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诺贝尔奖 (译自NATURE杂志)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学术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2.pl

送交者: ffffff 于 October 13, 2003 04:50:46:

回答: Nobel Prize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 USA 由 ffffff 于 October 11, 2003 06:40:52:


送交者: 20


 审视诺贝尔奖

    Trisha Gura

   碧声译自NATURE杂志
  Vol 413, No 6856, 2001.10.11


  


    今年是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周年。其声望是勿庸置疑的,但其挑选获奖者
  的方式,是否考虑了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的方式呢?

  每年的十月总有几天,原本只在狭窄的前沿领域里知名的人,忽然
被誉为拓展人类知识疆域的英雄先驱。平时要费力吸引媒体注意的研究
领域,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这就是三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声望。今年宣布获奖者的通告,标
志着颁奖百年纪念——这是一个反省这些奖项如何获得今天的地位的好
时机,也是询问其评选过程是否与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合拍的好时机。

  对科学研究——至少是诺贝尔奖所涵盖的有关学科——而言,诺贝
尔奖起着重要的公关作用。它们描绘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图景:孤独的先
驱者终于因其个人才华获得了崇高声望。但现在,科学已经进入一个合
作时代,研究项目可能花费数十亿美元,需要千万名科学家参与。在这
种状况下,上述图景是否合适呢?每年那几位重要的获奖人物是如何被
挑选出来的?对于每一奖项,评委会的商讨细节须到颁奖之后五十年才
能公布,因此个中细节仍然十分神秘。不过当科学史家们在更早的文献
中搜索时,发现选择的过程有时候是挺古怪的。


         胜利的分界线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写下遗嘱时,并不知道
它将导致什么结果。他因发明炸药积累了巨大财
富,决定把大部分财产用来设立五个奖项,奖励
那些在化学、物理、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推动
和平方面“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指定4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机构来
选择获奖者,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物理奖和化学
奖,瑞典文学院负责文学奖,瑞典权威医学院卡
罗林斯卡研究所负责生理学和化学奖,挪威议委
任命的一个委员会负责和平奖。经济学奖是一个
现代版本,由瑞典银行设立,1969年首次颁奖。

  奖励的金钱价值是空前的。1901年即诺贝尔
去世五年后首次颁奖时,一份奖金是一位大学教
授年薪的30倍。现在,如有人独获一项奖,可得
到1000万瑞典克朗,折合94万美元。

右图:自上至下分别为1901年颁奖典礼、诺贝尔、
2000年颁奖典礼

  巨额的金钱无疑为诺贝尔传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金钱不能完
全解释诺贝尔奖的独特地位。一些其它类型的科学奖(有些是为那些诺
贝尔奖所不涵盖的学科领域而设立的)也付出高额奖金,但没有一项能
够达到同样高的声望—— Crafoord奖的获得者你能说得出几个?

  科学史家认为,诺贝尔奖的声望部分得益于它设立时的地缘政治气
候,以及一些早期获奖者的才华与人品。诺贝尔希望这些奖项是完全国
际化的,这与十九世纪末激烈但和平的国家竞争环境有关。现代奥林匹
克运动也是那时候设立的,世界性的活动正是时尚。在颁奖的头五年里,
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X射线发现者伦琴、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居里夫妇
(他们因对放射性的研究与贝克勒耳分享奖金)。


居里夫妇

伦琴

巴甫洛夫


  现在,获奖者能得到的好处又要多得多了。除了奖金,其所在的实
验室还可望立即获得大量的公共及私人资金,四处旅行的机会也空前地
增加。那些乐于享受名望的人,还可以签订写书合约及在电视上露面。

  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的Celera遗传公司的Hamilton Smith(因发现DNA
限制酶而于1978年分享生理学奖。他说:“在你得奖之后的头几年,研
究资金大概会偏爱你。”

  瑞典德堡大学的Arvid Carlsson是2000年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因对
神经信号传递物质多巴胺的研究而获奖。他曾想创办一个衍生公司,生
产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但遇到了许多阻碍。得奖之后,诸如资金和
校园内的场地之类的障碍突然全消失了,“许多问题完全解决了。”

            名望

  诺贝尔奖获得者还可以成为公众人物,当权者急于要征求他们的意
见。例如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工作的Peter Doherty,
因研究细胞介导免疫系统而于1996年分享生理学奖,成为1975年以来首
次获奖的澳大利亚人。他说:“我时常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公众舞台上。”
他被设定成为科学方面的发言人,并可以与国家的主要政治领导人接触。
他开玩笑说,得到一种这样的名声,感觉就像“一个小人物来到了咖啡
节”。

