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金庸写历史 (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fagus 于 2005-1-12, 13:57:45:

质疑金庸写历史

湖北省宜都市社会保险局 戴庆华
  笔者也许算不上铁杆的金庸迷,但绝对算得上是金庸作品的爱好者。大学时代曾把整一年的时间奉献给了金大侠。虽然后来金庸的书看得少了,但对金庸的作品仍然是尊重的。但是,最近读到的一篇报道却让我对金庸产生了隐隐的担忧:金庸准备为青少年写历史书了(2004年4月16日《文汇读书周报》5版:《金庸:我将写一部通俗
易懂的〈中国通史〉》)。对于金庸的写作才能当然勿庸置疑,但金庸的历史知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因为就在这篇报道中金庸就犯了一个很低级的历史错误。

  金庸认为:“唐朝是武人当政,所以唐朝并不是很好的时代。宋朝对知识分子比较尊重。以‘上朝’为例,唐朝宰相要向皇帝跪下磕头,宋朝却是皇帝和宰相一起坐着讨论问题,这已经体现了平等和人道。”说唐朝是武人当政是没有依据的,唐朝的历史很长,在中唐以前唐朝主要还是任用文官管理国家的,武人当政主要发生在晚唐藩镇割据时代。如果说这个问题还有些模棱两可的话,说“唐朝宰相要向皇帝跪下磕头,宋朝却是皇帝和宰相一起坐着讨论问题”就是一处让人啼笑皆非的硬伤了,因为,金庸完全把时代弄颠倒了。恰恰相反,宋朝以前宰相见皇帝议事是要赐茶看座的,即所谓“坐而论道”,从宋朝开始,宰相见皇帝才从坐变成了站。

  对于这一过程,《宋史·范质传》有明确的记载:“先是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而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尊此制。及质等惮帝英睿,每事则具子进呈,具言如此庶尽禀承之方,免妄庸之失。帝从之,由是奏御多,坐论之礼废。”关于宋朝宰相的从坐到站还有另一种说法,王定国《闻见旧录》载:“故事,执政奏事,坐论殿上。太祖皇帝即位之明日,执政登殿,上曰:‘朕目昏,持文字近前。’执政至榻前,密遣中使撤其座,执政立奏事,自此始也。”前后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无论真相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宰相见皇帝从坐到站,是从宋朝开始的,这也是相权下降的标志。连朱熹也说过:“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如今莫说教宰执坐,奏对之时,顷刻即退。文字怀于袖间,只说得几句,便将文字对上宣读过。且说无坐位,也须有个案子,令开展在上,指画利害;上亦知得仔细。今顷刻即退,君臣间如何得同心理会事?”由此可见,到了宋朝,宰相入朝不仅没有坐位,连个案子也没有,“人道和平等”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这个错误实在太低级了,因为几乎任何一种《宋史》都有明确的记载。笔者绝非要对金庸吹毛求疵,人非完人,不可能事事都懂。但是,让历史知识全然没有过关的小说家去为青少年写《中国通史》,那后果实在太危险了;砸了著名小说家的招牌事小,把错误的历史知识灌输给缺少分辨力的青少年,贻害下一辈人,事情就大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