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漫谈——进入“敌域”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Nixrreg 于 2011-12-19, 23:50:06:

出国经历的感受之二是意识形态的强烈反差。简单地说就是一夜之间来到了一个截然相反的世界,黑白颠倒。

系里的华人教授请客,主人用家乡英语冲夫人高喊:“打铃,家里葱还有吗,没有快去隔壁彼得家要些。”初来乍到,听话人喊“太太”长,“太太”短就有点反感,恍如回到解放前,听到“打铃”,便汗毛立正了。

隔壁的彼得姓赵,上海人,早年公派到国外投奔自由后边给自己起了个洋名彼得。按外国人的习惯,应该念成“彼得·赵”或“彼得·乔”。老外固然先彼得而后敲,但偏偏自己的同胞不给面子,仍然按中国的习惯,先姓后名,坚持叫他“赵彼得”。还有寻他开心的:“老赵,等你丫混出个人模狗样了,我们再叫你“彼得·赵”,现在,你就是“赵彼得”,哈哈哈。”赵彼得按上海人的说法,为人很狗B倒灶,但从不与人急,被人喊“赵彼得”,老赵只是呵呵地笑,然后笑容尴尬地挂在饱经沧桑的脸上。

聚会上,老华侨们对老共,老毛的公然批判让我们这些外人大吃一惊。再一想,这是自由世界,自然无所顾忌。老赵对天安门广场上的纪念堂恨之入骨,吐沫星直飞地反复地重复一个意思:早就因该把那个尸体弄出来,鞭尸了。看他跟摸了电们一样兴奋不已的样子,旁人也多附和地点头。

中文报纸也是基本都是持按我看来敌对的立场。用词、句法跟从前电影里中央社的口气差不多。现在没有打仗,否则大概还是可以看见:“共军节节败退”之类的。西文媒体跟国内从前一样,不过相反,正面颂扬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整个意识形态是颠倒的。

资本主义的基础是个人主义,社会主义的基础是集体主义,二者永远是对立的。在反方的世界,一切便颠倒得合情合理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