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转些文科关于朱苓的这篇文章的帖子~~^-^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1-04-11, 04:45:49:

回答: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说的内涵和力量还是视觉冲击力给予人的感觉所 由 伊犁 于 2011-04-11, 01:38:31:

引用:
Zhang Vivi

* 2011-03-04 20:16:49
* 极简艺术作为一个流派,立方体是经典造型,还有很多其他艺术家也在使用,多是材料不同动机也不同,关键在于艺术家用来解释作品的理论体系吧。解析当代艺术创作是要了解艺术家创作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光凭一张图片只能说明外表,Michelangelo Pistoletto在6,70年代有一系列以镜子为载体的创作,他作品的载体是镜子而不是外形,你上面举例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而艾未未的们不管是内容,材料,意图和背景都不一样。后面的几个感觉有点牵强,茶房的那个,相象的似乎只有外表,如果你能更深入的阐述一下也许更有说服力。我对老艾没有辩护的意思,不过这么扣帽子,那很多艺术家都有抄袭的嫌疑了。

引用:
朱苓
2011-03-04 20:29:15
盗用别人的形式,然后宣称“我的意图其实是不一样的”,这难道不是抄袭者惯用的手段?难道抄袭者会说:“我啥都是抄他的”???
我在文中提到了,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我请读者朋友自己去决断,我想提醒大家的只是“即使当事人确实是无心,那也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1. 他对美术史了解不够 2. 他的作品概念太简单,太容易被别人想到。这样不管是有心无心,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即当事人是位二流艺术家。”
我对文中提到的极简主义,pistolleto,wolfgang laib并不欣赏,觉得他们概念都太简单了,只能算是二流艺术,但连二流艺术都抄的人,那只能算是三流艺术家了。

引用:
Zhang Vivi
2011-03-04 21:03:51
形式和内容完全是两回事,作为批评怎么能单一以形式来做文章而对批评避重就轻呢。文章开了头,连一点深入讨论都没有,怎么就留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让观众想象去了?别忘了你是专业的,在这里的有很多都是看热闹的,起个哄,应和的人多了,就说明有道理了吗?我本来是很想往下继续看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不过看起来真的很让人失望。贝聿铭在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也很像,怎么不说他是抄的??


引用:
朱苓
2011-03-04 21:21:49
我这篇文章是关于艾未未的,不是关于jeff koons, 也不是关于贝聿铭的。难道批评一个人时要把所有其他人都点到?这是您的逻辑?
另外我从头到尾没说艾未未确实是抄袭,我没有排除他是“冤大头”的可能,从我的对比图中唯一可以得到的确定结论是——他的想法技术含量太低,太容易“撞车”。
艺术就是要靠“形式”说话的,艺术家再天花乱坠地扯,拿出来的作品没有信服力,有啥用!
如果你觉得艾未未的作品很有意思,你可以开个贴写,这就是****,思想自由,你和我都不能控制别人怎么想。

引用:
Zhang Vivi
2011-03-04 21:23:15
我很好奇,对你来说一流艺术家到底是谁?我记得当年在Monaco美术学院组织我们看展览就是Michelangelo Pistoletto,大家都是带着严肃的心情去的,他的年代,他的背景,他在arte povera以及艺术史中的地位,至少我的老师都不敢说他是二流的。对于你来说,你评判一流和二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引用:
Zhang Vivi
2011-03-04 21:27:08
我没有攻击你的意思,也没有替别人辩护的意思,我只是很好奇而已,不过你这么抗拒交流,我就不往下说了。

引用:
Zhang Vivi
2011-03-30 13:32:18
批判是好的,但要先有理念架构,国外的批判架构很多很多,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我还没见过哪个是只对比几个照片的,不能说不好,想想开始的时候总要一步一步来,不过就是幼儿园与大学生的区别罢了

引用:

曹艳红

* 2011-03-05 11:22:40
* 我们需要一个自由的辩论空间,老先生值得尊敬,但是不代表不应该怀疑。不管是以游戏的心态对待艺术还是全心的表达,作为艺术家做人做事的心态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就应该有责任摆明自己的立场,有义务解说明确可能存在的矛盾。我觉得尊敬跟研究是两回事,zhang vivi也不要太激动了,尊敬但不要盲从。这个时代人人都是透明的,但是清者自清,让我们等着看以后吧。

*
*

Zhang Vivi
2011-03-08 20:52:04

在国外不是没人批评过MP,批评是促进艺术家成长的重要部分,有时还是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再重申一下,我好奇地是对一流和二流艺术家划分的标准。在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批评体系时,任何批评都是浮在空中的,为什么呢?没有架构阿,逻辑都不严谨,那结论怎么让人信服呢?谢谢你阿,我不激动:)



引用:

Zhang Vivi

* 2011-03-08 20:04:42
* 作为批评,是要有严谨的逻辑架构,光是对比作品的外形是不具备深入讨论的基础的。国外很多作品都是内容至上,形式只是表现。本来就是建议一下多拿出点深入研究作依据,因为这种批评逻辑是是很容易被击溃的,太注重视觉不去深入理论本来就是中国艺术的毛病,形势大于内容,现在体现到各个方面了(比如批评),算了,在大家都关注谁谁抄袭的问题,我关注的是批评的基础。话不投机半句多阿。ps,1流2流的问题挺有意思,没人不允许批评,我好奇的只是划分的标准。

*
*

朱苓
2011-03-08 20:22:47
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它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内容是要通过“形式”来表现的,它是“内容”和“形式”的一体化。如果艺术家是语言的巨人,作品的矮子,那他直接去当文学家好了。
*

Zhang Vivi
2011-03-08 20:37:44
你可以批评他没有内容,但是你作为批评者如果也没内容,那不就和他一个水准了吗。。说实话,先不说文章如何,你的勇气我挺佩服的,发言的的本意是想提醒你也许某些方面可以在深入一些。有激情是好的,别忘了作为批评的逻辑和理智。
*

朱苓
2011-03-09 02:50:21
艾未未的作品,说白了让人“无话可说”,所以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柏林东亚美术馆的馆长在介绍他的“茶房”的时候,对于作品说不出几句话来,只能大讲陆羽的《茶经》。有的艺术家,确实在钻研艺术的问题,但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这样的作品是可以评点,可以拿出来大家讨论的。但像艾未未这样投机倒靶,根本不是在艺术上做功夫的人,让艺术评论家能说出什么有深意的东西来?所以楼下有位朋友说,艾的东西不要说是不值得表扬,连被批评都够不上。
所有发展出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发展史,你可以完整追溯他是怎么样一步步发展出自己的风格的,他关心的是哪些艺术的问题,尝试过哪些解决的方法。而艾未未的作品都是“无中生有”。他既没有学过艺术,在美国那么多年也搞过艺术,一直到他回到中国的时候都不是艺术家。直到他在北京和锡克混上的时候,才“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家。2004年锡克介绍他去瑞士做个展的时候,他根本连作品都不够。他是典型的西方资本的玩物。
*

Zhang Vivi
2011-03-09 12:57:10
你这不是说的挺好么,拿出观点,再有支持观点的论据,批评体系本来就是在不断的争论和交流中架构起来的。只有逻辑框架严谨了,才有实质内容深入讨论的可能。总之,支持一下,继续加油


引用:
王一

* 2011-03-05 19:49:30
* 学识渊博,但不明白。

引用:

刘广云

* 2011-03-07 04:21:15
* 第一篇文章实际上很轻松,率真。因为引起一些谈论,这篇文章就有些靠学术了,较真了,这对你显然还力不从心,这样的针对需要很多的功课,这功课一定不是仅仅表现在收集资料上。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