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人文学者的道义 孔庆东 早九十年代的前几年,泛起了一股讥嘲和否定八十年代人文学科建设的“热炒 ”。这股“热炒”除去一些真正的学术忧虑之外,包含着为数不少的“阴暗心 理”。一是以此来掩饰那两三年间学术界的卑怯和沉默,企图以批判八十年代的 “喧嚣和浮躁”来证明卑怯和沉默是正确、明智、伟大的。二是以此来为九十年 代中期以后的学术新局面鸣锣开道,否定了抗争与忧患,才好光明正大地游戏、 超脱、合作、共渡艰难。三是以起哄来壮胆,在指责别人“思想大于学术”的喧 哗声中,让人忽略了指责者自己其实是既无思想也无学术的。到了九十年代末 期,这股“热炒”秋后自然凉了,因为九十年代以自己明明白白的喧嚣与浮躁打 了自己的耳光——尽管它不在乎这个,它可以说是“儿子打老子”。九十年代就 将在这种“迎风撒尿刮一身”的尴尬处境中离我们而去,成为一块“飘逝的脏头 巾”。 九十年代不是完全没有扎实、严肃的学术建设,有。但它们已经充分地边缘化 了。这种边缘化的建设再多也只值得欣慰而不值得骄傲——每个时代都不乏这样 的边缘人,他们默默的工作成果有一部分可能在未来被后人发掘出来,歌颂一 阵,例如陈寅恪、顾准。可是这只能证明个人的德与才而不能证明那个时代是扎 实、严肃的。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中,十余年来,方法论的意义被强调得深入人心。 一旦采用某种比较“新”的方法——包括切入角度、理论模式、主题词汇,就可 以产生成批的研究著述,这种披着西方学术市场雅外套的学术媚俗行为对于职业 化的中国学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许多博士硕士不读文学作品,甚至连《水浒 传》和《子夜》也没通读一遍,专读海外文化理论和汉学著作。写论文时,再去 将有关作品“细读”一遍。然而,没有“粗读”作为基础的“细读”是十分可疑 和可鄙的。它好比是放着正常的肉眼不用,非要戴上八千度的近视镜去看书,结 果给他看出一大堆新东西,只是这些新东西与书之所以为书没有关系。 这里,粗读指的是无目的性的感情阅读,或者起码是无学术目的性的普通阅 读,它不想在文本中发现什么母题、隐喻、结构、功能,它只是留下了一种普泛 的阅读印象和感受。它可以被作者操纵,表现出喜怒悲哀,“或谑张飞胡,或笑 邓艾痴”,也可以对作者不满,边读边骂,掷书于地,就像有的人读王朔。其 实,这种粗读才是本来意义上的细读。而现今流行的所谓细读则是一种屎里觅 道、卵中求骨的技术操作。这种操作没有先在的理论工具是无法进行的,所以它 必然忽略大量感性的、美学的东西而专门捕捉适合自己嗅觉结构的气息。所以, 这种所谓细读乃是地地道道的粗读,申言之,这是一种学术上的“文字狱”。在 国家无事的和平年代,它是学者们沽名钓誉的能指游戏,一旦“万里山河红旗 展”,它就会变成杀人的利剑。这套所谓“细读”的功夫,大清朝就做得十分拿 手,文革中更是发挥到登峰造极,实在无须舍近求远,请外来的和尚们再三垂教 的。 技术操作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自然是相当重要的,这一点不容否认,只是它必 须建立在普通美学接受的基础上。把这句话细读下去,就是说,做学者必须建立 在做普通人的基础上。二十年来,一切方法的变换、视角的变换,都是表面的遁 词,决定着这些变换的最根本者,乃是人文学者道义身份的变换。 正像叙事性文学中叙述者的身份十分重要一样,学术论著中也存在一个十分重 要的“论述者”。因为是“论”不是“叙”,所以,他天然地具有道义功能。二 十年以前,这个论述者的道义身份是执政者在学术领域的全知全能的代言人,他 要粗读就粗读,要细读就细读,自由出入,万物在我。后来,这个论述者的道义 身份变为执政者的一部分的代言人,粗读和细读都受到了有意的限制。再后来, 论述者开始有意改变粗读和细读的比例,进而本质性地颠覆自己的身份,变作为 民请命、为民启蒙的“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在与权力话语的对抗中自 以为上应天命,下合民心,谁知天命不可测,民心更无常。