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文汇上的敬畏新帖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yige 于 2005-3-16, 13:36:28:


今夜偏知春气暖
日期:2005-03-16 作者:蔡宏伟 来源:文汇报

近来国内各类媒体都在探讨“人与自然”这个话题,2月28日《文汇报》上的那篇题为《春天尚未到来之际》的长文,更是让京沪两位学者(田松、葛剑雄)进行了一场跨越空间阻隔的对话。到底“人的尊严是第一位”,还是得“优先考虑自然”?作为现代公民,花些时间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不失为有益无害之举。

我想到了中国古人的两首诗。一首是唐朝一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另一首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享有盛誉的《题惠崇春江晚景图》: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地回春的喜悦之情。但仔细体会体会,你会发现这两位相距数百年的“人”对“自然”的说话态度是不一样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表现的是月夜失眠的诗人听到绿窗纱外传来的虫声的惊喜之情,诗人和虫子仿佛同时都感受到了“春气暖”。“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诗组合了能显示早春时令特点的若干种植物和动物,然后构画图案,逗引你的想象,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你:春天来了!诗人似乎是一位导师,指点自然,将自己的感受移注到万物身上。在这里,惠崇和尚画中的鸭一下子成了宠儿,替画家和诗人说出了预设的感受。

上面两首诗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两种说话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今天我们对“人与自然”这个话题的两种认识。唐朝人写诗重情韵,“悲天悯人”远多于“怨天尤人”,他们欣赏自然,是因为自然和他们善感的心灵密合无间。后人常称道杜甫诗歌“尔汝群物,前此未有,倡自少陵”(孙奕),即诗人仁心向整个自然生命推扩,视自然万物为兄弟手足。所以,唐代诗人漫游天下,大多怀着“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的纯朴心愿,发现了许多前人未曾发现的美景;而像王维、孟浩然这样的诗人,则义无反顾地把自然当作了自己的归宿,以至现代的人在读他们的诗时,还乞求:“‘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孙见喜《明月清泉自在怀》)。相反,宋朝诗人强调理性,认为人在自然景物中进行探索思考,可得到“理趣”。他们的领袖黄庭坚公开说过这样的话:“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所设。”自然万物不过是他们用来论理言志的写作材料罢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春江水暖鸭先知”改换成“春江水暖鹅先知”,也一定不会让人感到诧异!所以,宋朝诗人游山玩水时,思考多于感悟,探索多于欣赏。同样置身庐山,唐朝的李白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惊呼尖叫,宋代的苏轼则在考虑造成游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原因。

感受自然与探索自然,这是唐宋两代诗人给我们提供的两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答卷。能够感受自然,我们就能像爱护人类自己一样地去爱护自然,就能自觉遵循自然规律;能够探索自然,我们就能科学地认识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这两者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就如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与“春江水暖鸭先知”同为咏赞春天的优美诗句一样,感受自然与探索自然是人类文明马车上的两个车轮。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