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例子~~“名医四小时做25台眼科手术,为35只眼睛实施了手术”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0-09-28, 20:53:38:

回答: 眼科的那个好像是青光眼手术,当然整个手术还是不止几分钟,这位老医生5分钟一位 由 trus 于 2010-09-28, 20:33:02:

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guangzhou/shehui/200310080202.htm


引用:

挂号能否拉开档次?名医四小时做25台眼科手术

2003-10-08 07:59:35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南方网讯 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郭海科在助手的协助下,半天时间做了25台眼科手术。在4个多小时内,郭海科为35只眼睛实施了手术,创下广东省单个医生眼科手术的最高记录!记者了解发现,这种由名医带来的“拥挤效应”在广州一些综合性大医院都普遍存在。但是,“名医效应”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如此频繁和集中的手术安排会不会影响名医手术的质量?如何保证名医在发挥效用的同时不被累垮?是否应该拉开挂号档次以减轻名医的压力呢?

  直击

半天为35只眼动手术

9月25日上午9时,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治疗中心的手术室外,坐满了20多名等待手术的病人及他们的家属。两排位置不够坐,有的家属只好站在走廊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专门找该院眼科中心主任郭海科做手术的。

  手术室外,记者从护士处获悉,从早上8时30分开始,郭海科就已经和助手们进入手术室做准备工作。此后,不断有病人陆陆续续被推进手术室,其中大多数是做白内障手术,其余的则是做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手术。

  一名河北籍的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她从病房外的黑板上看到,上午共安排了15台白内障手术。“幸好我们家老头子排在第七位。”然而,排在“第七位”的这位病人虽然9时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却一直等到11时才从手术室走出来。“真正躺在手术台上只有20分钟,”70多岁的老爷子嘟哝着向等在外面的家属和病人宣布:“里面还排着队呢。”另一位等着做手术的老爷子一下子乐了,对陪在一旁的女儿开玩笑说:“看,进了手术室还不一定上得了‘床’呢……”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有的病人甚至早上8时就赶到了医院,直到中午时分才能排上手术,但仍然欢天喜地。当记者问为何一定要排在当天做手术时,家属们的答案都很一致:“只要能找到郭主任动手术,等多久都没关系。”

  记者获悉,9月25日当天,郭海科从上午8时30分进手术室,9时正式开始动手术,一直工作到下午1时多才结束。在这4个多小时里,郭海科在助手协助下做了10台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手术和15台白内障手术,共完成了35只眼睛的手术,创下了广东省单个医生眼科手术的最高记录!

  走出手术室的郭海科饿得拿起同事们准备的麦当劳就吃,脸上难掩疲惫之色。然而对他来说,这个记录仅仅是“比平时多做了几例”而已。郭海科告诉记者,自从上周从德国回来之后,手术安排就一直没有间断过,25日算是特别多的,26日他还要做10多例白内障手术。“病人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这种局面,而不是特意为了要破什么记录。”

  现象

病人为看专家甘愿苦等

记者从广州一些综合性大医院了解到,像郭海科这样的名医带来的效应非常普遍。一些大医院都会有这种“台柱”,病人往往慕名而来,点名求医。

  9月25日,记者在省人民医院眼科病房外遇到的一位姓陈的女士就很典型。因为72岁的老父亲左眼要做白内障手术,陈女士专程从美国夏威夷赶回来照顾他。陈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孩子》网络版要开学,丈夫已经打了几个电话催她赶回去交学费。但前段时间郭主任在德国,已经住院的老父亲就办了出院手续。直到郭主任回国父亲才又住进医院并排上了郭主任做手术。“找著名的专家会放心一点。”陈女士告诉记者。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陆雪芬教授在业内也相当有名,每周四会有半天的专家门诊。该院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陆教授每次的专家门诊都要看到下午一两点才能结束。半天的门诊量近30人。而那些前来就诊的病人也特别能“等”,为了看上专家门诊,有的病人从大老远跑来等几个小时都没有怨言。要是普通的医生,病人排了一会队,看到医生偶尔与人聊天就会去投诉。但专家要是有事起身出去,病人都会安静地等待。

  担忧

“名医效应”影响手术质量?

  然而,也有市民对这种名医效应提出质疑:一个医生短时间内做那么多手术,质量能不能保证?

  就在郭海科“创下记录”的当天,一名站在手术室外等待的家属向记者表示了担心:这么多手术郭主任一个人能应付得过来吗?排在后面的病人手术质量会否受影响?这名家属表示,自己的心情非常矛盾,为了能由专家动手术,病人事实上并没有选择权。如果知道当天会安排那么多手术,病人能不能提出调整手术时间呢?显然这个主动权不在病人手上,而是根据专家的时间安排的。

  对于这一担忧,郭海科表示,虽然手术安排得很满,但都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事实上,我身边还有很多助手帮忙,他们做好术前的消毒等准备工作,而我主要是关键部位的主刀,术后缝合也由他们负责。手术质量肯定不会受影响。”一些医生也认为,有时候碰上大型的手术,在手术台上站七八个小时也很正常,这种工作强度,训练有素的医生都能应付。

  省人民医院的林曙光院长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医院在配备一流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很注意给专家配备大量的助手,并引进文员、秘书等低层次的人才,使专家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脱身出来。“把人才最主要的能量用在关键部位上。”

  建议

名医挂号能否拉开档次?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广州市政协去年曾经有提案要求严格限制专家门诊挂号数量,以保障患者权益。市政协委员调查发现,多数专家门诊大大超出挂号的限制数量,有的专家门诊半天(4个小时)看40-60个号,平均不到5分钟看一个病人。这样很容易造成医疗质量下降,而病人付出了比普通挂号费高得多的诊金,得到的却是低水平的诊治质量甚至仅仅是看医生开开药。

  提高专家门诊挂号的费用是否能够使名医座前“爆满”的情况有所改观呢?记者了解到,广州有部分医院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的差距非常大,有的专家门诊甚至200元、300元挂一个号。这样的做法,客观上达到了控制专家门诊量的目的,减轻了专家的工作压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专家门诊的挂号费高一点是合理的,体现了专家价值。如果从医改角度看,医院、医生间展开竞争,医院利用价格杠杆来分流病人,未尝不可。在国外,普通门诊与专家门诊的挂号费起码相差数倍。

  然而,大多数的医院专家门诊仍维持在8-15元左右的水平,比普通门诊费3元贵不了多少。省人民医院的林院长告诉记者,不提高专家门诊的挂号费,一方面是因为专家要对老百姓负责,不能剥夺低收入人群找专家看病的权利,保证医院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现在专家的收入与诊金没有直接关系,医院本身的分配制度就给专家一定保障。因此,省医不会提高专家挂号的费用。不仅如此,医院还定期举行专家免费咨询,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林院长还告诉记者,由于专家各有所长,而前来就诊的病人一般是比较盲目的,只认准最出名的医生。遇上这样的病人,医院会派该病人信任的医生负责接待和解释工作,最终由最擅长该项手术的医生实施手术。这样的做法,也为“名医”分流了一部分病人。

  对此,记者采访的一些市民也有不同看法。有市民认为,只要能解决疑难杂症,挂号费高点也值得,总比花冤枉钱好。但也有市民认为,应该用一样的收费标准对待每一位病人,过高的收费只能把低收入病人拒之门外。提倡名医高价就人为地拉开医生的档次。名医不外乎诊断水平高,疑难病症见识多,临床经验丰富,名医的真正价值在于他们是传播正确的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减轻病人疾病痛苦。把名医与金钱直接挂钩,名医的真实价值就太庸俗了。(编辑:唐莉娜)


作者:记者严慧芳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