在经历了天意的重创 和民心的冷落后,“知识分子”的道义信念发生了动摇和崩溃。九十年代以来, “知识分子”一词大面积地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学者”、“批评家”、“文化 人”等模糊概念。这些概念摆脱了“知识分子”的道义负荷,企图“跳出三界 外,不在五行中”。然而,正像鲁迅所说生在有阶级的社会而要做超阶级的文学 家实在是心造的幻影一样,这些身份暧昧的论述者不可能彻底泯灭或隐藏自己的 道义倾向,只是那种企图泯灭或隐藏的努力造成了道义倾向的摇摆和混乱。 许多“学者”仍然继续执行着“知识分子”的学术功能,尽管他们穿着学院化 的西装,领带打得很规范,但主流意识形态的御史大夫们一眼就能看穿他们的领 带曾是裹头的红巾,西装翻过来就是迷彩。学者终不能迷惑御史,只好在一脚道 义、一脚学术的双轨蹒跚中艰难地、然而又不无自得地进行下去。 “批评家”的身份感受要比“学者”好得多。他不但可以批评知识分子,还可 以批评学者,还可以批评“批评家”乃至一切人。所以批评家的道义身份是复杂 的,他需要找一个很安全很舒适的瞄准点,又需要不断地“打死打伤敌人若干 名”以表示自己没闲着,所以有时不管该不该打,只要在瞄准器上有个人影一 闪,就急忙扣个连发。有时发现一个便于射击的“视角”,也不管这个视角是何 人开发建设用于何种投资方向的,就趴下去埋头扫射。因此,批评家们的道义身 份经常自我矛盾或青红不分,批评本身的份量也就随之大大地打了折扣。 “文化人”本来是指从事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经 过“流氓化”一派作家的大力调侃和糟践以后,成为一种可以随意嘲弄和自嘲的 大众化的“文化俗人”形象。这种“文化人”的道义身份不像学者和批评家那样 受到职业的客观制约,因此他可进可退,可左可右,一切看自己高兴,强调一个 “舒服”和“爽”。“文化人”决心做学问时,比学者要扎实、规范,体例丰 赡,一板一眼,平均每页有二十个尾注,参考书目有一万多本,其中西文书占八 千本,四库总目书占一千五百本。“文化人”从事批评时,比批评家要瞄得准来 打得狠,的确是“阶级仇压枪膛,民族恨喷怒火”。只是他所归属的阶级和民族 是不一定的。 道义身份的驳杂与暧昧,决定了当下人文科学研究的通胀与停滞。应该说,今天 的人文学者队伍兵强马壮,掌握着成套的先进武器,产量高、包装美。但正像中 国的电脑,普及速度是世界一流的,而使用率却仅有2%一样,人文学术论著的现 实指向之微弱,使人们开始怀疑它存在的价值和消耗国家文化经费的理由。随便 举个例子,当今有许多漂亮的论文,包括一些著名学者的论文,花费了很大力 气,爬梳考证,细读解剖,结果不过是想证明1949—1979年间的文学是没有价值 的,阶级性文学是没有价值的,一切有共产党参与的文化活动都是错误和荒谬 的。这些论著在技术层面上都操作得很好,但它们的道义倾向是没有经过审慎考 虑的。它们有意或无意地无视1949年以前深刻的社会危机和糟糕的政治经济现 实,即无视革命的原因及其复杂的过程,却主观地认定中国人民在1949—1979年 间过着牛马不如的奴隶般的生活,觉得只要向那段历史大泼脏水,不论怎么泼在 道义上都是光彩的。海外学者这样想还有情可原,因为他们在中国问题上确实无 知,国内学者也来起哄,就未免有负于天地良心了。 当今中国的人文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都过剩得需要大批量销毁了。花里胡哨 的东西对人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但它们是不可能持久的,做学问和做人的那些 普普通通的道理,却需要我们哪怕是假正经也要正经地恪守下去的。铁肩担了道 义,妙手才著得文章,不然妙手再多又有何用。千手观音的价值不在它有婀娜的 千手,而在它是济世的观音。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