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金庸和吕绍纲:小说家与历史学家的区别 王先胜   据媒体报道,79岁的金庸先生正在写作《中国通史》,用人民的观点,采用 小说式的写法,以便让青少年更容易阅读,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记者在采访金庸先生“为什么要写《中国通史》”时,金庸强调“中国人民 之所以伟大,中国民族之所以这样强大,主要是与团结、融合有关”,认为“中 国历史上每一次民族融合,便使中华文明出现一次发展高潮”。他举了秦、汉之 后,匈奴、鲜卑人的进入,才导致隋唐的发展,宋朝之后,辽、金、元人进入, 女真族进入,才有了明朝的发展等几个例子以说明他的观点。说着说着,金庸大 侠就想从更深的层次上论证,他说:“从区域文化来说,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 云南的元谋文化、浙江的河姆渡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会融合”(张英、万润龙 《金庸:用人民的观点写〈中国通史〉》,《南方周末》2003年10月16日第19 版)。看到这里,又看看报纸上一群记者围着金庸先生采访的图片,金庸先生满 目慈祥的神态,我忍不住笑出声来:金庸先生真是幽默呀!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 距今5000-4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云南的元谋人、元谋文化距今 170万年,如果这三者可以用于论证民族团结、文化融合,还有什么不可以用于 论证同样的问题?   正好最近看到吕绍纲先生的一段佚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一位易学专家写 了一本有关易学方面的书,院方请吉林大学的吕绍纲教授审读,以便决定是否给 予出版基金支持该书的出版。吕绍纲先生审读之后写了如下审读意见:   郭书的基本观点我不赞成,有些观点我不懂。但是我要肯定地说,这书写得 不错,很有功力。所作结论是有理有据的,绝非信口胡扯者可比。人们可以不同 意它的说法,但不能不承认它是一家之言。作者思路清晰透辟、逻辑严谨、语言 亦通畅,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可读性。观点是自己的,绝无抄袭的嫌疑。政治上 没有问题,纯属学术著作。建议资助出版。   吕绍纲先生是吉林大学的中国先秦史博导,著名的易学家、史学家,尤以易 学和《尚书》研究知名于海内外,但是他居然说“有些观点我不懂”。吕绍纲完 全不必要说“有些观点我不懂”,如果他不说,这世界上又有几个人知道吕先生 对一本易学书中的“有些观点”不懂。相反,金庸先生并不研究史前考古、史前 文化,甚至可以认为他基本知识、常识都欠缺,但是他居然可以信手将一些他对 史前文化的印象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我想,金庸与吕绍纲之别,大约就是一个 小说家与历史学家之区别,一个作家与一个学者之别。   据说金庸的梦想是做一个历史学家,有人分析老先生从未提出过什么特别有 创见的历史观,也没有掌握新的史料,所以他是一个“不可能的历史学家”。我 觉得严重的问题还不在这里,也不在于老先生不懂史前考古、史前文化,而在于 他对待知识的态度、论述问题的方式。虽然“我不懂”并不能造就一个历史学家, 但一个历史学家必然要敢于说“我不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想这是 一个做学问的人首先应该身体力行的。   我很敬仰金庸先生,他的小说带给我魂牵梦绕的情愫,但是金庸毕竟还不是 一个历史学家。我们期待着老先生通过写作《中国通史》而成就自己的梦想!其 实,金庸做小说家已经做得空前绝后,何必硬要做历史学家,而且还要带历史学 博士? 附: 金庸:用人民的观点写中国通史 张英 万润龙 2003年10月16日南方周末   79岁的金庸,还有一件心事没有完成,这就是正在写作中的《中国通史》。 在写作手法上,金庸采用了小说式的写法,让青少年更容易阅读,对中国历史、 中华文化有更多了解。“我为什么要写《中国通史》?周谷城先生的《中国通史》 和翦伯赞先生的《中国通史》都写得非常好。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有点不同。我 觉得中国人民之所以伟大,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强大,主要是与团结、融合有关。 在古代,外国的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时,习惯做法是将对方斩尽杀绝,文明 亦自然中断。在中国不然,民族之间的征服杀得很少,主要是将对方人员先当做 奴隶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其升为平民,享受平等待遇。在这个过程中,吸收 对方的文化、技术,遂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秦、汉之后,匈奴、鲜卑人进入, 才会有隋唐的大发展;宋朝之后,辽、金、元人进入,女真族进入,才有了明朝 的发展;清朝更能说明问题,满汉融合,互相通婚,取长补短,才有了版图的扩 张。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民族融合,便使中华文明出现一次发展高潮。从区域文化 来说,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云南的元谋文化、浙江的河姆渡文化,在发展过程 中也会形成融合。”   在写作角度上,金庸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考虑:“我是用人民的观点来写这部 《中国通史》的,以前的中国通史大家都用朝廷的观点,到底哪个皇帝打垮哪个 皇帝,抢到权位了。我希望写出一部崭新的历史著作,比如说,我会用人民观点 看人民在历史时代起什么作用,他们在当时的生活过得好还是不好。我认为现在 新的历史观念应该写人民史,不应写帝王史。但是,人民比较难写,因为人民都 是无名英雄,如果人民中有领袖,大多数后来就背叛了人民了,自己做皇帝去了, 刘邦、朱元璋这些都是,本来人民出身,但成功后他就反过头来压迫人民了。”   在中国历史中,金庸喜欢的年代并不是唐朝。“唐朝是武人当政的。唐朝的 历史是从北周过来,所以北周是鲜卑的贵族当政,等于是外族当权了。他实际是 将军贵族分化出来的,手里有兵权的大将军是很有权的,一般普通老百姓生活还 是苦。他自己派人去收税的。有财政权,有法院,法官由他派的,所以立法权、 司法权、财政权全部在将军手里。所以唐朝并不是很好的时代。宋朝也没有太进 步,但比唐朝好一点。宋朝对知识分子很尊重。皇帝和宰相上朝,以前唐朝宰相 要向皇帝跪下要磕头,宋朝就是皇帝坐在那里,宰相也坐在那里,讨论问题,非 常人道。而且宋朝有个好处,宰相大官从来是不杀头的。有些宰相做得不好的就 罢免,不让你做了,留职察看,或者下放之类,不杀头。”   因为去过谭嗣同和贾谊故里,金庸也谈到了谭嗣同和贾谊。在金庸印象里, 谭嗣同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改革派人物,一个好男儿,形象和《书剑恩仇录》里 的陈家洛有点接近,只不过谭嗣同不会武功而已。 (XYS2003103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