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贴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james_hussein_bond 于 2011-05-24, 22:00:17:

回答: (ZT) 1958~1962年四川省人口死亡研究 曹树基 由 james_hussein_bond 于 2011-05-24, 21:58:15:

引用:
9、叙永厅

  叙永厅境只有叙永、古蔺两县,1953-1964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64-1982年为18.9‰。叙永处于川南,与贵州、云南两省毗邻,人口的增长速度偏低。尽管如此,1953-1964年人口增长的低速度仍可说明该地经历过大饥荒,人口曾经大量死亡。

  《叙永县志》只记载有历年人口数,而无其他记载。古蔺县除了历年人口外,还记有历年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从1953年至1957年,两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5.3‰,1962-1964年为30.1‰。[16]从1957年底至1962年底,两县净减少人口10.6万。五年中古蔺县出生人口超过正常死亡人口44个千分点,推及两县,灾前人口还应增加3.6万。叙永厅与云南昭通府邻,大饥荒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四川饥民逃至昭通。将大饥荒中超过正常死亡人口的出生人口与净迁出人口相抵,净减少人口即非正常死亡人口。10.6万


  10、重庆府


  重庆府境包括重庆市、巴县、长寿、綦江、江北、江津、合川市、合川、铜梁、永川、大足、荣昌、璧山、武隆、南川、涪陵和武胜。1953-1964年重庆府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7‰,1964-1982年为21.4‰。1953年,重庆府境内市县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11年间0.7‰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意味着人口死亡的巨大规模。在已查阅的南川、涪陵、武胜、武隆、璧山、永川、江北、合川、巴县、大足十县县志中,只有巴县灾前人口变动呈现异常。1956年,巴县死亡人口共34032人,死亡率高达38.3‰。是年净迁入人口多达5万余,使得人口总数增长而非减少。1957年,人口自然增长1.4万,人口净迁入0.2万,人口理应增加1.6万。在没有政区变动的情况下,是年人口却减少了0.7万,不知何因。另外,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1953年巴县人口为879378,在《巴县志》中,则为819378,由于195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超过1954年和1955年巴县人口,所以,这一数据肯定是错误的。本文计算据《巴县志》。

  从1953年至1957年,重庆府境十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9.1‰,1962-1964年为40.1‰。[17]从1957年底至1962年底,重庆府境人口净减少146.6万。在璧山、合川、江北、大足、武胜、武隆、巴县、涪陵等八县,大饥荒五年中人口出生率超过正常人口死亡率35个千分点,推及全府,灾前人口还应增加37.6万,合计重庆府境内减少人口184.2万。巴县、璧山、大足、涪陵四县有完整的人口迁移记载,四县合计,大饥荒五年间人口净迁出4.2万,推及全府并扣除重庆市,大饥荒期间净迁出人口达12.5万左右。重庆府境非正常死亡人口多达171.5万。


  11、顺庆府


  顺庆府境包括南充市和南充、广安、岳池、营山、蓬安、仪陇、西充、邻水八县。1953-1964年顺庆府境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5.6‰,1964-1982年为20.6‰。比较而言,人口死亡的规模相对较小。在顺庆府境九县,已经查阅的县志多达七种,其中有些数据存在问题。如在营山县,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53-1964年,营山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2‰,属于人口增长最慢的县份之一。根据《营山县志》所载历年人口,1953年中至1957年底,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8‰[18],值得讨论的是,《营山县志》所载1953年人口为普查人口,从1953年中至1954年底,营山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5.1‰,如果将此数当作1953年底数,至1954年底,人口增长率也只有22.8‰,与以后两年28.5‰和24.7‰的人口增长率相比,是正常的。如果将营山县1953年人口数当作年底数,或将历年人口数当作年平均数,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则为23.5‰。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岳池和南充。在西充县,1953年统计人口为433582,超过1954年人口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53年人口普查数为427625,更为合理。即使将1953年西充县普查人口当作年底人口,1954年西充县人口增长率也不过为9.9‰。看来,将顺庆府1953年普查人口当作1953年年底人口,或者将顺庆府境各县统计人口当作年平均人口,要合理得多。