  毫无疑问,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选择奖者的过程很感兴趣。这些过
程是人们在诺贝尔死后非常费力地制订出来的,因为他并未留下明确的
指示。创立者事先并未向他指定的任何机构咨询过,也没有向他的两位
执行人说明。这两位执行人是他的个人助理Ragnar Sohlman, 及工程师
Rudolf Lilljequist,后者从前根本就没有与诺贝尔接触过。

  当执行人、学术机构、瑞典政府及分得了极少部分遗产的家人坐下
来制定一个合法的规章时,产生了许多争论。争论各方最终就自然科学
奖达成一致,拟定了一个在一百年内基本未作改变的方案。诺贝尔关于
把奖授给在颁奖前一年内作出贡献的人的意愿立即被抛弃了,原因很简
单:这样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评价一个发现的影响。此外还加入了一
条原则,即如果有两位发现者都对同一成果有贡献,则必须分享奖金。

  要成为合格的候选人,必须得到提名,提名者来自六个方面:颁奖
机构成员;每一奖项的评选委员会委员;前任获奖者;瑞典及其它斯堪
的纳维亚国家在1900年已经成立的大学及理工学院的物理、化学及医学
教授;颁奖机构选择的其它六所大学相关系科的教授;受到特别邀请的
科学家。

  各奖项的评委会通常由3至5人组成,是决策过程的核心。成员的国
籍不限,但历史上通常是瑞典人。评委会成员由颁奖机构选择,任期不
得超过9年。许多决定委员会工作方式的规矩是不成文的。CERN(欧洲
粒子物理研究所)的Cecilia Jarlskog在1999年前曾担任物理奖评委会负责
人,她说:“学会这些规则要花很长时间。”

  通常,委员会的意见即为最终决定。但委员会必须接受颁奖机构监
督,后者偶尔会干预一下。例如,190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就驳回了评
委员将化学奖以发现元素周期表为由授给门捷列夫的大多数决定。这次
干预是瑞典科学家阿累尼乌斯(因1903年发现电离效应而得奖)强力干
涉的结果——门捷列夫是他的主要批评者之一。次年门捷列夫去世,永
远没有得过诺贝尔奖。

           选择获奖者

  与20世纪初一样,提名邀请现在仍于每年9月发出, 提名截止期限
为次年2月。在夏季,评委会成员必须埋头阅读大量的评价文章和文献。

  在四分之三世纪的时间里,公众对选择过程的了解仅此而已。但在
1975年,诺贝尔基金会决定公开那些颁奖时间已经超过50年的文献。自
那以来,科学史家仔细研究了那些早期奖项的提名细节及委员会成员意
见。文献表明,从一开始,评奖规章就存在许多混乱与争论。提名者对
如何理解“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有分歧,甚至对如何定义物理与化学
也意见不一。

  例如,1923年,太阳天体物理学家赫尔(George Ellery Hale) 和德
朗达尔(Henri Deslandres)在物理奖评委会的早期讨论中是主要候选人。
但根据奥斯陆大学的历史学家Robert Marc Friedman的说法(《卓越的政
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背后》一书作者,Henry Holt公司出版,纽约,
2001),委员会的新成员裁定,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的一项分支,而不
是物理的分支,因此不合格。

  Friedman说,战略考虑与个人偏见在早期的许多评委会里普遍存在。
“所宣扬的崇高理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比我想象的更为显著。”

  物理学家普朗克与爱因斯坦获奖的延迟,
表现了一次有代表性的斗争。根据Friedman
及其它史学家的说法, 这主要是因为二十世
纪早期的瑞典科学界注重实验物理,而将理
论轻视为纯粹的猜想。直至1921年,瑞典皇
家科学院院士、物理奖评委会成员 Bernhard
Hasselberg还从病床上提出抗议,反对因相对
论而授奖给爱因斯坦。他写道:“将猜想放
在授奖对象考虑之列,是极不可能的。”

右图:爱因斯坦:不可复制的特例

  面对僵局,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迟颁布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次年,
评委会成员之一、乌普萨拉大学的Carl Wilhelm Oseen找到了一个解决办
法,提议以光电效应的名义给爱因斯坦授奖。但Oseen 很小心地没有详
述这一效应如何从经验上证明了量子论的理念——光既有粒子性,也有
波动性。
  

           谣言制造机

  评奖委员会及颁奖机构之外的任何人,都不知道这类争执如今是否
还在发生,有关细节仍然是深藏的秘密。在这个信息的真空里,充满了
候选人及其伙伴、所在机构为使之获奖而多方游说的谣言。Carlsson说:
“我听说,有许多科学家和他们身边的人与卡罗林斯卡研究所有着正常
提名渠道之外的接触。”日本科学促进会要在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建一个
信息办公室的决定,也被视作此等行为。

