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由牛海龟的讨论扯开去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断玉 于 2010-01-08, 12:00:53:

作者:aChineseBostonian

本来叫兽对归坛讨论牛海龟并不是非常热心,因为叫兽本人是普通人,相信归坛90%以上的也都是普通人,牛海龟的讨论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既然同学们这么热烈,叫兽也来说说牛海龟的现象。

目前有不少“大师级”的海龟回国效力,这些事情本身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中国有钱了,能吸引牛人回国了。但是很多人觉得中国的科研因此会有一个飞跃了。这个叫兽并不苟同,我不是说牛人们回国不好,而是不看好国家把有限的资源砸在他们身上,希望靠他们来提升国家科研水平的做法。

之所以并不看好这类花巨资购买“科学家”回国效劳之类的,原因正是这个超过国内普通科学家几十甚至上百上千倍的“贵族化“待遇。我不知道这些牛海龟有多少想继续从事他们在美国的研究,又有多少是利用他们在美国已经取得的成就为国内从政铺路的。但是就国内这种众星捧月似的环境,即使本来想继续从事专业研究也会很难,至少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吃饭”,很多人最终还是要卷入国内的政治而最终远离他们从事的专业。

这位饶海龟我以前并不知道,看了他的简历知道他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位大人物,但是从这位饶海龟政治上的幼稚表现,明眼人就能看出来,他回国就不像是一个准备潜心做学问的人了。而且看了他那个16亿美元的雄心勃勃计划,我个人也不看好。16亿美元在美国也不是小数字,如果国家真想让这十六亿美元砸出成果来,就应该象美国NSF那样,公开面向全体科研人员机构,征求科研计划,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审议,这样可以资助好几十上百个科研项目。我很少听说自然科学领域让某一个人或一个试验室控制16亿美元经费,至少不会从某一渠道得到超过10亿以上经费的。(叫兽孤陋寡闻,知道的请更正)。

美国得诺奖的科学家其实都是年轻时的成果,很多时候都不是在最优异的环境下搞出来的。等到他们成为呼风唤雨的大师时基本上都年过半百,大都只是在兑现年轻时成功的“股权”而已。诺奖本身也是在科研成果得到应用后对其以前研究的一种终身肯定。所以作为这些牛海龟个人,我觉得他们回国也就是“兑现”了他们在美国所取得的成功,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优化的选择,但是对国家却未必是。82岁的杨海龟就是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另外,牛海龟现象也是我们国家崇拜“大”字在科研领域的反映:“大师”,“大都市”,“大楼”,”大阅兵“。。。。。。什么都要个大。往往会把有限的资源耗费在构造个“大”字,当广大普通叫兽才每个月几千人民币时,却创造出年薪百万,经费上亿的巨无霸来,殊不知这样耗用巨款往往只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这些巨无霸的出现占用了大量的资源,窒息了大量年轻科学工作者的生存空间。

当然你可以反驳我说的,他们回国更成功了,因为他们回国可以拿到比在美国更多的经费,得到更高的地位。这点说得不错,如果把成功理解成更多的经费和更高的地位,他们个人也许是更成功了,因为他们成功地把他们在美国取得的学术上的成就兑换成了他们目前在国内的地位。但这对国家也许未必是好事,个人始终认为一个国家科学的进步是靠有大量的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来取得的,不是靠砸几十亿美元或人民币在某些权威上取得的,通俗讲就是,几十亿撒出去成千上万的种子,最后期望中间有长成苍天大树的,而不是花巨资买几颗成年的树贡着。还是一句老话,搞科学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良好环境,一个能大量培植树苗的环境,而不是花巨款买大树。

希望我说的是错的,既然这么做了,希望这些回国的海龟能用这些巨款砸出几个“大坑来”---带出一大批科学领域的大师,培养出一大批诺奖的候选人来(抱歉,我还是觉得诺奖之类的还是目前衡量国家科学水平最权威的标志,当然你也可以说诺奖本身也带有政治色彩,尤其是和平奖经济学奖等颇有争议,但是相对而言,这个奖项还是最体现一个人在科学上的终身成就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