  从1953年至1957年,顺庆府七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8‰。[19]人口的这一增长速度不高,是因为仪陇和岳池两县1957年人口已经少于1956年。如仪陇县,1957年人口自然增长0.7万,而人口总数却减少0.9万,1.6万人口不知所踪。在岳池县,1957年自然增长人口1.5万,而人口总数却减少0.2万,也有1.7万人口不知所踪。在有些地区,1958年人口减少是进城做工,而在1957年,如此大量的人口失踪,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两县排除不计,灾前四年顺庆府境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2.1‰。

  1962-1964年,七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7‰。这一速度可能偏低,原因在于南充县和营山县人口增速偏低。在南充县,按照人口总数计算所得灾后两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9‰。1962年南充县自然增长人口2.5万,净迁出人口0.2万,人口净增2.3万,而总人口仅增加234人,2.3万人口不见踪影。在营山县,1963年和1964年分别有0.8万和0.3万人口失踪。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南充、营山两县均有详细的人口迁移记载,失踪人口不可以解释为外迁人口。排除两县不计,其余五县灾后两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1.7‰。

  从1957年底至1962年底,顺庆府境人口净减少42.9万。营山、南充、岳池、仪陇、蓬安五县合计,五年大饥荒中,人口出生率超过正常人口死亡率约26个千分点,推及全府,灾前人口还应增加13.4万。合计减少人口56.3万。五年中,营山、蓬安、南充三县净迁出人口9655人,推及全府,净迁出人口最多不超过4万。这一推测相当可靠,如在仪陇县,根据历年人口和自然增减人口推算,五年中的净迁出人口只有0.4万,数量也是不多的。据此,顺庆府境非正常死亡人口约52.3万。

  营山、南充、蓬安三县有人口迁移的明确记载,藉此可以检验大饥荒中有关人口记载的真伪。在营山县,1959年较1958年净减少5万人口,而自然增长人口仅为400,净迁出人口仅为0.76,有4.3万人口不知所踪。1958年也有0.6万人口失踪。实际上,也是县志作者缩小了的1959年和1958年人口死亡数。在南充县,1958年有0.9万人口不知所踪,1962年有0.4万人口不知何自。在蓬安县,1958年和1961年分别有0.4万和0.6万人口不知所踪。比较而言,营山县对于死亡人口的隐瞒是相当惊人的。而根据上引县志所载历年人口死亡率,南充非正常死亡人口约7.7万,岳池约6.5万,蓬安约5.5万,仪陇约3万。按照历年人口死亡率,营山县非正常死亡人口只有2.7万,而依上述分析,则可能多达7.6万,达到与南充县相当的规模。顺庆府辖9县,南充市人口较少,死亡人口也应较少,其余8县平均死亡人口多达6万余,与上述分析基本一致。


12、保宁府


  保宁府境包括广元、昭化、旺苍、剑阁、苍溪、南部、阆中、通江、南江、巴中、平昌等11县。1953-1964年保宁府境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9.2‰,1964-1982年为22‰。也有灾情。根据苍溪、剑阁、巴中、广元、南部五县县志,1953-1957年五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2.4‰,1961-1964年为26.3‰。[20]据此推算,从1957年底至1961年底,保宁府净减少人口30.6万。大饥荒四年中,苍溪、巴中、剑阁、南部四县人口出生率超过正常人口死亡率仅8个千分点,推及全府,灾前人口还应增加3.9万,合计减少人口34.5万。四年中,苍溪、巴中两县净迁出人口5610人,推及全府,净迁出人口大约为2万。保宁府境非正常死亡人口约32.5万。

