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反日仇日的本钱吗?---中日经济实力比较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btw2 于 2005-4-17, 20:34:21:

中日两国的比较-我们反日的起点zt

送交者: 小虫 于 2005-04-18 09:01:15


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制有人相信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一些热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现出对日本的轻视和不满,民族主义情绪日益表面化。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遥远而且困难重重。

中日两国的差距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之中不可自拨。
让我们逐个看基本数据的比较。

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却掉了个个。2003年,按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的GDP116898亿人民币,合美元1.4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 GDP4.3万亿美元,全球第二。日本是中国的3倍。

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的2.3倍,其制造业在海外部分的销售额为1.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相当。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试着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经济结构比较:1999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相比之下,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是15:53:32,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按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以下,中国目前仍高达50%,可以说还远远不够线;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中国目前大概只有40%,亦有很远的距离。而日本在1950年城市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8%。今天的日本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投资开始进入旺盛期。然而,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 “世界工厂”的牵引,据测算,2003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达63%。然而,从制造业总量看,20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 3825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4倍。显然,我们还算不上是“世界工厂”。日本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我们只不过多做了一些耐克鞋、皮鞋、打火机、纺织品而已。

日本的人均资源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1955年至1975年这黄金20年是日本增长最快的时期,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从81.4%上升到96.0%,矿业从10. 1%下降到0.62%,电、煤、水等基础产业从7.74%下降到3.38%。我们也是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家,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靠出卖资源。以 2000年为证,中国资源型产业占工业比重54.5%,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轻工业的62.0%,采掘和原料工业占重工业的50.5%。
以消耗每公斤石油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国大约是0.7美元,低于印度,而日本是10.5美元,是我们的15倍!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中国喜欢谈“老子”,讲“天人合一”,可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珍惜何尝比得上日本?!

中国正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时期。然而,2004年经济增长一开始,GDP总量刚刚占到世界的4%,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13%,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 27%,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煤炭消耗占全球的31%。因此,惹得全世界的人都担心中国长期增长会否导致全球资源不足,“中国会不会饿死全世界”?

事实上,中国应该谦虚地向日本学习,并且要象日本那样去倍加珍惜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中国眼下正进入一个苦心制订种种“能源战略”和“资源战略”的热潮,其实,大道至简,中国应该象日本那样,眼光向内、锐意挖潜,如此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就可以在目前基本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支撑中国经济翻上好几番。

中国劳工多,是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一大优势,可是中国却不能高效地利用其劳力,从而大大抵消了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同样是高速增长时期, 1960年至1975年间,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07%;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5.19%。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对比充分表明,中国的高速增长靠的是人海战术,日本靠的却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除了劳动效率底下,投资质量又如何呢?都说日本坏帐严重,可是在从高速增长走向经济衰退的过程中,日本银行的坏帐率仅5%,而中国在2000 年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高达28.78%,如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收购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计算在内,则不良贷款率近45%。显然,同日本相比,中国的投资效率与效益要猛回头。

R&D(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0年,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支出为896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历史上第一次达到1个百分点。而同一指标,日本2000年是3.12,美国 2.65、德国2.37、法国2.17、英国1.87。大家别忘了,我们已经落后了,越是这样可怜的1%我们就越落后。事实上,1990以来日本痛苦转型,R&D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在科技兴国方面具有坚韧不拨的决心,也无意中泄露出这个国家富强的秘密所在,那就是科技为本、科技领先。“小日本”并非一些中国人所想像的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民族。

相比之下,中国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乃至一般的国民,都显得是那样的急功近利和让人失望。中国人更喜欢喊喊“科技兴国”的口号,或者在网上大骂日本人过过嘴瘾,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补习科学知识。

专利发明方面:1995年,我国申请专利数占全世界的1.45%,批准量占0.48%,日本申请专利数占全世界的13.48%,批准数占 15.3%。韩国产业银行日前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若以韩国为基准(100)换算,则中国为76.5、日本为110.5。想象一下我们是多么大的一个国家。

中国企业中研究型人才微乎其微,并不断向国外和外企流失。而每万名劳动人口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数2000年为109.3人,高于美国的73.8 人、法国的60.3人、德国的59.6人以及英国的54.8人。我们天之骄子的北大清华毕业生,大家清楚其中一部分人跑哪去了,不用我多说。

我们还要时时刻刻记住的另一个耻辱就是:日本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到12人,中国是0。排除个别评奖中的特殊因素,12:0的总比分是说明了深刻的问题的。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