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一下,原来你们已经讨论过朱苓的之前的文章了~~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1-04-11, 04:18:16:

回答: 对歪门邪道的都没有兴趣。我不反对别人有兴趣。 由 003 于 2011-04-11, 01:36:24:

http://www.xys.org/forum/db/8/211/27.html

转一些文科的帖子过来~~^-^

引用:
尹小斌

* 2011-02-10 19:15:23
* 首先,对于把这样的文章置于艺术国际的首页感到不解!因为这篇看似充满批判性的文章,扯来扯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皮毛问题。根本不关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本身。
首先,拿“民俗”和“中国元素”问题来批判一个中国艺术家的审美疲劳这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的“审美疲劳”!!这种批判本身就有鹦鹉学舌之嫌,似乎一批评中国艺术家就只能扯到这个问题。我迷惑于难道一个中国艺术家做中国民俗和中国元素的艺术作品这件事本身有什么不妥?!难道要叫一个中国艺术家做“西方元素”和“国际元素”才行?我想题材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看你怎么做,你发现了什么,不要一看到中国元素的就开骂。我认为艾未未的这些作品应该都是出于个人的立场的选择和思考,或多或少揭示了后殖民语境中民族文化在交流对话和迁徙碰撞中的一些问题。

其次,攻击艾的作品的体量宏大就更显得没事找事了,我想,作品做大体量和小体量是某个艺术家适合和不适合自己的问题,有的人就适合和喜欢做大体量的作品,有点人只能控制一定体量的作品。这也有什么对错好坏?

还有,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带有人身攻击、感情色彩极端的言语,这有骂街之嫌,这样的写作态度根本不是学术写作,从写作本身看思路凌乱,根本没有本质问题的客观分析,这样层次的文章怎么适合放在艺术国际的首页?!我作为艺术国际的忠实读者,感到十分的遗憾!!

我想告诉博主,不要对祖国的艺术什么都看不惯,有事说事,中国当代艺术应该说有很多好作品,也有很多不好的作品,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什么都骂,也不要把国外的什么艺术什么人都拿来膜拜,你这样做本身就有崇洋媚外之嫌!

引用:
朱苓
2011-02-10 20:10:17
我告诉你艾未未为什么要用中国元素,因为他的“观念”是抄袭外国的,他用中国元素来掩盖而已。
建议你看一下joseph beuys, wolf vostell, wolfgang laib的作品集,你就知道艾未未的“灵感源泉”从哪里来的了。
我没有全部否定中国当代艺术,我否定艾未未而已,就是因为有艾未未这样善于用政治来炒作自己的人,那些真正在做艺术的人才跳不出来。

我的文章当然是针对他的作品,但至今为止还没人告诉我,他的茶房比蜂蜜蛋糕房到底高明到哪里。

引用:
朱苓
2011-02-10 20:16:48
呵呵,如果艾未未来请教我,我可以告诉他还有哪些他不知道的西方艺术家他可以抄的。

引用:
夏国
2011-02-10 21:59:44
甭管朱苓了,她理解不到那个份儿,就让她自己糊涂一辈子吧。

引用:
宏物

* 2011-02-11 02:31:05
* 我不明白,楼主为什么对艾先生如此不满。他为了替因劣质教学楼倒塌冤死的中学生们讨个说法,被恶警毒打,你不但不对恶警气愤,反而说艾先生展示病情不对,你还有是非观念吗?瓷瓜籽深刻地揭示了“个人崇拜造成民众无思想”。量大有时是作品的需要,5、 6个书包能说明众多中学生的冤情吗?5、6个瓜籽能说明没有独立思考的亿万民众崇拜太阳领袖的愚昧吗?艾先生提倡“人类互爱”,揭露“为自己牟利害死可爱的孩子们的罪犯的罪恶”,难道不应该受到尊敬吗?展示被恶警打的伤痕,控诉施暴警察的丑恶,难道有错吗?


