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王朔和金庸确实不同 糖包子 读了王朔写的一个简历,发觉他的成长背景和金庸的确实有些不同。而这 种背景可能真的对他们的处世和写作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有人说王朔是“痞子”,说王朔的文学是“痞子文学”,其实这和王朔的 出身和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也许王朔本人对这种说法很鄙夷)。王朔 们的父亲们是解放前那拨真正参加革命的军人(他们没把皇帝和总统们放 在眼里)。于是作为解放军的直系后代,接班人这个词对于王朔们不仅仅 是政治词汇,它实实在在的对王朔们的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王朔们不 会崇拜旧文化,因为他们的父辈创造着令王朔们自豪的新文化,没有文化 大革命也是如此。王朔们没有对文化权威的崇拜,因为那些文化的权威已 经在他们父辈的革命下斯文扫地(后来甚至在王朔们的亲自革命下)。文 化在王朔们的眼里不应该是继承下来的东西,而应该是创造出来的东西。 王朔们不习惯抬着眼皮抄写老文人的语录,也不舒服耷拉着眼皮听权威们 训斥。王朔们在文化上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这可能就是王朔们“痞” 的缘由吧。 金庸被王朔说成是“没落”的文人,这其实和金庸的家庭很有关系(也许 金老先生听着不舒服)。金老先生们的家庭是那种旧中国“有文化”的大 户人家。金庸们这样的家庭与鲁迅、周恩来那样没落的大户人家子弟有所 不同。金庸们骨子里没有造反的动力,虽然他们为了追求新的东西也参加 部分的造反。金庸们对文化和社会的调侃绝对要求自己不“痞”,还要字 里行间透着家学深厚底蕴。金庸们在文化上也有接班的“要求”,而接班 就不能造旧文化的反。金庸们认为尊重权威顺理成章(他们自认为是中国 旧文化的“贵族”),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旧文化的基础上顺利接班; 他们自觉的学习旧的东西、继承旧的东西、宏扬旧的东西。所以,金庸们 即使用白话写小说也要硬透出一股中国“古代”的味道来。 王朔们是新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造就出来的一代,他们的文学作品带着 生就的叛逆。金庸们是过去的大家子弟,他们的文学作品里透着对他家庭 赖以生存的文化的欣赏。王朔们的文学是伴着战争和革命产生的,是上百 年产生一次的文化现象。而金庸们的文学(套用列宁的语录)是每日每时、 自发的和大批的产生着的。 很不幸,王朔也终于落了俗套。《看上去很美》至少在精神上背离了他的 反叛性格。王朔以一种贵族式的自我欣赏回忆着他那特殊的、带贵族气息 的“大院”、幼儿园(听说以后甚至还要回忆学校)。只要在文学上有贵 族式的自我欣赏的作品,那么他离崇拜权威(或者要求他人崇拜自己)就 不远了。这是一个信号,王朔们的时代确实过去了,就象王朔自己说的那 样。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