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金庸的眼睛往哪儿看 苏中杰   以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笑傲江湖》由央视播出后,许多网站就此进行评 说,留言板上的话甚至比较难听。因为有那么多人都在为进行批评而上网,一家 网站甚至说:感谢央视播出这个剧,为我们提高了效益!而正当此时,央视在 “对话”节目中,请来金庸和以金庸迷为主的嘉宾发言,并播出自制的“金庸小 传”,来了一次大热炒。7月9日,《北京青年报》又刊登“不许金庸独霸武林” 的消息,称“李安、徐克、何平、张艺谋四大导演领导武侠电影实现四个现代 化”。可见,武侠高烧烧得多少人头昏眼花啊,在这里我不能不泼几瓢冷水了。   金庸是专门盯着什么题材写呢?谁都知道,是武侠。金庸从武侠题材中写出 了什么内容呢?谁都知道,是武侠精神。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对待金庸的武 侠和武侠精神了。   武侠和武侠精神,其他民族也有,但如果说中国是武侠和武侠精神之最的话, 恐怕无人不赞成。武侠和武侠精神为什么成了中国的特产和名产呢?也就是说, 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崇拜行侠仗义,而且要用武功来张扬呢?一句话,这是中国社 会运行长期失律失范失序的结果。人们的生存生活保障,本来应依靠社会运作的 规范化和有序化;而一旦缺乏这方面的内容,人们从法律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就 只好把希望寄予个人去抗争,或靠义士来扶助,用以对抗无序社会带给个人的危 害。这种社会的黑暗和悲哀,正是武侠和武侠精神产生的根本原因。千百年来, 中国社会越是在顽强地追求武侠和武侠精神,越是说明社会的黑暗和悲哀。如果 金庸能写出这一内容,还算有点新意。可是,除了情节和厮杀的刺激感,我们没 有看到小说有多少内容是超越封建社会的。   当然,这不等于说金庸的小说没有追求,正如央视“对话”节目中众人高颂 的和金庸本人也认可的那样:倡导武侠精神,扶正驱邪。但历史证明,武侠精神 实质上是一种游民精神,在行侠仗义的同时,又特别能制造等级制,而且其内部 就充满血腥气。这种等级制,实际上是在野的君主制,而且,什么为义,什么为 正,不是以全社会的利益为轴心,而是反映了个人尤其是门派首领的意志。尽管 这种游民精神也是邪恶逼出来的———被社会逼向边缘化的游民,投门结派,以 “三国气”和“水浒气”进行活动———但又制造着邪恶:不但进行破坏,而且 能充当改朝换代的力量,作用于治乱相循的历史。可以说,几乎所有开国的帝王, 都是用游民精神夺取天下的,把当初在野的等级制过渡为君主制,进行压榨剥削, 再逼出大批游民来,让人们在无助中追求武侠精神。封建社会中,人们总把这种 精神当成曙光,企图用白骨来清除白骨,用血泊来止住血泊,而社会还是永久的 黑暗———始终是在失律失范和失序之中。可是,金庸竟从游民文化中寻找精神 资源,找出了社会方向———仗义行侠!   金庸的眼睛长在什么地方?他的脸向着前方,希望社会进步,但眼睛却盯着 遥远的中世纪,从那里寻找精神资源和出路。那么,战胜封建社会及其邪恶的公 器是什么?我想,不是武侠精神,而是民主和法治!   在央视的“对话”中,只有一位中年男子来了个真对话———用现代化社会 观念审视金庸的小说价值,说武侠精神实现不了民主更代替不了民主。但马上就 有一位年岁一大把的学者模样的人进行反驳,说法治不可能没有漏洞,侠义还很 必要,竟认为法治的漏洞不是用法律来弥补而是要用侠义来弥补。还有一位学者 模样的老先生慷慨激昂地说,金庸小说给人带来娱乐享受,谁也否定不了——— 他可能感到从思想和精神上无法捍卫金庸,才死守这一道不堪一击的防线的。至 于金庸本人,则干脆认为自己的小说是不是文学没关系,只要有许多人喜欢就行。 那么,金庸就此便可以心安理得了吗?   中国青年报 2001年7月23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