引用:
尹小斌
2011-02-12 18:15:36
你的观点和思考很表面,感觉经常舍本求末,喜欢抓一些枝枝丫丫的东西,还喜欢钻牛角,不得要害,语言不是犀利而是刻薄!!根本没有说服力,只有炒作之虞!对你的评价与这个网友对你的评价一样有同感:“仿佛刚毕业的普通本科生一样的,读到博士了,书和世面都见的比常人多,但观点咋那么单薄无力和不得要害?”
我想艺术国际发你的这篇嚎头十足但浅薄十分的博文到首页,目的不过是想引起无聊的人的围观而已,本人感到十分遗憾!!

引用:
YANNA夜夜会周公
2011-02-14 13:19:43
“我告诉你艾未未为什么要用中国元素,因为他的“观念”是抄袭外国的,他用中国元素来掩盖而已。”

博主对于艾未未的心思,对于政府的心思,总有一种“我是最了解你的,你一定是这样想的”的自信

引用:
YANNA夜夜会周公
2011-02-14 13:28:05
“对于把这样的文章置于艺术国际的首页感到不解!”

同问。

引用:
张伊宁
2011-02-15 16:15:29
哈哈,大概是吴书记觉得这帖子很牛,很能博人眼球,很有争议性,置顶可以活跃一下网友们嘛~顺便探讨一下。

我想这文章并不代表艺术国际网的立场吧,问候大家以及博主!

引用:
YANNA夜夜会周公
2011-02-14 14:31:17

  中国让人悲哀的地方多了,中国艺术同样有不少让人悲哀的地方,但实在说 ,艾未未还不够资格坐上中国艺术悲哀的前几把椅子。建议楼主在其他比艾未未在“悲哀”上更胜一筹的事情上多关注关注,多思考思考,多唠叨唠叨。
  对于艾未未以及任何一个明星艺术家作品的解读,的确不能因为其本人已经是明星,就能得出“无论其做出什么样的作品都将是璀璨牛逼伟大的作品。”,这个是一定的。所以我觉得博主对于艾未未作品不能认同,本无可厚非。只不过博主牵出的一些不认可艾未未作品的理由实在是……引用楼下以为杨振同志的话来说“楼主观点激进,但未明深处,仿佛刚毕业的普通本科生一样的,读到博士了,书和世面都见的比常人多,但观点咋那么单薄无力和不得要害?”
  “观念不够符号凑”,把玩中国元素、政治元素的事,在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圈的确非常多,不乏很多只为追名逐利浑水摸鱼的人。的确,一些中国当代艺术明星,当年让他们在国际艺术圈名声大噪的作品里几乎都包含着“中国元素”“政治元素”,后来的作品也一直没离开这些因素,很难说清楚是他们为了保持既得利益所以固步自封,还是人家一直且真心关心这两个因素。但你也的确不能因为你自己对这些因素审美疲劳所以就判定谁玩这个谁就是无聊。
  关于艾未未的“宏大叙事”方式,这个和他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一样,不过是一个艺术创作者自己认为最适合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而已,博主说艾未未的作品之所以重视数量大是因为质量不够、说艾未未作品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其作品花钱多,够激进,太浅显。
  看博主文章,发现博主似乎是主张家丑不可外扬的观点,博主认为博伊斯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博伊斯关起门来骂自家人,看博主给楼下朋友的回复不难看出,其实博主还是对中国关起门来自揭疮疤的多数人的下场蛮了解的,为什么还会如此坚持家丑不可外扬呢?楼主这么看不上艾未未满世界的跑着数落自家的不好,是不是自己打算试试站在自家院子里给自家挑挑毛病,像博伊斯反思二战那样,反思反思咱们自家人曾经做过的、现在正在做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但我看楼主不见得会试,从楼主的文字里我好像觉得,楼主对政府的态度属于善解人意型的。
  至于艾未未靠他的艺术作品赚钱这个事,其实没什么可非议的,博主在回复楼友时质疑艾未未高价买制造普洱砖头,又转手卖了个“天价”实在功利嫌疑太重,我猜博主可能认为只有艾未未这个作品买个一分钱不到的价格才能摆脱这种功利嫌疑吧。其实如果博主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证明艾未未“满世界说自己国家不好” 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的作品卖的价格更高,那么我支持你,我也十万分恶心那些伪民主分子,尤其那些海外的伪民主份子,不仅仅像国内那些浑水摸鱼的伪艺术家那样只为混饭吃,还窝藏“颠覆你来我上任”的祸心。但如果那只是博主你的臆测的,那就算了。
  看博主给楼友的回复,博主好像也意识到死亡人数的巨大和豆腐渣工程有关,可博主为什么还会说出汶川地震“明明是天灾”的话呢?搞不懂,因为博主也没明确给出解释,不过博主认为“豆腐渣工程”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艾未未你地震后跳出来就是放马后炮,放马后炮就有明显的炒作嫌疑,因为有炒作嫌疑,所以你艾未未跳出来指责“豆腐渣”这个事就是不对,你艾未未就应该跟大多数人一样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吗博主,这事你的思路吧?我实在是觉得博主很适合在外交部任职个发言人什么的,实在是挺能绕,具备在不识数的小朋友面前讲解1/2+1/3=2/5的算术本领。
  如果仅仅是天灾,那么为什么艾未未统计真实死亡数据的行为会遭遇重重阻碍?坚实的校园建筑虽不能完全避免伤亡的出现,但至少能减少伤亡的数字。也许没有35年前地震研究学术界的那次丑陋的学术金真压,说不定汶川地震也不至于那么惨烈。
  关于四川被打事件,我真希望博主没有看过艾未未拍的那个和被打事件相关的视频,不然我真的难以理解楼主的态度。博主你在回复楼友的话里也表示你同情那些底层不知名的维权人士遭害,可为什么博主觉得艾未未为他们讨个说法就不对了呢?
  至于西方人到底有没有情系中国人民,是不是真心希望我们的国家变成一个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家,还是仅仅因为害怕我们变成一个一人说了算的老大,姑且放一边暂不论,只说咱们自己,咱们自己希望自己越变越好总没错吧,你总不能说有人借以动听的言论跟你沟通,实则心怀叵测,所以我们也要一起否定对方那些动听的言论吧。
  我发现,博主不仅仅对于艾未未的心思,对于政府的心思,总有一种“我是最了解你的,你一定是这样想的”的自信。对国际敌邦的心思一样自信十分了解。
  PS:博主的”自信体现:
   “因为政府很清楚他真正的个人动机是为了炒作自己,……”
   “我告诉你艾未未为什么要用中国元素,因为他的“观念”是抄袭外国的,他用中国元素来掩盖而已。”
   ”西方人难道真的那么情系中国人民,希望我们变得民主自由?错!西方人对中国又 是仇恨又是嫉妒,中国是他们的心头之痒,而艾未未就是给他们搔痒的。”