  13、太平厅

  太平厅境有城口、万源两县。1953-1964年太平厅境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6.9‰,1964-1982年为23‰。在《城口县志》中,1953年年末人口为137275[21],与普查人口数完全相同。如果《城口县志》的记载为真,1954年城口县人口增长率高达31.8‰,大大超过后两年的7.2‰和15.6‰。《城口县志》还记载有1953年年均人口为134689.很显然,该县县志错将年末人口当作普查人口。

  以年末人口为据,从1953年至1957年,城口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4.7‰,以年均人口为据,则为19.0‰。与周边地区比较,第二个数据更准确。依年末人口数,1961-1964年,城口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0.9‰。据此测算,从1957年底至1961年底,太平厅人口净减少3.7万。四年中城口县人口出生率超过正常人口死亡率约29个千分点,据此测算,两县灾前人口还应增加1.2万,合计减少人口4.9万。《城口县志》没有人口迁移的记载,但根据历年自然增长人口与历年人口增减数,可知大饥荒四年中城口县净迁入人口约1600人。无论这一数据是否准确,它告诉我们,城口县不是一个人口的迁出区。太平厅全部减少人口即非正常死亡人口。

  14、绥定府
  绥定府境有达县、宣汉、开江、大竹和渠县。1953-1964年绥定府境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3.3‰,1964-1982年为21‰。由此可见,绥定府人口死亡也是大规模的。开江、宣汉、达县、大竹四县合计,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7.9‰,1961-1964年为20.4‰,灾后三年数据偏低是由达县数据的失真所造成。1962年达县自然增长人口1.1万,总人口却减少1.5万,合计有2.6万人口不知所踪,以至灾后三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1‰。排除达县不计,其他三县灾后三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6.8‰。[22]

  以此测算,从1957年底至1961年底,绥定府净减少人口37.2万。四年大饥荒中,四县人口出生率超过正常人口死亡率21个千分点,推及全府,灾前人口还应增加7.1万,合计减少人口44.3万。宣汉县四年中的净迁出人口为0.5万。依历年人口数与自然增减人口数推测,达县净迁入人口约0.4万,大竹县净迁出0.4万。推测绥定府境净迁出人口约为0.8万,非正常死亡人口约43.5万。

  《达县志·大事记》称,1961年春,全县10余万人发生水肿病。也就在这一年,全县外调粮食16360万斤支援京、津、沪,全县设立孤儿院11个。达县数万人口就是这样饿死的。


  15、夔州府、


  夔州府境包括万县市和万县、开县、云阳、奉节、巫溪、巫山等县。1953-1957年夔州府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7‰,1964-1982年为21.5‰,人口的死亡规模相当大。巫山、巫溪、开县、云阳、万县市、万县六市县合计,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1.3‰,1962-1964年为23.4‰,1964-1982年为20.9‰。[23]灾后两年人口增长速度略高于1964-1982年,是不正常的。细查之,在巫山县,根据历年人口数,1962年和1963年人口增长率分别只有8‰和13.8‰,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分别为18‰和28.1‰。如果说历年人口数也是正确的,就意味着灾后两年有相当多的人口外迁。开县、云阳两县灾后人口数据的性质与巫山县同,也是人口增长率大大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依人口自然增长率,灾后巫山、开阳、巫溪、云阳四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至少可达28‰,万县市有完整的迁移人口记载,灾后两年自然增长人口与迁移人口相加,1963年净增人口0.65万,1964年净增0.54万。这两个数据与两个年份人口总数的增加值基本吻合。这样,万县市灾后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8.4‰,与两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致。万县同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一致,约为35‰,六县加权平均约为29.8‰,以此推算灾前、灾后人口。

