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围脖”了吗?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潜伏九号 于 2010-09-14, 22:58:14:

你“被围脖”了吗?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0-09-15 (www.ftchinese.com)

《唐山大地震》电影刚上映时,我想约一位著名影评人写篇评论,发短信询问他的立场和态度,他回短信:去看我的微博吧。说句老实话,这个回答让我有点恼怒——因为有了微博,这位结交了十多年的朋友甚至懒得再跟我一对一沟通了。他凭什么认为我一定会去看微博?还有,一句“去看我的微博吧”,倒的确是节省了他的沟通成本,却让我白发了一条短信,还得另外花时间重新上网找他的微博,而这一切本来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但这却是每个职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现在很多老板是通过博客宣布重大决策的。对于积极走上层路线的下属来说,想了解老板的兴趣爱好、所思所想,与其天天潜伏在办公楼里做侦察员,不如研究老板的博客;现在很多客户的“笑点”是开心网上的段子和热辣小调查,与其在买什么礼品取悦客户上绞尽脑汁,不如多和客户说点捧腹的“开心”牌笑话;对于像我这样的编辑,如果想笼络住众多有影响力的作者,而其中有不少作者热衷于“织围脖”的话,就算我对此完全不感兴趣,也得“积极”成为“围脖”的围观者,并且把自己变成这些大腕写手的粉丝。

从BBS、ICQ、QQ、MSN一路走到今天的博客和微博,我是从“博客”这个环节开始落伍的,或者说虽然行动上并不落伍——很早就圈了地,但主观上一直抵触——荒在那里,不去打理。自从发现几位作者老友在谈话时默认我也是他们的微博读者后,我才开始真正“织围脖”,因为我发现,再不织,就要被职场淘汰了,就像被职场淘汰过的一大批不会用电脑的人一样。

对一些人来说,微博很可能是生活的娱乐项目;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微博更像一种工作需要。今天的“被围脖”,就像20年前被迫学习Windows,10年前需要有MSN一样。

但积极的先行者们,肯定能尝到更多的甜头。比如有位作者朋友,最近他的博客迎来了第一笔广告收入,3000元,而且后面还有两笔各1万元的广告订单。他开心地对我说:有时我会想,四年前我怎么就写起博客了呢?如今竟然成了我的“私媒体”。“私媒体”,多么宏伟的个人事业。

态度不同,导致了巨大的行为差异。都在“织围脖”的几位朋友聊天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人讲了一个段子后,另一个人一边捧腹,一边掏出手机,发到“私媒体”上去了,这让讲笑话的人十分尴尬——到底咱们是在朋友聚会,还是在为您的“私媒体”开选题会呢?

互联网将五湖四海变成了地球村,又将面对面的两个人变成了毫无关联的两个IP地址。就像你不会用互联网就将被时代淘汰一样,你不懂“微博”或者更加新颖的沟通工具,也将自决于职场。但在互联网的功利性变得越来越明显的时候,也许还是那些离线的友谊更让人愉悦些。

(作者电子邮箱:from9to5@live.cn)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4617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