引用:
蓝牙齿

* 2011-02-24 09:14:36
* 楼下杨振同学的评点很到位!
可惜博主的回复有点血口喷人,想当然地欲加之罪,特别是以艾未未可以自由出国来证明这个人的主要目的是自我炒作,真有够扯。
张口就一句出卖“中国人民”“中国艺术”,那种语气,让我想起那些张口就“中国模式”,“中国崛起”,“和谐盛世”,“中国可以说不”等等的中学生一样,完全是一个语言体系和思维模式来的。叫人翻胃。

原文:

引用:
* 艾未未——中国艺术的悲哀

朱苓

发表于 2011-02-07 07:34:39阅读 2715 次 评论 80 条 所属文章分类: 我的作品评论

2月4日我去柏林的东亚美术馆参加了一个特殊的活动——艾未未作品《茶房》的揭幕式(图1)。“茶房”是一座由重达三吨的普洱茶茶砖砌成的小房子,由柏林的一位85岁大藏家Dieter Rosenkranz高价购得,然后出借给东亚美术馆展出到今年12月。


有趣的是,Rosenkranz先生不是先买再捐,而是为了捐才买。美术馆馆长Klaas Ruitenbeek先生讲述到:“那天我正在上班,突然艾未未的画廊一个电话打来,让我马上过去一趟。我赶到了那里,看到了Rosenkranz和画廊老板在,Rosenkranz先生让我从两件作品中选一件在博物馆展出。一件是这座茶房,另一件是被艾未未砸碎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罐的灰。我想来想去,选了这座茶房。Rosenkranz先生当即把它买了下来。”