  从1957年底至1962年底,夔州府境净减少人口42.5万。五年大饥荒中巫山等六县人口出生率超过正常人口死亡率约39个千分点,推及全府,灾前人口还应增加15.2万。全府减少人口共约57.7万。在万县市,灾中五年净迁出人口2.2万,云阳县1958年净迁出人口0.58万,1962年净迁入435人,可以忽略。在万县市,1958年和1959年的净迁出人口最多,假设云阳县情况相同,云阳县五年中的净迁出人口可能达到3万。依据历年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减数分析,推测五年中巫山县净迁出人口2.4万,巫溪县0.8万,万县净迁入人口1.2万,净迁出人口合计7.2万。依五县人口在全府总人口中的比例,夔州府境五年中的净迁出人口可能多达11.5万。如是,夔州府境净减少人口即非正常死亡人口。

  最后需要讨论的是开县数据。1958年开县人口自然减少0.9万,而人口总数却增加1.6万,如果人口总数的增加是人口迁入引起的,净迁入人口多达2.5万。开县不是工业中心,不可能有如此多的人口迁入。1959年人口自然减少5.1万,人口总数仍增加2.7万,是年不可能有7.8万人口的净迁入。1960年人口自然减少5万,人口总数减少了17.6万。正由于1958-1959年人口虚增了10.3万(2.5万+7.8万),才使得1960年的人口总数减少达到如此大的幅度。如果扣除10.3万虚增人口,1960年的减少人口只有7.3万,与自然减少人口接近。也就是说,如果1958-1959年净迁出人口有2.3万的话,1960年的全县减少人口即自然减少人口。很明显,1958年和1959年开县人口总数是不可相信的。

  夔州府境的灾情可见县志中《大事记》的记载。在巫山县,1959年全县大部分公共食堂开始断粮,浮肿,死人现象发生。在云阳县,1959年1至9月未下大雨,夏季粮减产60%,粮食供应开始紧张。1960年5月下旬至6月底县内严重干旱,全县644个生产大队,只有7个旱象较轻,当年全县粮食产量较1957年减产44%.全县严重缺粮,出现大量水肿病人和人员非正常死亡。1961年6月底,县内持续干旱,旱象延续八十多天,大春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91%,粮食产量比1957年减产53%.也就是说,从1959年至1961年,全县粮食产量只有正常年份产量的一半左右。政府的征购以及其他相关情况,县志中没有记载。只是令人疑惑的是,何以在1957年和1958年,云阳县人口死亡率就分别高达14‰和19.3‰?何以在1963年和1964年,云阳县人口死亡率竟然分别高达17.1‰和21.9‰。夔州府邻近湖北,比较而言,湖北省的灾情要轻得多。夔州百姓顺长江而下,出三峡而于湖北宜昌,所以出现近20万人的净迁出。也正是由于大量人口外迁,才使得数十万饥民的生命得以保全。

  16、忠州

  忠州境包括忠县、垫江、丰都、梁平四县。1953-1964年忠州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3‰,1964-1982年为21.6‰,可见死亡人口之众多。四县县志所载数据基本准确可靠,只有忠县、丰都两县1953年“年末人口”与普查人口相同。然而,按照人口增长率分析,此两县人口确实是年末人口,而非年中人口。四县合计,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3.4‰,1961-1964年为34.8‰。[24]从1957年底至1961年底,忠州人口净减少37.4万。四年大饥荒中,四县人口出生率超过正常人口死亡率约26个千分点,合计约有5.6万人口。在垫江县,四年大饥荒中净迁出人口只有1135人,推测四县净迁出人口不会超过0.5万。如此,大饥荒中忠州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42.5万。《垫江县志·大事记》记载1959年11月,全县水肿病人多达18.57万人。人口的大规模死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17、石柱厅

  石柱厅境只有石柱一县,是四川省大饥荒最严重的地区,1953-1964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6.1‰。查《石柱县志》,1953年人口即普查人口,而经分析,此数据确为1953年年底人口,而非年中人口。从1953年至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6.9‰,1961-1964年为42.3‰。[25]大饥荒中人口死亡多,灾后人口增长速度快。从1957年底至1961年底,石柱厅人口净减少10.1万。依绥定、忠州等地例,石柱厅非正常死亡人口不会低于此数。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