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让人代笔的环境证据 (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黎赫 于 2012-01-26, 01:47:54:

回答: 韩寒让人代笔的环境证据 (ZT) 由 黎赫 于 2012-01-26, 01:43:18:

如果说上述两重证据还似乎有些“出自一处”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个“三重证”就是完全独立不相关的了,但同样拥有极大的旁证说服力。请看“韩寒”在1996年年《书店后记》结尾前的文字—-

“近日传来一大喜讯,写文章可以致富矣!文人的致富领头羊是专写科幻小说的倪匡,由于看这类小说的人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所以他怕姓名里两个字一个都不识,改名为“废品(Westrel)”,就是现在大多数人所钟爱的卫斯理先生。传闻卫先生写书速度甚快,而读者买他的书速度更快,令人折服”

—-看清楚了没有?“韩寒”显然是在写这篇文章前不久的“近日”,才听到“传来”有关“写文章可以致富”的“大喜讯”,而且是关于倪匡先生的。。。可惜倪匡先生早在1992年就隐居离开香港移民美国不再露面写作(详见维基百科和百度),因此所谓“倪匡致富“的新闻,只可能在92年前出台并广泛流传,却绝无可能在96年“近日”突然成为什么“一大喜讯”。”韩寒“在这里,无疑突然时空颠倒,穿越到了好几年前!

而且,到96年那阵子,所谓”写文章可以致富“早就不再是什么新闻了—-贾平凹的《废都》就发表在1993年,那时的韩寒已经开始写作,并且据自己写已经拥有在书店柜台前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体验,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废都》“洛阳纸贵”(当年新闻标题)、贾平凹大赚版税的当年最引人注目文化现象呢?他又怎么非要到96年才突然听说“写文章可以致富”这“一大喜讯”呢?!

尤其,韩寒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以及其他场合都强调过:“我不喜欢看小说,我就喜欢看杂志,军事类的东西。我自己会写,干嘛要看你们是怎么写的?”。。。前面分析过:他这样的说法其实让自己靠刻意模仿钱钟书等小说家成为少年作家的那种可能性变得不存在。而在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一个从不喜欢小说、也根本不喜欢科学的韩寒,怎么居然会突然对一个通俗科幻小说作家倪匡的“新闻”如此感兴趣并大发感慨起来了呢?他又怎么知道倪匡就是卫斯理的呢(这个连我也不知道,今天在猫眼才学到,因为我是真的对这类小说毫无兴趣)?

—-时空倒错,穿越倪匡,这就是有关青少年韩寒不可能写出《书店》系列的第三重证据。

其实同样两篇《书店》,其中引人怀疑值得推敲的地方还更多—-

比如“韩寒”写到“也有专门研究称谓的,告诉你女人无论老少, 一律“小姐”,佩服自己怎么没想到,“小姐”、“大姐”乱叫“——且不说一个14岁的上海少年,可不可能和中年人一样习惯叫“大姐”,单单这“女人无论老少、一律小姐”的习惯,早在94年之前很久,就已经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韩寒”在这里却表现了某种大惊小怪,这难道不是又一次“时空穿越“么?

再比如,”韩寒“描写”磁带包罗万象,声音略带呻吟,唱到“情丝百结” 时突然无声,反复调查才发现原来带子与机器“情丝百结”了”。。。。可是据网友考证,这首“情丝百结”是许冠杰1989年的不甚有名流行曲,很难想象到了1994年还会被书店播放,这里同样存在“时空穿越”的明显痕迹!

至于七门考试不及格,至今不懂任何一门外语的韩寒,居然能拥有连我这个英语大拿都不知道的“Humor原意是体液”常识,且看得出来自己很喜欢卖弄英语知识。。。这个,就只能算“合理的质疑”了,呵呵:)

我总的感觉:“韩寒”这两篇《书店》,其实是写成于89-90年—-那个时候许冠杰的那首歌还在流行、倪匡正在当红(都上电视主持节目了)。。。书店里还没有大量出现小平南巡之后铺天盖地的“成功类”“经商类”书籍(“韩寒”根本没提,很奇怪哟),反而琼瑶三毛的言情小说还在流行,那年月距书店大批改为开架也应该不过几年时间。

那个时候的韩寒才八岁,其父韩仁均正在辛苦持家的年纪,酷爱写作却家中清贫。。。他是多么高兴地听到“近日传来一大喜讯,写文章可以致富矣”的消息啊!^-^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