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太史公五蛇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1-11-06, 21:20:52:

回答: 是不是可以打着过冬的名号进补啊,小南蛮 由 trus 于 2011-11-06, 20:02:28:

引用:
关于太史公五蛇羹

阿蒙

人类多数是怕蛇的,民俗学家说这是一种生物的遗传,因为在原始时代,蛇是人类最难对付的敌人之一。可是一些国家的宗教家却说,人类怕蛇,是因为蛇引诱了人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上帝便诅咒它,使人类终身与蛇为敌。大侠以为不论是生物学的原因也好,还是宗教学的原因也好,广东“蛇羹”这道名菜对于人类怕蛇的心理,总算作了最有力的回击。广东人不仅不怕蛇,而且毫不客气的将它吃进肚子里去。大可以给怕蛇的人出一口乌气。

我们吃的蛇羹称作"太史五蛇羹" 。令人称奇的是蛇这么凶恶的动物,蛇肉却是滋味鲜美,味道那真是什么肉都比不上,真是"天有龙肉,下有蛇肉"。10多年前,我在广州“蛇王满”宴请山西《人民摄影报》的主编,刚开始时主编心有怯怯焉,又不好意思流露出来,勉勉强强尝了一口,可是这一尝,却尝上了瘾了,短短的时间里就光顾了5次。经多方查史这"太史五蛇羹" 是一款蕴含轶闻掌故的名菜。

驰名的"太史公五蛇羹",是广州美食家江孔殷家"蛇宴"的代表作。江孔殷本人为晚清翰林进士,官衔太史。点翰后,曾捐过江苏候补道,一度也名列候任广东水师提督。辛亥革命以还“平民”也,江太史抱"不事二朝"之旨,隐居广州祖宅"太史第",以诗书饮食自娱。民初至40年代曾任英美烟草公司华南总代理,富甲一方。江太史不懂烹饪,只是精研饮食到了一丝不苟的境界,俨然世纪头号饮食世家。他究竟讲究到什么程度呢?人们常说"爱喝牛奶不一定要养一头奶牛",但是,当年江太史家就是这么干的。因嫌市面荔枝不合口味,江太史遂于番禺罗岗洞开办农场,引进各地良种,不惜工本精心耕种。荔枝当造,江家往往是清晨就出现在园子里,摘带露珠的荔枝吃,因为相信太阳一出就变酸了。而蛇羹中需用的白菊花都有二个园丁来专门打理,种的是自栽品种"鹤舞云霄",据说是已经绝种的精品。因此,江家不仅四时水果不断,且有精品在大公司出售。身为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一家之主,江太史每天 "下午三时起床,晚上八时中饭,晚饭等同消夜,要在凌晨以后"。江家"除大厨外,还有西厨,点心师,又有一个斋厨姑婆,好吃的东西真系多" ...... 。

在太史公的亲自指挥下,家厨李才李明兄弟炮制了"太史公五蛇羹",要知蛇羹中的蛇以毒蛇最为理想,将银环蛇、眼睛蛇、金环蛇去头剥皮,蒸熟或浸熟蛇身,再撕成肉丝,加入鸡肉丝、鲍鱼丝、花胶丝、冬菇、木耳、再推入马蹄粉、加入菊花,制成蛇羹,便是上菜。如果想量多而丰厚,还可加水蛇、锦蛇混入配置,就是鲜美无及的五蛇羹了。不少人相信吃蛇可以补身。中医学认为蛇肉味甘﹑咸﹑性温﹑有祛风除湿功效,可医皮肤病。再因蛇是爬行类动物﹐活动多﹐以致脂肪成分较低。这种汤羹味浓而香,吃后身心温暖。

据说当时“蛇羹”的香气迷漫了广州城内珠江南岸。先是前两广总督张鸣歧是最早闻见这股香味的,后来连国民党“佩剑将军,五星上将”陈诚也曾闻香而动,步入南华西路江府,还封锁了四条街道。广州有间有名的蛇餐馆名为"蛇王满",曾经接待过杨振宁、李政道博士,据说还接待过尼克松,他们还是专程慕名前来的,真可惜该店早几年已关门大吉,百年老店已没有了,这不能不感叹一番也!!!