  一些观察家说,公然的游说不太可能奏效,甚至可能会起反作用。
Doherty认为,“委员会并不天真。” Jarlskog 强调说,关于某个人的大
量提名涌入评委会办公室,是没什么用处的,最终评奖并不是靠清点提
名的数量。

  有些科学家说,整个评奖过程应当接受公众监督。一位不愿透露姓
名的批评者说:“我认为这是与当前科学形象完全不协调的。如果诺贝
尔奖想像过去一样拥有改写历史的能力,这一系统必须负担某些责任。”
但其他人说,一个更透明的过程只会挑起大量纷争。Carlsson 说:“我
可不想看到候选人知道是谁提名了自己。”

  Jarlskog 说,真正有资格获奖的人会年复一年地被提名,直到选上
为止。“我们觉得,延迟总比犯错误要好些。”但由于不可给已故人士
颁奖的规则,有些人虽然在生前被提名,但等待证明的过程实在太久了。
Carlsson说:“这中间有很多运气因素。对我来说,就是幸运地活得比较
久。”

           三人规则

  但招致最多议论的,是“三人规则”。这是评奖规章1968年修正案
中的一条:“不可以有三个以上的人同时获一项奖。”

  三年前,这一规则引发了极为激烈的争议。当年医学奖的颁奖理由
是发现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信号分子,得主为美国得克萨斯医
学院的Ferid Murad,纽约州立大学的Robert Furchgott 和加州大学洛杉矶
分校的Louis Ignarro。使许多科学家发怒的是,伦敦大学学院Wolfson 生
物医学研究所所长Salvador Moncada未被包括在其中。

  没有人怀疑获奖者们的贡献,然而由剑桥分子生物实验室的 Cesar
Milstein(1984年因发现单克隆抗体获奖)为首的一些前任诺贝尔奖得主
认为,Moncada在这项研究中起到了与获奖者们同等重要的作用。现在
的Moncada不愿描述他极度失望的心情。不过Murad 说,还有“一到两
个人”排在Moncada前面,他对反对意见导致的负面宣传感到很失望。

  关于这件事,争议也许永远也不会完全平息。但它突出显示了三人
规则的局限。在许多领域,找出对某一发现做出特殊贡献的三个及以下
的人,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在高能物理及基因组学等方面,这更是不可
能任务。CERN对撞机研究项目负责人 Roger Cashmore 说:“随着合作
的规模越来越大,实在不容易分辨谁是主要贡献者。”


           分享声望

  Cashmore建议,在这些情况下,奖项可授予某一机构,就像和平奖
有时候采取的方法那样,比如1999年和平奖授给“无国界医生”组织。
他认为,“这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却可以使机构得到巨大的关注与奖赏。”
但迄今为止,自然科学奖颁奖机构仍不接受设立机构奖的想法。

  尽管这样的奖项可以缓解由三人规则在高能物理等领域造成的困扰,
但三人规则本身可能产生的武断并未得到解决。Friedman 提出:“我们
必须找到某些东西,触及科学真正的中心。”

  但对每一种要求放松三人规则的呼吁,总有要求维持传统的反对意
见。Murad 说:“如果三人规则放松了,那么四个、十个、二十个又如
何?到什么程度为止?”

  还有人说,放松三人规则会让诺贝尔奖失去神秘感,而正是这种神
秘感使获奖者们成为有影响的科学发言人。Doherty说:“这是一种制造
明星的系统。如果把奖发给几百个人,明星效应很快就没有了。”

  Jarlskog对此说法表示同意:“必须非常谨慎。”但她相信,颁奖机
构必须重新研究规章,考虑它们是否应当随着科研方式的改变而变化。
“他们非得这么做不可,最后也肯定要做。”

  同时,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了一个法子,认为这可以把有关争
论一股脑儿地解决:干脆就废止诺贝尔奖。CERN的Jack Steinberger(因
为制造出致密高能中微子束并发现μ型中微子而分享1988年物理奖)说:
“没有诺贝尔奖,爱因斯坦仍旧是爱因斯坦。”

  或许如此罢,然而,若没有诺贝尔奖,是否Jack Stenberger仍是Jack
Stenberger、Perter Doherty仍是Peter Doherty、Hamilton Smith仍是Hamilton
Smith?他们都是杰出的科学家,但诺贝尔奖的确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声望。
此外,爱因斯坦是个特例——他是一位独一无二超凡出众的天才,根本
就不需要物理奖评委会的认可。

  对那些只能孜孜以求达到更高的普通卓越程度的科学家来说,诺贝
尔奖代表着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能够把他们喜爱的研究工作推到公众
舞台上,并可能利用他们新获得的名望来为科学做贡献。出于这样或那
样的原因,可以打包票,未来几十年里的每个十月,全世界的杰出科学
家仍要梦想着接到一个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改变一生的电话。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学术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2.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