不明白其中奥妙的朋友我可以讲解一下:柏林东亚美术馆1906年成立,一百多年来专门收藏东亚的古典艺术,可惜爱好这些艺术品的群体正在老去,今天德国的年轻人对此基本不感兴趣,美术馆又没有钱出些新花样吸引人,所以多年来都处在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艾未未的作品,吸引一些本不会来的人来美术馆,让85岁高龄的Rosenkranz先生离“不朽”近了一步,至于艺术家本人和画廊老板大赚了一笔,更是不言而喻,的确可谓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现在回来说说这件作品本身。有趣的是,美术馆馆长在他的演讲中,几乎只字不提作品本身(除了强调3000公斤茶,3000公斤啊!),相反倒是大讲了一番中国的茶史(如陆宇的《茶经》等等,我心想要是作品是用米做的,他必然要大讲关于米的故事),另外又扯上 了“民主斗士”之类和作品本身毫不沾边的字眼,算是满足了听众的预期值。之后美术馆工作人员还给大家沏了普洱茶,大厅里一幅其乐融融的局面。


美术馆馆长之所以绞尽脑汁大讲茶经不讲“茶房”,从反面说明了艾未未的作 品确实让人“无话可讲”。我对这个作品也没啥好说的,除了想说德国有一种传统的圣诞节美食叫做“蜂蜜蛋糕房”(图2),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气味芬芳,美味可口。艾未未在德国展出茶房的水平,就好比一个德国艺术家在中国展出一座蜂蜜蛋糕房,然后大讲一番关于蜂蜜蛋糕的故事一样,三个字——玩民俗。


艾未未到现在为止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在玩民俗,靠使用“中国元素” 掩盖他作品形式的单调乏味。从明清家具到陶瓷到茶叶,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元素”里他就差没用丝绸了(作为杭州人我强力推荐他下个作品用丝绸)。此外他的 作品都要和政治扯上点关系,摔个罐子说是批评xx对中国文化的毁坏;汶川地震明明是天灾,也能被他解读为xx残害幼小生灵,由此引发了他那由六千个书包组成的“艺术品”;8月初在四川被打,9月份及时地在他慕尼黑个展开幕前进了慕尼黑的医院(说是脑出血,同时却还非常清醒地自拍自己的“伤员形象”,之后还把自己的脑部x光片当艺术品卖),一切种种造就了他在西方人心目中“民主斗士”的光辉形象。有不少人,包括西方人,把艾未未和博伊斯相提并论,但有一点大家要搞清楚,博伊斯始终是立足于德国尝试改变德国,他可从来没有满世界跑说德国不好, 然后还靠这个赚钱。艾未未如果是真心想改变中国,就请他不要没事老往国外跑。西方人难道真的那么情系中国人民,希望我们变得民主自由?错!西方人对中国又 是仇恨又是嫉妒,中国是他们的心头之痒,而艾未未就是给他们搔痒的。


艾未未的“作品”还有一个通病,就是“宏大叙事”,这个很多批评家也批评过了,椅子一定要1千张(2007年卡塞尔),书包一定要6千个(2009年慕尼黑),葵花籽一定要一亿颗(2010年伦敦),茶一定要三吨(2011年柏林)才行,越是在质量上欠缺,就越是在数量上做文章。很多人佩服他“厉害”,但我希望这些人能够反思一下,这“厉害”到底 是“艺术的厉害”,还是“金钱的厉害”。

什么是 “艺术的厉害”,我是在看了东亚美术馆里其他的作品后才明白。就在离艾未未“茶房”几米的地方,悬挂着傅抱石、李可染、宋忠元、曾宓等人的作品(图3,4)。我虽然不是国画的专家,但他们的作品让我深刻地感悟到,一支笔一张纸可以造就出不死的生命,就好像艾未未的作品再大再重也只能留下艺术的尸体一样。曾经那么讲究内在神韵的中国艺术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假大空尸体艺术,顺便还是西方人搔痒的工具,这是整个中国艺术史,整个中国民族的悲哀。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