正在看的书~~《钟鸣鼎食之家》

引用:
书评七:富吃穷吃都有精神

粒粒香

“钟鸣鼎食丛书”出自羊城首席美食家后人 香港著名美食大师江献珠之手。

江献珠秉持祖父对美食的遗风,耕耘美食专栏30多年。在《钟鸣鼎食之家》里面,江献珠回忆她的祖父 民初羊城首席美食家江孔殷 江太史公曾主导羊城食坛,研创一系列冠以“太史”名称的新菜。最奢华的莫过于太史蛇羹了。

秋风起,三蛇肥。正是吃太史蛇羹的大好季节,太史公开始宴客了。

太史公宴客从来不会筵开百席,每天他只摆一席,既表达待客的诚意,更要保障出品的精绝。所以社会闻人各路英雄亲朋至交要吃一顿太史蛇羹,得排队轮候,江家众厨子从秋风乍起一直忙碌到农历年底。

一顿太史蛇羹当然不止一个汤羹,这是一场鼎盛的大戏:除了蛇之外,还要有果狸和鸡,蛇代表龙,果狸代表虎,鸡是凤,正好凑成“龙虎凤大会”。

主角是蛇羹,蛇羹的重点在于汤。首先要把熬够火候的上汤隔去全部汤渣,包括老母鸡、瘦肉和火腿,然后以“龙虎凤”为主料,加入干鲍鱼、鳘肚、木耳、冬菇、冬笋、生姜及陈皮等,每样均要切成幼丝。为了避腥,还要加入柠檬叶,柠檬叶老的叶太硬,嫩的味太淡,都不能要,要挑那种不老不嫩的,撕去叶脉,对叠切成头发丝那样,为此江家专门自栽几棵柠檬树。菊花也是佐料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江家采用的是大白菊,专门雇两名园丁种菊兼料理四季盆栽,大白菊要整枝倾倒入一只盛满水的盆中清洗,清洗完还在淡盐水里稍浸,以防蚜虫,然后才用剪刀逐瓣剪下铺在蛇羹面上。

开筵了,先上来的是四热荤,鸡子锅炸,炒响螺片,炒水鱼丝,太史豆腐,蛇胆酒一定少不了。然后是太史蛇羹,押席的是双冬火腩焖果狸。果狸上过之后才是饭和菜,下饭菜有大良积隆咸蛋,漕白咸鱼,蒸鲜鸭肝肠,炒油菜;饭是江家农场出品的泰国黑谷香米饭。

这是民国初年至抗战爆发前的江家盛事。

到抗战时,江家全家避乱香港,太史公连英美烟草公司华南总代理的职位也失去了,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厨子,最艰难的时候,全家三餐难继,曾接受过一位日本朋友馈赠的两袋大米。偏偏这日本朋友不是一般日本人,而是日本占领香港时期的港督,结果江太史公为此招来一生的不白之冤。

江家衰落了,没人知道江太史公是怎样戒掉了大烟,然后皈依密宗,戒掉生杀,繁华食事就此凋零。不过江献珠从未见过祖父怨天尤人,太史公不动声色地开始吃素,他最喜爱是菜茸汤羹。即便吃汤羹,江太史公也不会随随便便。在苋菜正当时令的季节,他让家人摘下嫩叶洗净汆水,过冷河后切成菜茸,放在素上汤里,再加一个薄芡,色泽青翠,滑不留口。到冬瓜当令的时候,把冬瓜切块煮至熟透,用汤匙把瓜肉慢慢刮出来,放在碟子里,像一盘白玉,放在素上汤里也就是冬瓜羹了。如果不做汤羹,便用整块冬瓜盖住鲜菇、冬菇、莲子、干草菇、云耳、榆耳、竹笋等,加入素上汤炖够火候,端上餐桌再撒入夜香花,便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江家称之为“白玉藏珍”。

一般而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江家却有例外,再简单的食材,到了这里,都能做成美味家馔。

无论命运跌宕,富贫更迭,太史公阵脚不乱,对美食的执着一如既往。

三毛有句话:你可以夺走我的生命,你夺不走我的快乐。用到太史公身上,就变成:你可以夺走我的生命,但你夺不走我的舌头。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