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从武侠骂街看武侠读者群的人品 老粗 骂街,是用下流卑俚的语言侮辱他人,通常为社会底层文盲发泻之用,然其语汇及 表达花样却异常繁多。骂街是不讲道理的,也没有讲道理而骂街的,武侠迷既热衷 于骂街,所以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总地归纳起来,骂街不外三类:首先是以下 流猥亵的言辞,次为恶毒卑劣的比类,再有伤害人伦的咒语。 武侠迷骂王朔,这三类骂街用语俱全,从“操”到“王八”到“祖宗”,可以说用 之已极(即便是汉奸、卖国贼、日寇也没被这么粗糙地骂过)。如若把武侠迷连日 对王朔的谩骂拿给金庸看,老先生发觉拥有的是这样一批下流读者,也定然道声 “惭愧”。 骂街者起码在人品上卑劣,谁见过品格高尚者骂大街的!由此可见,金庸的读者群 都是一些什么样品格的人了(一笑)。 然而,读武侠的品格如此低劣,并不是说写武侠的品格也如此低劣。古往今来(特 别是近现代),武侠小说作者写作的目的,大多数乃为稻粱之谋,一俟解决了名 利,绝不再写下去。金庸十五部作品之后不再写下去,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何止金庸,近代作家张恨水、郑逸梅等人都写过武侠小说,白羽还专写武侠小 说,而在其后,他们对写武侠小说的动机,都有较为诚实的自白,无不认为武侠小 说是“有毒害的”。可以说,有能力写出武侠小说的人,大都有一些文化修养和是 非辨识,违心迎合某种趣味获得独立写作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后,对武侠小说的 危害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首先,公认的武侠小说读者群,多为社会底层的人们和幼稚无知的青年,因为心中 不满和欲望受阻,自己力量不足,又不愿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便幻想有某种神力, 助其达到自己欲望的满足,宽慰心底毫无希望的奢念。由于有这种心理上的需求, 就产生了满足这种心理的小说——武侠。 再则,由于社会层次和文化素质,武侠小说恰能满足这类人们的心理需求,换句话 说,就是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的至关重要,在于读武侠小说能满足他们由于懒 惰、弱智等因素所限,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却非常渴望得到的东西。他们看武侠小 说的时候,一不劳神,二无凶险,好似亲身梦游一般,把平时积郁在心底压抑的欲 望一并发泻出来,时或夹杂着习惯中的卑劣念头,在阅读同时得以满足,恰似抽了 精神鸦片飘起来一般,或王朔的“做一把头部按摩”。(二笑) 可悲的是,在武侠梦游之后回到现实中,使他们更加厌恶经过长期努力和奋斗,以 达到成功的途径,更加觉得现实生活的苦闷和无聊,便更加需要再次的精神按摩, 于是只能再“武侠”一次,来宽慰自己。这种反复地麻痹自己,使他们的修养和能 力,一直停留在看武侠之前的地步,或者更加退缩了。因为武侠读者多来自社会底 层,被社会的污垢所包围,有很深的流氓劣根性,心中不满往往不是通过讲道理解 决,而是站到街头巷尾昂头淋漓痛骂。本来通过教育和学习,他们的劣根是可以改 掉的,正视人生和社会,通过正当途径来满足正常的欲望;但是读了武侠小说,觉 得里面的“大侠”“剑客”都是反社会的,所以把人类千余年形成的公认伦理道德 视为糟粕,反把社会不齿的污垢当作荣耀。这样,不但他们的素质和人格越来越低 下,同时形成根深蒂固的“反社会世界观”。 底层社会流行着一句话:“骂死人不偿命。”意思好象是,骂街要能把人骂死了, 不承担刑事责任。来自底层社会的现代武侠迷们,本来就不具备胆量和修养,现在 能打着“维护金庸”的保护伞,且具备着骂街的天赋和现代化骂街的通讯,愈加安 全方便,怎能不跳着脚骂个淋漓痛快呢!因此可以说,武侠被作为“正面文化”的 误导,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普及,金庸先生和王朔二人的名气,给武侠读者群体提供 了得以施展骂街“才华”的场所(三笑)。 并非在此之前的武侠迷不想施展骂街的“才华”,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施展这样才华 的条件和场所。倒退五年,现在骂街的武侠迷恐怕只能自骂自听了,哪个杂志和报 刊能展现他们如此下流的骂功呢! 不过,互联网的功能还是巨大的,起码使武侠读者是个具有什么样素质和人格的群 体组成,得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引起人们对武侠危害、青年教育,乃至民族 前途的深思。(笑不出来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