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文学界话说王朔 金庸 赵晋华   尽管以“才情”来论人说事委实是个冒险,但你终究不得不承认—— 有没有才情的确大不相同。有才情的人开口说话,永远都有听众,赞 成也罢,反对也罢,总之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近日,作家王朔以他的 才气和性情所写的《我看金庸》一文,使南北许多报刊兴奋不已就是 个证明。   王朔在文章里说:第一次读金庸的书,只留下一个印象,情节重 复,行文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 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挡横 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 着。金庸笔下的侠与其说是武术家不如说是罪犯,每一门派即为一伙 匪帮。他们为私人恩怨互相仇杀倒也罢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给他们暴 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杀人这种事也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为了正义 哪怕血流成河。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这群人通 过他的电影电视剧的广泛播映,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 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 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   以上所列只是王朔文中的一些观点,他由此而来的分析以及另外 那些更富刺激性的话限于篇幅而略去。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金庸和 王朔在国内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也有很多, 现在,王朔以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尖刻地批评金庸,其他作家和批评家 如何看待此事?他们是否喜欢金庸小说呢?   作家叶兆言是看过金庸小说的,他认为在武侠小说这个领域中, 金庸是最好的,比梁羽生、古龙都好。这不是一种评价,只是单纯的 作为读者来说作品好看、不好看,金庸的小说能让他看进去,看看而 已。他说自己和金庸不是一类作家,写的也不是一类作品,但平心而 论,金庸的小说确实不错,他的缺陷也是武侠小说共有的缺陷。   评论家蔡翔是从80年代初就开始看金庸作品的,他的小说几乎都 看完了。蔡翔认为,金庸自己不太喜欢被人称为“武侠小说作家”, 而喜欢称他为“作家”,但蔡翔觉得他是武侠小说作家,他的小说是 武侠小说,也受武侠小说的限制,人物角色安排、情节冲突等,都有 武侠小说的模式,他笔下的大侠、小侠,存在着程式化和模式化。当 然,金庸非常有才华,他设置的矛盾冲突,有时会冲破了武侠小说的 模式,像《鹿鼎记》以及他后期的作品,集武侠小说之大成,在武侠 小说这个领域具有了相当的高度,而他的早期作品比较一般。民国时 期,武侠小说是有过一个高峰的,分南派、北派,出现了平江不肖生、 白羽、王度芦等“五四”以后的新武侠小说作家,他们吸收了新文艺 的一些长处,受现代白话文的影响很深,心理描写细腻。金庸的作品 与他们是有师承关系的,他加强了武侠小说的文艺色彩,也吸收了国 外的思想和小说技巧,他的小说在语言、情节、人物上都有着武侠小 说的文体形式,但越到后来他和武侠小说的模式越有冲突。金庸既不 是大师,也不是一无是处,若说他伟大就太过分了,武侠小说商业性 很强,其报纸连载的形式,繁复、嗦是显而易见的。   评论家靳大成将金庸文集读过5、6遍,他认为不能将金庸小说简 单地看作武侠小说,不能划在原来武侠小说的概念里,他在现代文学 里重新开创了武侠小说,完成了武侠小说的现代革命,使一个文体唤 发了活力,丰富了“五四”的文学传统,丰富了文学的现代性。和鲁 迅不同,金庸借助另外一种资源对传统进行批判,历史在他这儿不仅 是“吃人”,而是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观,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始终困扰 着金庸,他反对用绝对道德化的评价。他创作了一批“自然人”的形 象,这些人无父无母无邦国,有心练功,无心得功,反而成了武林高 手。金庸质疑了狭隘的民族概念,质疑了传统历史观,质疑了流俗观 念,不断挑战着读者的想象力。   1998年,在美国科罗拉多曾召开了一个“金庸和20世纪中国文学” 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蔡翔、靳大成、吴亮等都参加了这个会议。靳大 成说,去年的会开得不错,来了很多专家、武侠小说研究者、金庸研 究专家、汉学家等,“金庸现象”具有国际性,以此为论题培养几十 个文学博士不成问题。而上海评论家吴亮对此有不同说法。   吴亮和蔡翔同在上海作协工作,十几年前,他常常看见蔡翔在作 协借阅金庸作品,于是也借来一阅,但看不下去,一本都没有看完, 口味不对而已,没道理可讲。去年被邀请去美国开会,一开始他是推 辞的,没有推掉,又硬着头皮看金庸小说,仍然看不下去,没有一本 是看明白的,只能佩服别人能看下去。既去开会,也就写了一篇论文, 是由5、6篇随笔构成的,说了些题外话,把武侠和日常生活放在一起 说。他的想法是:金庸不懂武功可以写武侠,那么我不懂金庸也可以 写金庸。吴亮说,无法评论会议本身(蔡翔对此也不愿多言),但金 庸也去了,我还比较喜欢他,他很文雅,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很圆滑、 世故,对于会议上的许多誉美之词,他总是说“不敢当”。金庸的谦 虚不是假的,他是真的不敢当。国内好多人捧金庸,是打鬼借钟馗, 比如王一川是用金庸打茅盾,打击了一大片,这是武林中的宗派斗争。   记者问吴亮:这次王朔批评金庸,是否和你当年批评张辛欣一样 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吴亮回答:那还是不一样,我比他严肃,王朔是 乌鸦嘴,是意气用事。他是胡说八道,但我喜欢听,因为他说的有意 思,别人说的没意思。王朔批评金庸,得罪的是“金庸迷”,金庸本 人无所谓,也许他和王朔还会成为朋友,他们其实是一伙的,两个韦 小宝。目前,两个非常走红的作家内讧,这挺好。吴亮最后强调一句: 有那么多人喜欢的东西,肯定不是好东西。   10年前,却不过同学的一再热心推荐,记者曾借过一套《书剑恩 仇录》(上、下),但勉强读完上本后,下本就读不动了,不喜欢。 靳大成解释说,《书剑恩仇录》是金庸早期的作品,那时他的笔还没 有放开,后来他突然找到了自己的叙事模式。靳大成自己也不喜欢金 庸的爱情描写,那种靠一个误会推动了几十页情节的写法很嫩,他赞 成金庸被称为大师,是指金庸对文学的贡献,而不是说他没有败笔。 王朔和金庸现在并没有构成争论,只是对作品的看法不同而已。金庸 和王朔的小说都是模糊是非判断,不断冲击人的有限性。王朔对金庸 的评价是不到位,而不是高低的问题,批评金庸的人常常是没有怎么 看他的小说,没有读懂他的小说。   据说作家邱华栋是金庸的读者,记者最后采访了他。邱华栋说, 他在高中时就读完金庸的主要小说,大学毕业时已看不下去了,金庸 作品适合高中学生读,不能满足文学专业人士的审美需求,对于成年 人还能看进去金庸的小说,他感到吃惊。邱华栋练过武术,认为对金 庸的来源比较清楚,他的武侠小说和真正的武术没有关系,很玄,是 《红楼梦》、中国历史、佛学、传统章回体几个方面的混合,在武侠 小说作家中是最好的,是给大众看的,是一种文化普及,他是一个通 俗作家,有学者底子,被捧为大师不好。至于王朔批评金庸挺无聊, 有炒作之嫌,但说的也有道理。 中华读书报1999.12.1.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