈生存的,有时候他 似乎就要面对生存的困境了,可是一开腔酸气就冒出来了,连“困境”也可 以写成一种“意境”,老余真够学问的!   在某些篇什里,老余似乎还想来点批判意味,读完之后,那种粘乎乎的 感觉会令你疑惑:他是骂谁呢?还是在拍谁的马屁?!   余秋雨,得了散文的中庸之道。   余秋雨在他的《上海人》一文中通过对徐光启的描述,其实说的是他自 己的为文之道和人生哲学:   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着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 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源,不断受到皇帝重用……开通、好学、随和、机 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开……   如此,余氏散文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拥有不小的市场就更不难理解了。   老余是得道之人,据说在生活中的玩法也是钱锺书式的--把上门采访 的记者拒之门外。这帮记者也贱!   我以为某旅游出版社意欲出版其文集印发各旅游点,这决不是无知和滑 稽,其中大有真义,那位热情催稿的小编辑是真的读懂了他而未被蒙过去的 主儿。   所谓“文化苦旅”,其实是余秋雨的一次精神梦游,他要在梦游中看到 遥远的前世,以慰余生。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